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

2018-03-02 09:26马锦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马锦鹏

【摘要】 目的 探究观察创面封闭式引流(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难愈性创面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VSD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无效9例、有效6例、显效12例、治愈9例;有9例出现渗液较多、肉芽组织不新鲜, 创面无明显愈合征象, 不宜手术植皮。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0例、显效0例、治愈36例;通过联合治疗之后, 创面愈合良好, 无复发, 均完全愈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1.2±2.1)d短于对照组的(68.2±2.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难愈性创面患者, 采用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取得显著性治疗效果, 减少手术带来的各种创伤, 缩短治疗时间, 降低治疗成本,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创面封闭式引流;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5.069

在我国全部难愈合创面患者中, 因创伤感染导致慢性难愈合创面者占67.5%。且近年来, 糖尿病溃疡、褥疮、静脉源性溃疡等逐渐增多, 这类患者一般通经多次清创手术而疗效不佳, 多数住院时间长, 需长期换药, 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 当前研究的热点应是怎样促进修复慢性难愈合创

面[1-3]。富小板血浆是含有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 经离心自体全血分离出。针对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 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显示出非常优异的修复效果[4-6]。此次研究针对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难愈性创面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纳入标准:通过长期换药, 患者均未取得显著性治疗效果, 均不愿再接受皮瓣转移及植皮手术。其中1例患者形成伴慢性骨髓炎, 通过皮瓣转移术后窦道形成。观察组年龄19~45岁, 男24例, 女12例;其中左小腿上段前内侧2例, 骶尾部5例, 左踝部11例, 右小腿下段前外侧4例, 右足跟部14例;创面形成时间6~23个月, 创面大小0.4 cm×0.5 cm~3.0 cm×8.0 cm。对照组年龄18~46岁, 男25例, 女11例;其中左小腿上段前内侧3例, 骶尾部 4例, 左踝部12例, 右小腿下段前外侧5例, 右足跟部12例;创面形成时间6~24个月, 创面大小0.4 cm×0.4 cm~3.0 cm×8.0 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VSD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于手术室会诊麻醉下, 对所有患者彻底清创, 刮匙刮净坏死组织及分泌物, 创面边缘2 mm皮缘切除。交替冲洗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 蘸干后浸泡创面10 min, 采用1‰新洁尔灭溶液, 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蘸干。需剪取VSD, 按照创面大小覆盖固定于创面, 接负压吸引器, 无菌半透膜密封, 密封接口, 显示管形良好。采用无菌生理盐水, 在手术之后的3 d, 进行3次/d的冲洗, 吸引分泌物多少, 按照负压进行, 并于术后7~10 d拆除。用20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事先装有枸橼酸钠抗凝剂1~2 ml, 按照创面大小不同。抽取患者静脉血5~20 ml, 通过18G针头自患者肘静脉抽取, 置入水平悬摆式离心机, 注入无菌离心机专用试管, 以1500 r/min(200 g)先离心10 min。分为3层将试管中全血, 下层是红细胞, 上层是上清液, 且可见一很薄的浅黄色层, 于两层交界处, 通过20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对下层的红细胞约4/5自试管底部缓慢吸取。之后在离心机内, 将剩余部分缓慢放入, 以1500 r/min离心10 min。可见沉积有白膜样物质, 于底部薄层的红细胞表面。上部为透明的血浆层, 需自血浆表面开始吸取约4/5, 以20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且在无菌注射器中, 将剩余部分震荡混匀抽入, 安装至双注射器喷枪, 和溶解好的凝血酶注射器一起, 把二者从喷枪中喷出覆盖创面, 于几秒钟内形成凝胶, 更换1次/周, 无菌皮膜封闭创面, 最终痊愈[7-9]。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患者行3~8个月的随访,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效:患者创面在治疗后恶化或无变化;有效:患者创面有新肉芽组织, 生长于创面边缘, 且创面缩小达50%, 边缘有少量渗液;显效:患者创面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良好, 创面缩小>80%;治愈:患者皮肤肤色正常, 且结痂脱落[10]。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治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兩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对比 对照组无效9例、有效6例、显效12例、治愈9例;有9例出现渗液较多、肉芽组织不新鲜, 创面无明显愈合征象, 不宜手术植皮。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0例、显效0例、治愈36例, 通过联合治疗之后, 创面愈合良好, 无复发, 均完全愈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ndprint

2. 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1.2±2.1)d短于对照组的(68.2±2.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难愈性创面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VSD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无效9例、有效6例、显效12例、治愈9例;有9例出现渗液较多、肉芽组织不新鲜, 创面无明显愈合征象, 不宜手术植皮。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0例、显效0例、治愈36例;通过联合治疗之后, 创面愈合良好, 无复发, 均完全愈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1.2±2.1)d短于对照组的(68.2±2.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难愈性创面患者, 采用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取得显著性治疗效果, 减少手术带来的各种创伤, 缩短治疗时间, 降低治疗成本,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震宇, 张会增. 创面封闭式引流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短期疗效观察. 中国骨伤, 2014, 27(3):247-249.

[2] 赵月强, 朱占永, 李爱林, 等.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临床外科杂志, 2016, 24(3):175-178.

[3] 李明, 章军辉, 李淑敏, 等. 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实验研究.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 10(6):34-39.

[4] 杨永熙, 冯佳雄, 黄晓涛, 等.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研究. 中国基层医药, 2016, 23(11):1637-1640.

[5] 王君婷, 回蔷, 郭冰玉, 等. 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 28(1):63-65.

[6] 朱新华, 叶吉忠, 陈珮. 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1-3.

[7] 何竞斯, 邝业兴, 梁永权, 等.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头部继发感染性难愈合伤口25例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2): 131-132.

[8] 张光旭. 网状植皮结合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四肢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刊, 2013(11):1784.

[9] 曾婷苑, 廖金梅, 郭惠娟, 等. 改良VSD技術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6):35-36.

[10] 谢惠, 陈学军.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0):420-421.

[收稿日期:2017-1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