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发生率影响的效果分析

2018-03-03 08:28李小燕谢丽叶李明明彭彩红梁倩玲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体温保温

李小燕,谢丽叶,李明明,彭彩红,梁倩玲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东 湛江 524037)

引言

一直以来,手术治疗的方式在临床十分常见,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患者可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并且凝血功能也随之下降,不利于手术的进行[1]。需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术中保温护理,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的情况。此次研究对本院4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将其分为两组,对比探究术中保温护理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发生率影响的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 例患者,应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其中20 例患者采取针对性术中保温护理,记录观察组,其中男11 例,女9 例,年龄34-67 岁,平均(48.2±2.3)岁;对另外20 例患者采取术中常规护理,记录为对照组,其中男12 例,女8 例;年龄33-68 岁,平均(48.5±2.6)岁。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基础资料,得到P >0.05,差异不明显,实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首先成立专门的手术室护理小组,做好手术准备后,根据手术量、工作量,制定手术护理计划,手术相关的器械、仪器、物品等,对患者的手术区皮肤进行消毒、清洁等,然后安抚患者的情绪,过度紧张也可能导致患出现体温降低的情况,引导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手术。然后充分对患者进行保暖,选择适宜的保温器材,让手术台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中。手术过程中也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除了手术区域,其他位置都尽量不暴露。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可以使用电子加温仪器,对血液进行适当加热处理,让血液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基本保持平衡,减轻患者的不适。同时,尽量避免患者接触到寒冷源,必要时可以使用厚度适中的棉被来为患者进行保暖。最后,还要注意对患者呼吸道的保暖,呼吸道如果吸入了较多冷空气,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体温低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要控制好患者呼吸道内的温度和湿度,调控好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保证患者呼吸道的温度恒定。

1.3 观察指标 ①凝血功能[2]: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进行统计,对比两组的数据;②记录两组患者中出现低体温的患者,评定体温在36℃以下的患者为低体温,对比两组的低体温发生率[3]。

1.4 统计学处理 记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项目,其中,计数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 中进行卡方检验(χ2);而计量资料(),则进行T 检验,两类数据经过检验后均可得到P 值,评定具有显著差异的标准为P <0.05,反之则判定差异不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 评定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四项,得到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得到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

2.2 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比较 根据统计,观察组中出现低体温的患者有1 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有6例,发生率为30.0%,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显著(χ2=4.3290;P <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手术安全性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在手术过程中,许多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较低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的手术,更要注意帮助患者控制好体温,尽可能让患者的体温保持在恒定的状态下,才能更加保证手术的安全性[4-5]。本次研究抽取的观察对象为本院4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根据观察结果,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术中保温护理,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更优,手术进展也更加顺利,护理效果好。

综上所述,手术过程中注意对患者加强保温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的情况,有益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并且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也能更加理想,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体温保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能“保温”的雪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保温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