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竹文化教育

2018-03-04 09:12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雨樟镇中心幼儿园方雪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5期
关键词:走廊竹子家乡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雨樟镇中心幼儿园 方雪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但现在的幼儿却对竹文化了解不多,秉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很有必要。 对幼儿进行竹文化教育的意义,让幼儿从小对竹子怀有特殊的感情,也为了丰富校园的竹文化。竹的精神,竹的风采,对幼儿开展竹文化教育,让农村孩儿知道竹子的精神文化,学习竹的制作工艺文化,了解竹的饮食文化,从而使竹乡幼儿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秉承竹乡传统文化的热情。

一、创设教育环境,营造竹文化氛围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从环境的创设为教育的切入口,通过环境的创设,营造竹文化的氛围,对幼儿进行竹文化的熏陶。

1. 活动室内环境创设

根据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与幼儿共同创设竹文化环境。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使幼儿能与环境互动,感受到丰富的竹文化。通过环境的创设后,使活动室到处都能体现出竹的文化,营造了竹文化氛围,使幼儿感受到竹的各种文化,了解家乡的美,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操。

2. 活动室外的环境创设

收集和制作各种竹工艺品,摆在走廊旁边,形成竹工艺品走廊,随时让幼儿欣赏;把各种竹笋、竹荪、竹簧、竹茹、竹芯等展示出来,形成饮食文化走廊,让幼儿了解到竹的饮食文化;把有关咏竹颂竹的诗歌、故事、民谣、摄影等贴在走廊的墙上,形成竹的精神文化走廊,让幼儿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感受竹的文化。

3. 幼儿园大环境创设

我们把幼儿园楼下的大柱子,布置成各种的竹子,如青皮竹、大竹、文笋竹、篱竹等,天花板上吊挂各种竹制品,使幼儿园变成了“竹海”“竹子之乡”。同时,还在草地的四周,设置成竹子走廊。

二、激发幼儿对竹文化的兴趣

兴趣能萌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成为探索的动力;只要幼儿对竹文化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探索,在快乐中学习,真正领略到竹文化的内涵。为了激发幼儿对竹文化的兴趣,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1. 亲子活动

有些活动在幼儿园是很难开展的,如品尝竹美食、到乡下看竹编织等,我们就发动家长,进行亲子活动:带孩子到竹林参观使孩子感受到家乡的美和竹文化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到竹林餐厅品尝各种竹美食,如竹虫、竹笋、 竹鼠等,让孩子感受竹的饮食文化。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使幼儿感“竹”良多,知“竹”而乐,满“竹”而归。

2. 竹子游戏

很多游戏的材料来源于竹子。我们可以利用竹子资源,开展各种竹子游戏活动,如跳竹竿舞、打竹棍、踩竹高跷、竹蜻蜓等;竹子游戏的玩法很多,让幼儿既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又能感受到竹文化。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竹文化教育

竹子与人们的生活相当密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竹文化。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我们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竹文化的教育。如晨间谈话时,引导幼儿谈一谈对竹子的认识和一些有关竹子的见闻;在午饭后离园前,让幼儿念竹的诗歌、民谣,讲咏竹颂竹的故事、传说;散步或外出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竹子和人们使用的竹制品等;以竹育人,让竹文化渗透到幼儿生活中,促进竹文化的发展。

四、结合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竹文化教育

我们开展了“在传统节日中对幼儿进行竹文化教育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结合中秋节、冬至、春节、清明节、端 午节五大传统节日以主题形式对幼儿实施竹文化教育活动,加深幼儿对竹文化的了解,通过多项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竹文化的内涵,体验到竹文化的乐趣和竹乡人民的勤劳,培养了幼儿 热爱家乡的情感。

猜你喜欢
走廊竹子家乡
神奇的走廊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和竹子在一起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在走廊行走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