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8-03-03 20:18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治疗师残疾人医学

黄 霞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治疗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加速人体伤残后的恢复进程,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医学列为与预防医学、治疗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医学体系之一[1]。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康复医学后,该学科发展迅速,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毕业后有较好的临床操作技能[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加之交通工伤事故、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每年新增残疾人口有100多万,到目前为止,已有8 300万残疾人和600万脑瘫患儿。此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改革提出“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结合”的医学模式,政府和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使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关于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规范性文件:2011年卫生部颁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2年颁发《康复医院基本标准》和《“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说明国家对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发展高度重视。

1 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相对于蓬勃发展的临床康复事业,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严重滞后,造成康复治疗人才短缺。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分会根据卫生部康复资源,进行了“十二五”期间康复治疗师需求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师缺口超过10万人。严重缺乏康复治疗技术人才成为康复医学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

1.1 培养模式陈旧

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与职业岗位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脱节,未能很好地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对接[4]。此外,由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缺乏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很难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康复需求,无法保证康复治疗质量[5]。

1.2 教学方法不合理

康复医学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传统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已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实训课程体系不完善,各医学院校实训课程开设时间、开设课时不一致,缺乏统一标准。由于高职院校几乎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实训教学以校内模拟实训为主,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少,很少能与综合医院康复科或康复机构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学生缺乏真实的训练机会。

1.3 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我国康复医学起步晚,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从相关医疗、护理或中医理疗等专业转行而来,康复专业能力相对欠缺;另一方面,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缺乏,符合“双师型”要求的师资少之又少。这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我国康复教育的发展。

2 香港地区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香港理工大学颇具特色的专业之一是康复治疗系物理治疗专业,多年来成功培养了大量具有物理治疗学士、硕士学位的康复治疗师。该系注重理论教学,并且与实习医院密切配合,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严谨、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有力促进了康复治疗专业的发展。

香港康复治疗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提供康复治疗服务、促进顾客健康和满足社会保健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毕业生是具有整体观的临床康复计划设计者与执行者,具有较好的康复治疗操作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香港和英国康复治疗师专业委员会注册并在当地执业,也可在拥有康复治疗经验或深造后到新西兰、澳洲和北美洲等地申请注册执业。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系的整个课程体系,是围绕4个主题设置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身体功能,专业技巧,人口健康、经济与政策,医疗道德与专业态度。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充分理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并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香港理工大学有多所定点教学医院,另外一些康复中心、残疾学校、社区老人照料中心、残疾人庇护工厂也给实习生提供了实践机会[6]。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系的教学安排,前期注重理论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系统讲授基础学科知识及专业理论的应用,学生通过演讲、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后期注重临床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完成由学生到治疗师的角色转变,体验在不同环境中(医院、社区、家庭、特殊学校)应承担的责任,而海外实习则扩大了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

3 美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美国作为物理治疗教育发展全球领先的国家,其物理治疗专科化教育已经开展了近30年,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参考。医学教育是由医学院校基础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完成准入资格教育后的教育阶段)和继续医学教育组成的一个连续统一体。美国物理治疗专科化教育与认证体系作为毕业后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物理治疗师掌握某一方向的高级知识及临床技能、提升解决临床疑难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7]。

美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专科化治疗师培养,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专科化教育体系已经非常规范且具备相当规模,各专科方向的发展重点也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调整。从近10年的发展来看,运动、神经和老年3个方向的专科治疗师成为发展焦点。

4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下降、体育人口逐步增加等问题,对培养具备高级知识和技能的治疗师提出了要求。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国高等学校中有近两百所开展了康复治疗技术专科教育,近百所开展了康复治疗本科学历教育[8-9],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仍是现阶段我国康复治疗师(士)培养的主要途径。如何提升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水平,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要求,推动职业院校康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升康复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5月中国残联、教育部联合发文决定开展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则上可分别推荐2家残疾人康复机构和2所职业院校参与改革试点工作。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尚在起步阶段,又恰逢中国残联、教育部开展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单位之一,我们进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指导我院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治疗师残疾人医学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我骄傲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