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8-03-04 00:20张晨光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9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评价课程

□张晨光(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济源 459000)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任务艰巨复杂,它既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突破课堂教学的课程观、完善体育课程结构、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又需要高校其他改革的配套支撑,这样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才能真正的纵深发展。要想贯彻好体育课程的建设,就必须对现状问题有深入认识,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

1、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由于各方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在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建设上,已经确立了健康第一、终身教育、快乐教育、阳光体育等主导的体育课程思想体系;在体育课程教育内容的建设上,发生了诸多改观,开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一些互动的体育项目和环节;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模式的建设上,大力推广了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开始使用多媒体教育体育课程理论;在体育课程的教育观念与理念建设上,素质教育已经开始吸纳;在体育课程的考评体系建设上,已经开始注重全面性和全过程考察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在体育课程的执教队伍建设上,已经开始注重体育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培训;在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建设上,已经开始了注重学生体育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2、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己有20多年的曲折历程,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体育教学观与应试教育对高校体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体育极为重视,但遗憾的是,传统体育教育观与高校体育脱节。我们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活动,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但更多地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片面性,形成一定的发展隐患。另外,现阶段高校体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比如只抓少数尖子忽略多数学生、看重体质忽略素质、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能力和精神培养、注重近期效益忽略长远效益等等,因此,在提倡科教兴国的今天,很有必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实现“强化素质、发展个性、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2.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循守旧

当其他课程已经普及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学时候,体育理论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而实践课的教法也只停留在讲解与示范、完整与分解教学法、重复练习与游戏、比赛等,一些新的教学法如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仍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

2.3、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现象依然存在

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中,轻视理论知识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教材比重小,教学时数少,内容偏重目的、任务、意义等纯概念和一些简单的锻炼原则上,忽视健身教育和职业实用性教育有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传授,缺乏实效性和长远性。

2.4、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难真正做到协调统一

在体育教学这个舞台上,教师和学生始终扮演着主角,演绎着各种有声有色的艺术作品,使课程改革充满生机。然而,在教学中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系上,却不甚理想,很难解决好“主导”与“主体”的协调关系。在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时,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种是教师鹤立鸡群,“主导”变 “全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排挤、弱化;另一种是在指责教师的主导作用太强课堂统得太死时,便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用“放羊式”代替主导作用。还有就是在实践学生主体地位时,学生过分追求自己的主体地位,而无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主导变成了“弱导”,岂不知,缺乏主导作用的主体学习就会事倍功半。

2.5、课程设置仍不尽合理,内容多而杂、针对性差

现阶段有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还是强调传习运动技艺为中心,教材选择过多从运动技术角度考虑,大多项目缺乏终身收益内容,使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体育活动也结束了。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大多与中小学雷同,难以再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有就是不少教材内容蜻蜓点水,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大学阶段体育的整体教学效果。

2.6学校场地、器材不足

在调查中,大多数教师与学生都表示,场地与器材严重缺乏是影响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很多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无法满足学生和体育教学的需要。因此,学校与有关部门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促进场馆建设和器材设备的添置,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体育健康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3、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思考

3.1、转变体育教育思想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教学观念对体育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转变已有的对教学的看法和思想,它是我们矫正问题的认识基础。我们的一只脚虽已踏入了现代体育教学的行列,但另一只脚仍陷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之中,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首先要从主管教育部门的领导、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思想转变,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上来。二是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确定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才能通过教师的导学、导练,促进学生的自学、自练,培养实践交往与合作、创新精神,在竞争中掌握健身知识和方法,才能使体育素质教育真正收到实效。三是要由知识技能本位向个体发展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正规化、统一化把原本生动的、活泼的、充满乐趣的体育教学活动陷于固定的、狭窄的技能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情绪生活和体验。另外,还把体育教学和育人割裂开来,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格养成。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健康和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体育教学要通过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四是由重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向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就是教技术,带学生运动。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在实践中完成。相对而言,理论教学就显得不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安排理论教学,有些学校虽然安排了理论教学的学时,但实践中没有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所以体育教学必须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

3.2、加强师资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建设是依靠名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出来的精品,凝聚了名师的智慧、经验和人格魅力。因此,课程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实施者,是课程诸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通过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优、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和素质好、事业心强、科研水平高的课程负责人。在此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队伍建设;二是课程教学队伍结构与整体素质建设;三是课程队伍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建设。鉴于一些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可以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对于其他中青年教师可以鼓励进修、培训、攻读学位等办法,提高整体水平。建设一支知识广、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需要给予资金和时间方面的投入。这里包括为引进人才和青年教师考研提供必要的条件,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完成教育教学改革赋予的任务。

3.3、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课程之所以“精”,首先体现在课程内容上,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先进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体现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校的体育课程还必须突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打破以竞技运动为内容,以素质和技能达标为目标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建立以终身体育意识为内容,以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新型体育教学体系,改变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三位一体为内容的开放的、生活化的、社会趣味性的、充满生机的体育教学模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素质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及他们的拼搏、创新、进取、奋斗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改变长年沿袭的竞技运动方法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终身体育的需求创建新颖的教学方法体系,除传统的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外,可增加问答法、讨论法、案例法、观摩法、游戏法等。并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在校园互联网开发网络平台形成“课内外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发挥信息时代的课程特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创新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针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终身体育的培养,开设一些新型体育自选课程和以体育保健养身为内容的健康讲座,并改变体育成绩考核办法。

3.4、改革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发展开放式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体育评价内容的方法,应试教育的痕迹仍十分突出,考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在评价方式上采用绝对式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忽略了学生,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灭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体育教育在发展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功能,因此必须对现行的体育评价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改革:

第一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主要从兴趣、态度、技能、表现、知识、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二是绝对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三是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结束语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教育在培养合格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校为社会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体育课程的建设也是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新的世纪、新的时期,必须要以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为目标做好体育课程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贾器.健康与体育关系之我见[J].体育与科学,2001,(1).

[2]刘石.对影响我国学生体育思想形成因素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1).

猜你喜欢
体育评价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