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故事教学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018-03-04 09:12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中心小学刘子锋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5期
关键词:讲故事小学生语言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中心小学 刘子锋

当前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授课可谓是丰富充实,教师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然而很多时候,小学生学英语面临的问题就是容易学,但记不住。这主要是由于小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只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几次就可以记住,可是因为学习的知识点都比较孤立,同时缺乏实践机会,因此掌握之后会忘记。这使得小学生面对词汇的时候,感觉更为吃力,也使得一些学生无法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但是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教师能够积极主动的将“故事”运用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确保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并加强其语言运用能力。

一、“故事”教学的优势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学生,都比较喜欢故事。这主要是因为:首先故事通常有吸引人的情节,可以成功获取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故事往往描绘了一个孩子憧憬的童话世界,学生可以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在有趣的故事中获取愉悦感,可以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思考并产生感悟,最后使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增加;再次,故事教学还可以给学生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因为学生想要听懂故事情节,就必须聚精会神的去理解和把握故事中的要点,同时还要开动脑筋进行推理及判断,这样潜意识中也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阅读之后如果再让学生试着复述听到的故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如果引导学生尝试改写故事,则可以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其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通过故事教学可以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各方面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进行故事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讨论交流,适当练习,读写结合”来展开。

二、选择故事,给予恰当的阅读资料

安排恰当的故事,才能切实发挥故事教学的优势。因为只有学生对故事感兴趣,才能确保实现“快乐阅读”。成功的故事往往都具备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能让人读懂。只有读懂了,才能感受阅读的魅力,才会想继续读下去,并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选择故事的原则

一是故事的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力潜能,如果只是没有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增加学生的疲倦感。故事一定要有趣,才能吸引孩子。因此教师挑选故事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分析主角的形象及故事内容。

二是故事的难易程度。挑选故事时首先要避免语言要求程度太高。这会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完成阅读,从而出现畏难情绪。这不但无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还会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其次,还要防止语言太过简单,内容没有吸引力。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已掌握的知识体系来进行选择。

三是故事的后续活动。挑选故事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看其内容有没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比如说是不是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模仿、表演、填表等拓展活动。如果具备这些特征,故事就不单单是学习任务,而能使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更吸引学生。

(二)选择故事的类型

一是选择一些学生在母语中熟悉的故事。比如《三只小猪》《小红帽》等,故事情节学生都比较了解,使得他们更容易掌握和理解英语的内容。

二是选择含有有趣角色的故事。通常来说以小动物、卡通人物等为主人公的内容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三是选择有多次重复句子的故事。这使得第一次接触故事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阅读保持信心。

四是选择内容长短适当的故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知识体系从而确定故事的长短。

三、开展英语故事教学的策略

本文主要是针对英语故事教学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学生的基础英语阅读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看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通常来说,图文并茂的动画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组织学生一起看动画、听原生英语、接触到大量英文文字,不仅可以确保学生的听读水平不断加强,还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说和写的能力,从而确保他们的语言水平得到全方位提高。

迪斯尼神奇英语非常适合教学。特别是其中的主题化情节,以及精美的图片都能够深深吸引学生。因此,我在课堂中引入了这项教学资源,不仅安排时间和学生一起观看,还鼓励学生一边听一边大声阅读提供的文字资料,并找到问题答案。这样,在看、听、读三者结合之下,学生能够加深对文字资料的印象。因此,看动画不仅能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场景,还可以确保他们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从而不断在情境中加强语言运用能力。

(二)阅读故事,提升学生的感悟力

读通、读顺故事是故事教学的基础。把握故事的语言结构必不可少,然而故事所传达的内涵也不容忽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故事内涵。所以,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应当尤其注意引导其进行朗读感悟。

举例来说,学完故事的小片段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整体、小组、接龙或者角色扮演等多形式的朗读,要告诉学生准确把握语气、声调的变化,必须饱含感情。这样能更准确的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是高兴或者难过等,同时还可以深入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思想,是教育孩子团结友爱、文明礼貌还是鼓励他们善于思考等。这样以来,学生不仅通过阅读得到了更多信息,还增加了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所以他们会对阅读保持热情。

(三)讲述故事,提升学生自信心

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就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加上准确的表情、动作和声音效果再次复述故事。还可以通过举办讲故事比赛等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能。因为讲故事比赛对语言水平要求较高,所以应当倡导重在参与的精神。从形式上来说,最好是选择两人或多人合作等,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讲故事的难度。除此之外,在设置奖项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创新,比如可以设立故事大王、故事小行家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1.讲故事时,说话要自然;2.利用自然的语调使故事更真实;3.准确的语调变化能够加强人物个性表现,并突出其个人形象;4.善于通过神态表现和肢体语言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吸引力;5.事先做好充分准备;6.即使出错也不用太在意,其他同学也不一定关注到。笔者曾经有一次在高年级学生中组织了一次英语讲故事比赛,其中有两位同学通过旁白和主讲分工的方式精彩地演绎了《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的故事,最终获得了故事大王的光荣称号。学生能够踊跃参与并取得成功,会因此增加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四)演故事,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

要想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确保他们能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在实践中运用语言,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还要安排他们进行分角色表演。表演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和准确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此外也是让学生将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表达和表演中,因此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必须较为全面。要想确保学生能够成功进行故事表演,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阅读水平及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英语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难度合适的故事资料。如果是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当选择简单一点的故事,或进行必要的改编。如果是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组成小组进行自主改编和创新。在这样的安排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加入到故事表演中,并再原有水平上不断进行提高。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内化加强输出,使得学习到的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参与故事表演,除了在语言层面能熟练掌握,还必须结合表情、肢体动作的表达。此外还要在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安排。因此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一起通过多次练习培养默契,如此故事表演才能按照预期进行。在进行故事表演的时候,学生肯定需要有更多投入。然而正是通过这些努力才使学生更准确把握故事的思想和内容,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热情,最终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故事教学,可以说是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基础。而提高阅读水平需要经过相对漫长的一段时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准确把握小学生的特点,才能确保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讲故事小学生语言
听冬神讲故事
语言是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是小学生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