聚力“三个经济”建设为陕西加速追赶超越贡献力量

2018-03-01 00:07李瑛
新西部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宝鸡陕西经济

李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三个经济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建立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个经济”的提出对陕西发展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017年11月,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在全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首次提出,陕西要加快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简称“三个经济”)。12月,在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胡和平再次强调,要以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新高地、拓展新空间,努力使对外开放成为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优势。此后,胡和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加快发展“三个经济”。2018年1月,发展“三个经济”被列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

“三个经济”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就在于,完全切合陕西当前发展的短板和瓶颈。虽然近年来陕西经济迈入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去年GDP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但也必须看到,陕西开放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并未根本改变。陕西对外开放起步晚,经济外向度较低,要素聚集力还不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层次还不高。对外开放是陕西发展的突出短板,开放经济结构、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创新引领、对外开放、市场环境和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已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要求陕西要用好国家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拓展开放的范围和层次,进一步拓展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三个经济”提出的重大战略意义就在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体现了陕西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动自觉。落实“五新”发展战略、加速追赶超越的战略举措,是陕西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全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着力点。因此,坚定不移地发展“三个经济”可以说是,抓住了加快陕西发展的“牛鼻子”。

突出重点,全力加快发展“三个经济”

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强调,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在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这为我们发展“三个经济”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是加快发展枢纽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陕西省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处在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扩大对外开放有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作为西部交通枢纽,陕西的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枢纽经济,将不断增强陕西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助推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因此,要加快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高铁与公路、地铁等等交通无缝衔接的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增强辐射中西部、连通全国、通达世界的能力,成为我国的“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陕西布局全球中心或区域性中心,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供应链。

二是加快发展门户经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为陕西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作为全国科教和军工资源的重要聚集地,陕西在文化旅游、教育科研、硬科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发展门户经济,将大力推动陕西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助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国际运输走廊”和陕西自贸区建设,着力打造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和丝绸之路金融五大中心。在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探索建设内陆特色的西安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门户新高地,通过建设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切实发挥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门户作用。

三是加快发展流动经济。资源流动性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2017年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标志着陕西站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位置,有利于陕西进一步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发展流动经济,将着力打造陕西全面开放新格局,助推经济发展的效率变革。要发展物联网和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农高会等展会,用好物流中心、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增强国际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既畅通其流又汇聚融合,为陕西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在陕西“三个经济”发展中贡献宝鸡力量

宝鸡作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和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一带一路”上陕西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战略地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装备制造业名城、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的幸福美丽城市的“四城”建设奋斗目标。立足宝鸡,着眼全省,面向全国,充分发挥优势,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为陕西“三个经济”发展,加速追赶超越做出积极贡献。

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宝鸡具有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从历史上看,三千年前,周原就形成了“聚邑成都、两系一体”大型都市,城市规模达到35平方公里,是当时的世界中心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从现实条件看,三千年后,宝鸡再一次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节点,站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位置。因此,宝鸡要用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大格局,聚力开放发展,再造竞争优势。

一是提升“大枢纽”、构筑国际化开放通道。全面实施投资千亿元的航空、公路、铁路、物流建设工程,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为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提供关键支撑。争取宝鸡支线(国际)机场开工建设,支持麟游、眉县、凤县、陇县等有条件的县区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加快打造以空港物流服务、信息金融服务、商贸会展服务为一体的现代临空产业经济区。

二是融入“新丝路”、打造国际化开放平台。推动宝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蔡家坡经开区用好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对接陕西自贸区,融入关中大协同,打造宝鸡“升级版”,加快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基地、一流众创空间、“一带一路”国际会展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尤其要沿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走出去,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加大企业合作、民间交流、友城和对口城市互动力度,开展商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

三是全面“接并轨”、塑造国际化开放形象。以“解放思想、解放行动、寻标对标、全面接轨”为主题,瞄准国际、国内一流城市和先进地区,从国际化城市的营商环境、服务功能、形象設计、营销宣传、建设管理等入手,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全面寻标、分类对标,查找差距、提升标准,推动思想观念、工作标准、行为方式、管理制度与国际水准全面接轨、整体提升。聚焦思想大解放、行动再提速,深化改革攻坚,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全面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放管服”,加快把宝鸡建成营商环境一流的投资创业洼地。

作者简介

李 瑛 陕西省政协常委、宝鸡市政府副市长

猜你喜欢
宝鸡陕西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宝鸡发布城市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行动方案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Suicide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秦腔里的宝鸡人最大的特色是“没有特色
千年打造的DNA
经济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