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弹性教学

2018-03-04 09:12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一小学李玉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5期
关键词:预设弹性分数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一小学 李玉容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新课程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应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枷锁”和“桎梏者”,而应成为“跳板”和“促进者”。因此,教材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教师应该由教材踏实的执行者自觉地转变为教材的实践者,改进者和创造者,应根据学生、教材、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基于上述理解和认识,我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了对教材,对课标,对学生的解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中适当地进行了一些“弹性化”的教学尝试。现谈谈体会较深的两点:

一、预设的弹性教学

教师在制定教学预案时,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教材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安排上要有弹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量的、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索。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我对“折一折”这么一个活动内容做了加工: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这张纸的4份都涂上颜色,涂上部分是这张纸的( )。在初步了解分数的基础上,孩子们很快就知道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4/4,即把整张纸全部涂上颜色。我紧抓住“全部”这个词不放,引导学生理解“全部”是一个整体,整体在分数里可用“1”来表示。进而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六份、八份……然后分别把这张纸的六份、八份……涂上颜色,学生依次得到结论: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6/6,8/8……即这张纸的全部,也就是“1”。借助对分数已有的认识,加上刚才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练和讲析,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懂得了“1”在分数学习中的意义,这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积累了感性的认识。

二、非预设的弹性教学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求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观念,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充分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素材。教师除了在备课时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充分考虑多种教学预设应对外,在教学中,还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和课堂即时生状况,随时作出充满教育智慧的调整。

还是《认识分数》这一单元的内容,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更大的发现。如题:“在线段上填上合适的分数。”一看到这类题目,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回答“3/6”。看来,他们对前面所学习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可就在这时,一个同学举起小手:“老师,我还有不同的答案,是1/2。”听了这个学生的回答,我顿时愕然——对于刚刚接触分数的孩子,他竟然能发现3/6与1/2的关系。在表扬了这位学生后,我顺势问:“它们为什么会相等呢?”同学们马上又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因为1/2是表示一半,而3/6 刚好也是一半,所以说1/2等于3/6。”我追问道:“还有哪些分数是与1/2相等的?”瞬间,台下高举起了许多自信的小手。“还有2/4,4/8,5/10……”弹性化教学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了课堂教学之中。可见,非预设的“弹性教学”不但能增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为探究活动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总之,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造和发展。教师科学地处理教材,使教材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材料,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预设弹性分数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