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网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

2018-03-05 20:59郭有军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全运会网球

□ 郭有军(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8)

网球项目传入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变革,网球项目的发展规模、发展理念以及相应的重视程度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显现,同时其在发展时期对当前网球运动的影响也较为深刻。对我国网球运动历史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是当前网球工作者在网球工作中实现创新与改革的基础。历史的渊源与当前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现代化的网球发展是不能够脱离历史的发展因素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研究我国近代网球的发展历史,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的网球发展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网球运动主要是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宫廷活动之中,并在美国获得发展与建设。因此对于网球起源,可以概括为:起源于法国,在美国进行发展建设、并在全民普及,最终在实际范围内得到全面的发展与建设。

随着网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因此就逐渐建设与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网球运动以及网球项目,但是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的网球标准的制定并不统一,因此在进行网球运动交流时就出现了诸多限制因素。为此,一些地区的网球俱乐部派出代表进行商议,进而决定出了统一的比赛竞技的标准,并在全英国范围内部得以实行。

近代网球事业发展的初期,是不允许女生参加运动的,因此女性在运动中的地位受到排斥与歧视。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的不开化,导致社会风气认为女性不适合做一些运动项目,其参加运动是一件有伤风化的事情。因此在网球比赛设置的初期阶段,只有男性有资格参加网球比赛,而女子则没有资格。但是随着网球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与进步,女子冲破了世俗的枷锁,开始进行网球运动项目的活动,并在比赛中取得比男子还要优异的成绩,至此,网球俱乐部才不得不解除限制,允许女性也参加到网球比赛当中去。

2、中国网球运动的启蒙时期

2.1、网球运动传入我国的主要渠道

当时由于通商口岸的开辟,致使大量的传教士以及国外的达官显贵陆续达到中国以希望开辟中国市场。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建设了青年基督会,通过这种组织的设立来进行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由于大多数的传教士都喜欢打网球,因此在部分地区建设了网球场。随着传教士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国的青年学生以及教师也开始进行网球运动的学习,进而使得网球运动在我国实现了普及。

2.2、网球赛事的举办

随着传教士的带动,以及青年学生中网球运动的受欢迎程度逐渐加深,因此在各大城市中相继举办了各种形式与目的的网球赛事。在建设的初期,相应的网球赛事是只允许传教士群体参加的,我国的青年学生都没有资格加入。但是随着运动的推进与普及,各地高校的青年学生与教师之间也举办了相应的赛事,同时邀请技术高超的部分传教士进行技术指导,这就开辟了我国网球运动的新纪元。

3、旧中国网球运动的初探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清王朝统治被推翻,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我国现有的科技生产力以及科学文化知识都处于一个较弱的状态。因此4年后,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使得我国进入到了一个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各青年学生以及教师都在不断进行西方先进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继而使得西方大量的文化知识被引入我国,其中在我国已经具备发展潜力的网球运动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1、网球运动的规模变化以及地域发展

在第一届全运会举办之前,网球运动只是在部分城市中教会影响较大的学习内部进行开展与运动,大多数的参与者都是由教师与青年学生组成的群体,因此实际参与范围较窄。在1910年的全运会举办之后,网球才逐渐确立起其自身的地位,并在全运会中被列为主要的参赛项目之一。这项改革的实现,使得网球运动的发展范围从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着内陆地区进行拓展。

3.2、国内赛事的举办

在全运会的举办初期,其举办的时间较不稳定,同时其举办的规模也时大时小,究其原因就是在建设初期,网球事业的发展较不完善,这就使得在赛事创办的初期由于赛制以及流程设定的不完善,参与人员与受众群体都较少。随着全运会的逐渐开展,到了第二届,就已经开始从男子单打项目的固定建设,转变为男子双打的项目发展,多样化的网球运动的也吸引了部分女子的目光。但是在第三届全运会之前都没有女子进行女子项目的报名。

3.3、国际赛事的举办

当时最为出名的国际赛事就是远东体育协会出资举办的远东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规模盛大空前。我国进行赛事的参与主要是从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开始,并从那以后,远东运动会就成为了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之间的体育竞技的较量舞台。

之后出现了较为出名的戴维斯杯国际赛事,各中国名士以及海外华侨积极国力国人进行参与。但是由于赛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加之路途遥远给运动员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身体负担,致使1924年的运动会,我国只是单纯的参与,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绩。随后几年,我国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相应的国际赛事。

4、旧中国的网球运动发展

在十年内战期间,蒋介石的以党治国的思想建设的稳定性,使得当时国家对思想控制较为严格,同时当时的社会发展与建设较为稳定,使得中国的阶段性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都取得了较大飞跃。在体育事业上的具体表现为:实时加强体育立法现状,通过各种制度与规章的建设来使得体育事业的建设被纳入至国民党的党内管辖范围中。并在1929年,国民党制定相应的《国民体育法》中,对体育事业的项目建设,场地建设以及标准建设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4.1、旧中国时代的国际赛事发展

随着全运会的召开,在第六届全运会上出现了女子项目,同时规定以单位为基础的参赛人员只能报名一项项目,并且此届全运会与以往的比赛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在比赛成绩的记录上摒弃了原有的个人成绩记录,而是采用单位记录的方式。而且实际赛事中还运用了淘汰制,使得网球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推动建设。

在技术风格方面,这一时期,国人中的强手都擅长一手落地球技术,但匾乏凌空截击技巧,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无关系。他们大多数是专职的网球管理人员与陪打员,为了生活和工作需要,在陪练时当然要多迎合消费者需求,多进行“喂球”和“送球”,从而影响了自己发展进攻性技术的训练,而且,这一时期的网球强手,大都未经正规训练,全靠自己的揣摩与模仿,最终形成了一种防守性的技术风格。

4.2、红色革命时期的网球发展

在艰苦的革命时代,网球运动也在不但发展与完善。1933年,举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的运动会上,网球项目也是作为主要运动项目而出现,同时,在30年代初期,国家也较为重视网球运动的建设,每逢节日必会开展运动会,而其中就缺少不了网球运动的身影。

但是在八年抗战期间,由于国家面临危难时刻,因此以竞技和友爱精神的网球比赛项目就全面停滞。全面抗战,为了国家荣誉而战。即使是有部分地区在进行慰问演出以及各种休闲时期进行运动放松,也只是进行小范围的运动形式,在此八年时间里,全国范围都没有举办过一场正式赛事。

5、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网球发展

随着1945年新中国的成立,使得国家全面恢复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因此体育事业又迎来了改革的春天。1952年国家正式设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并由毛主席为其进行题词,这就确立了我国现代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5.1、文革前体育事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现代化体育事业的初级阶段,因此我国体育事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中国相继举办九场大型体育运动赛事,并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规模空前,整体趋势是一届高于一届。同时在1958年的举办的青岛全国赛事,其中首次引进了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的内容,使得青少年的体育运动项目也逐渐受到大众的重视与建设。在7年后,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使得男女团体赛制逐渐确立,并随着比赛项目的逐渐发展,直至1965年,标准比赛中的网球项目已经增加到了七个。

在此阶段,不仅是国内体育赛事的交流增多,国际赛事的交流也逐渐增加,我国网球选手积极在此期间参加国际赛事,并在很多国际赛事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不仅如此,优秀的运动员以及教练也开始显现,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建设加速了进程。

5.2、文革后体育事业陷入滞后状态

在文革时期,由于十年浩劫带来的严重损失,使得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大多数网球队伍解散,同时网球训练全面停滞,甚至连相关人员的业余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继而使得我国网球事业、体育事业发展遭到严重的打击。

5.3、改革开放时期的网球运动发展

进入全面改革开放之后时期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网球运动已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比赛是业余网球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大部分行业都开始开展网球赛事活动,教育界开展网球活动最为活跃,而且该时期各种由企事业或厂商赞助的各种“杯”赛开始普遍开展,既扩大了影响又推动了网球活动。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网球运动的近代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经历过波折与动荡,使得我国网球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国近些年来,网球事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因此在此种状况之下进行我国近代网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回顾,就是对在我国网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网球事业的探索,进而有效促进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网球项目的综合性建设。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全运会网球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