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新县壮族高中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8-03-04 07:21农志锋冯孙强梁天玲赵东毅欧阳泽许文飞
右江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壮族流行病学

农志锋 冯孙强 梁天玲 赵东毅 欧阳泽 许文飞

【摘要】 目的 分析广西大新县壮族高中生幽门螺杆菌(Hp)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Hp抗体检测对大新县1392名常住壮族高中生Hp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分层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地区壮族高中生Hp感染检出率为27.95%。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的高中生Hp感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显示肝功能损害是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该地区壮族高中生Hp感染检出率较高,肝功能损害与Hp感染密切相关。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广西;壮族;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6.00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致病菌之一,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1];1994年Hp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为I类致癌原。因此,了解Hp的感染情况并及时根除Hp对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然而,Hp呈全球性流行,估计全球有超过50%的人口受到感染[2],但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 Hp 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3]。我国幅员辽阔,民族较多,因此,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的Hp感染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对于防治措施的完善、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大新县高中生进行Hp流行病学调查,为本地区壮族高中生Hp感染的预防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新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在2018年4月至6月开展研究,根据学校登记信息,选取大新县两所高中高一至高三班级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两所高中各随机抽取15个班级,共30个班级,再在每个班上随机抽取50名学生,共1500名壮族高中生为待调查对象。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6~20岁有本地户籍的在读高中生,为常住居民(居住时间≥10年),性别不限;②户口登记为壮族;③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并同意,自愿参加、能够合作。排除标准:①患严重心肺脑肝等重要器官疾病者;②患代谢性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疾病者;③有吸毒史者;④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⑤4周内服用过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者;⑥曾离开居住地>2 年者。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问卷

调查表由课题组根据研究目的并参照国内外同类研究而设计,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生活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疾病史、用药史、家人情况、临床症状。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面访式调查,并由经过统一专业培训的护士同步进行基础人体测量和抽血。

1.3.2 检查方法

①基础人体测量:按照标准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人体指标,身高、体重在空腹状态下测量,计算体重指数(BMI)。②Hp检测方法:采集被调查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L,及时分离血清后保存于-20℃冰箱。应用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幽门螺杆菌(IgG)检测试剂盒(国械注准20153401718),使用同一批次试剂盒,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由检验科专人检测样品。③肝功能检测方法:采集被调查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L,及时分离血清后保存于-20℃冰箱。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XC800,美国Beckman CX9 公司提供)检测 ALT,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由检验科专人检测样品。

1.3.3 质量控制

进行预调查后对调查表反复修改;挑选并培训调查员(医学本科学历),统一调查方法;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校正、编码并输入计算机后进行逻辑检查。

1.4 诊断标准和评价指标

①BMI判定标准:以《中国成年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分级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BMI<18.5 kg/m2为低体重,18.5 kg/m2≤BMI<24 kg/m2为正常,BMI≥24 kg/m2为超重。②Hp感染阳性判定依据:Hp抗体阳性。③肝功判定标准:ALT<40 U/L为正常,40 U/L≤ALT<80 U/L为升高一倍,ALT≥80 U/L为升高两倍。

1.5 统计学方法

由经合格培训的人员,采用EpiData 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并检错,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连续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离散变量资料采用比或率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探讨影响因素用二分类反应变量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392份,应答有效率为92.8%。男生599人,女生793人,平均年龄(18.43±0.80)岁。

2.2 Hp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Hp感染检出共389人,Hp感染检出率为27.95%(389/1392)。其中男性有184人检出感染Hp,感染检出率为30.72%(184/599);女性有205人检出感染Hp,感染检出率为25.85%(205/793);两组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Hp感染与个人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的壮族高中生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不同BMI的壮族高中生之间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对壮族女高中生的分析显示:月经是否规律和不同初潮时间的女性高中生中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表2。

2.4 Hp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有Hp感染为因变量,经过自变量筛选,将符合模型的自变量性别、年龄、BMI、肝功能(ALT)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损害是高中生Hp感染的影响因素(OR=1.597,95%CI 1.109~2.302)。见表3。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在人胃黏膜上的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4],因此了解其流行病学资料对于提供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Hp感染者会产生全身性抗体,该抗体具有血清特异性。本次调查利用检测调查对象血清Hp抗体,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操作、重复性好的优点,适合流行病学调查[5]。

Hp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4]。Hp感染可始于婴幼儿期,青少年是Hp感染的易感人群[6],一旦受感染若未经治疗,将终生受累。但青少年Hp感染常無明显临床表现,易被自己、家属及医务人员所忽视,导致错过早期诊断的机会。关于高中生Hp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日本高中生Hp感染率为4%~5%[7],西方瑞典高中女生中Hp感染率为14%[8],我国中学生Hp感染率为52.6%[9]。本研究对广西大新县壮族聚集地区的高中生Hp感染情况调查发现,感染检出率仅为27.95%,低于我国青少年Hp感染的平均水平45%[4],但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这种差异可能与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种族文化差异、对象选取差异、样本量大小以及检测方法不同等因素有关[5]。

Hp感染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目前尚未完全确定某种因素与Hp的感染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当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Hp感染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肥胖等[10~11],不同年龄段Hp感染率不同,随着年龄增加Hp感染率明显增加[12],但本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推测原因可能为受调查的高中生均为同一年龄段,因此Hp感染率并无差别。此外,本次调查的男性高中生Hp感染检出率高于女性,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研究指出男性在饮酒、吸烟及用餐习惯上与女性有所不同,增加了其Hp的感染机会[13]。

本研究发现Hp感染检出率与肝功能损害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有肝功能损害的学生Hp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的学生。经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肝功能损害为 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推测原因为高中生中肝功能损害多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且慢性肝炎患者由于胃肠道瘀血或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较健康人更易出现Hp感染,且慢性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不利于Hp的清除,所以慢性肝炎患者的Hp检出率较健康人高[14]。但一些体外及动物实验却表明[15~16],Hp可以通过血行和(或) 胆道逆行两种途径到达肝脏,分泌一种肝脏特异性毒素而引起肝细胞坏死,也有可能参与体内肝实质的损伤机制。因此,Hp感染与肝功能损害以及慢性肝炎之间的因果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方能得到更有价值的结论。

综上所述,广西大新县是壮族人群聚集地区之一,壮族高中生Hp感染检出率较高,其与肝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因此,加强Hp感染防治知识的普及,加强肝病的筛查与控制,对本地区壮族高中生防治Hp的感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Porras C,Nodora J,Sexton R,et al.Epidem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six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SWOG Trial S0701)[J].Cancer causes & control:CCC,2013,24(2):209-215.

[2] Mitchell H,Katelaris P.Epidemiology,clinical impacts and current clinic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16,204(10):376-380.

[3] Xie C,Lu NH.Review:clinic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na[J].Helicobacter,2015,20(1):1-10.

[4] 李兴川,王海东,张 妮,等.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7,35(10):782-787.

[5] 孙慧响,邹 珍,黄跃平,等.上海市某郊区社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4):295-298.

[6] Goh KL,Chan WK,Shiota S,et al.Epidem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J].Helicobacter,2011,16(Suppl 1):1-9.

[7] Akamatsu T,Okamura T,Iwaya Y,et al.Screening to Identify and Eradicat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Teenagers in Japan[J].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5,44(3):667-676.

[8] Sandstrom G,Rodjer S,Kaijser B,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ies and iron deficiency in female adolescents[J].PloS one,2014,9(11):e113059.

[9] 汪雪峰,王克霞,李朝品,等.淮南地区学生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86-687.

[10] Han X,Li Y,Wang J,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among a middle-and old-age Chinese population[J].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2016,32(1):95-101.

[11] Yan TL,Hu QD,Zhang Q,et al.National r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currence are significantly and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human development index[J].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13,37(10):963-968.

[12] 刘 捷,王永红,罗 蓉,等.重庆地区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42(10):1358-1362.

[13] 张国珍,赖育清,黄少琼,等.消化性溃疡并Hp感染的发病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6):991-993.

[14] 温小凤,蒋忠胜,陈念,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2051-2053.

[15] Baldari CT,Lanzavecchia A,Telford JL.Immune subversion by Helicobacter pylori[J].Trends in immunology,2005,26(4):199-207.

[16] 田雪飛,范学工,付春燕,等.幽门螺杆菌致肝脏病变的动物实验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0):780-783.

猜你喜欢
幽门螺杆菌壮族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