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科群建设协同机制的相互关系

2018-03-05 20:59黄程程武汉体院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学科群术科学科

□ 黄程程(武汉体院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教师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多样杂化,使得高校必须完成基础的社会教育系统工程建设。构建和平共处,利益共赢局面,以“两大系统”为根基,以“三大任务”为目标,以“四大路径”为手段,科学合理构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科群建设协同机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科群建设协同机制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系统论。

系统论:系统论体现的主要思想归整各种研究涉及到的对象,划作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系统剖析系统的功能及结构,研究清楚其中的系统、要素和环境之间的变动规律,善于采用系统性观点剖析问题;其研究特点就是运用系统论方法对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科群建设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科群的协同机制研究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2)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科群研究的各种成果材料,佐证我国体育类高等院校专业学科群建设和发展存在问题有一个整体了解和清晰脉络,分析并继承这些文献中局有重要价值的优秀成果。

(3)调查法。

调查法:在大量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象、发现趋势、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最后形成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科群建设协同机制的相互关系科学正确的协同发展路径。

2、确立系统根基

2.1、建立并健全学校教学管理体制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形式和管理是层次,也会牵扯到组织管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年以来,人们已经发现教育管理体制,其建立并不单纯,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传统因素影响。同时,会严格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调整和改革,经济因素发挥基础性作用。分析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前景,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再是原先意义上的领导管理体制内涵,涉及到办学、管理、招生、就业等各个环节,表面的系统构建极为复杂。中国的管理体制,集中了计划、政府等一系列管理体系。层级管理的体现,主要是地方、部门综合管理体制,还存在直属性的职能层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管理是层次十分清晰。通过省级政府规定的体育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审核体育学科授予单位和招生计划。大学管理将经费的使用、分配和管理就是特别重要的杠杆,掌控学校教育管理和调控。

2.2、完善本科专业教学章程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本科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完全可以站在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质量标准,综合教学整个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放松。教育部围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个专题,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文件,为夯实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做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环境治理体系,学校同时要有一定治理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优势专业,突出专业特色,申报和推广新专业,改革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狠抓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最终目标。教育部相关研究提出关于研制探索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立行业与企业共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制定相应评价指标。

3、建立任务目标

3.1、社会经济环境为体育新学科创设提供外部支撑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物质生活改善极为明显,整体生活水平改观明显,我国人民的消费层次变化极大。2000年,城镇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现约为40%,或约50%,其数值表面上呈现1995年标准变化在约10个百分点,有些约为8个百分点。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系数约为4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约为38%。如此发展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约30%,文化、娱乐和体育等消费现象变化较大,获得享受层次比例将大幅度提升。体育消费处于享受型,,受到更多的人喜欢。体育消费呈不断发展趋势。体育市场在不远的将来,将呈现繁荣景象,体育产业及经营管理体制,将获得进一步完善。为体育新学科创立和发展迎合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产品的需求。

3.2、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体育学科理论的发展

科技技术解脱了人类体力劳动模式,完成从机械生产的转变工作,造成闲暇时间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和退化,文明病没能获得控制。科技发展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影响到生活方式发生巨变,体育运动成为人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的保证物。此外,科技发展深刻地影响人为的生存空间,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融合了体育理论之魂。如从逻辑起点到系统分析,从纵向与横联系到精确计算到与模糊使用,以及反思与超前等都客观地奠定了体育学科体系逻辑基础,也成为体育学科体系统方法论的基础。

3.3、改革体育学科体系

体育科学隶属于社会文化之一,通过改革体育学科体系能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增进交流,它是能打破地域、性别和种族限制的世界文化之一。它存活是在世界范围内认同度最高。我国体育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只有一条,就是融入世界体育行列之中,与西方体育文化精华融为一体,重新创造出迎合中国现代人需求的体育元素。同时,也必须清除不健康的西方体育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以获得与中国体育文化精神认可,从而帮助民族素质大幅提升。由于国内外出现了对相关体育名词的不同认识,从而对学科体系构建也不一致,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体育对话模糊,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了阻碍。创建并且想要适应体育国际化目标体系,我国体育其学术视野必须全面拓宽,客观地认识到体育世界性课题,发展共性和特色性强的体育学科体系需要利用我国优势来主动掌握支配权。体育以其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影响着社会,而现代社会注重以人为本,体育学科群改革变化的基础是体育形式、体育现象和问题。

4、以“四大路径”为手段

4.1、认清体育学科内部矛盾

体育学科体系综合研究,是实践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基础理论课题。根据学科论原理,学科发展集中体现在问题和理论两个方面,学科内部或学科外部联系全部受到其前提和表征决定。客观地说,体育学科建设要超出行政管理范畴,要根植于学科群内部相关学科间逻辑关系和脉络问题。详细说明只能在体育项目及单纯的关概及内涵方面,完成专业设置的相互联系,找到核心的问题以及学科内部矛盾至关重要。将体育学科体系融为整体构建理念,将体育学科体系融合于外部社会关系之中,将体育学科体系完成志业设置,体现出体育学科体规划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的作用。

4.2、树立正确的体育学科发展理念

学科分类思想是否科学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必须明白科学理念的重要性。其次,运用科学的理念寻找体育学科分类支撑元素。人类行为及科学离不开理念这个基础。全面考量,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理念在体育理论方面不存他义,体育学科也将成为真正的科学。界定主体,其目的在于其学科理念的科学性。相关体育学科其发展也离不开理念注定有科学地理念,相应的发展理念是体育学科发展外在环境。因此,未来体育学科体系研究,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体育学科发展理念。体育学科发展理念会深刻地影响学科分类结果,可以完成体育学科体系重构工作。研究体育科学发展史,不论任何学科体系,其分类标准基本统一,培根则通过人类理性能力来划分学科体系;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思想里,借助人活动为准则进行分类;恩格斯则借助客观认识对象,来对学科实行精准分类,并出台制定标准学科分类体系。虽然,学科分类意义清楚但不全面,追求绝对的标准不能办到,各层次上分类要求不统一直接会造成学科分类不清晰从而影响到学科发展前景。因此,学科分类不是不变的,呈现开放态势,设有不变的分类标准。体育学科体系分类应紧密结合体育学科特点,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及科学发展趋向,寻求符何时宜和合理的分类标准。

4.3、整合学科与术科

通过正确分析学科的知识性,肯定术科的知识性,解决互相间的矛盾对立。术科分析其内容,运动项目内容各个方面的融合。运动技术层面是运动项目的核心体现,而运动技术则建立在科学原理的方法体系,取得关于运动项目于教学、训练方法和原理完全产出方面,体现人类文化知识。因此,术科知识性是毋庸置疑的。学科与术科划分,产生在影响体育领域的作用从本质上分析是归属于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人文主义。也因科学主义技术理性影响,将术科具备了占据主导地位的充分理由,将学科地位突出,在现实社会上,科学地解释学科,受到技术理性影响,日常生活中,开展认识学科地位进行的战斗。由于科学主义理论,技术理性和功利思想的影响,有时脱离体育科学自身的逻辑关系,人为地将学科同术科对立起来,通常会引发两者间出现认识和沟通步入封闭。因此,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完成运动项目确定工作,同时术科的整合到具有学科意义的体育学科内。

4.4、学科及专业互惠机制

认清学科研究领域本质属性,遵循人类认识规律是全社会以及全世界需要共同区摸索的领域。专业设置可以以学科为基础,划分则按职业门类、学科进行。专业设置和目标要符合市场对人才种类的需求,按其要求其设置学科基础及工作类。其结果就是学科属理论知识较多,富具学术性;专业着重实践能力培养,应用性及职业性市场更宽广,学科发展为专业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专业建设能将学科发展提供更大支撑作用。体育学科体系注重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思路清晰,没有摆正专业间的相互关系。体育学科体系建立离不开体育学科,体育专业发挥导向作用,从而优化学科意识,协调发展。

5、结语

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存在的划分重要问题,是影响体育学科体系全面发展的根源。体育学科体系建设需要一代一代研究人员全方位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牢固树立科学的分类思想,注重学科与术科融合,将学科、专业机制互联互助。全面考核中国体育学科体系,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至关重要,为开拓体育学科体系研究新领域,奠定我国体育理论和实践其意义十分重大。

猜你喜欢
学科群术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辽宁省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建设策略
民族地区准体育教师术科能力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超学科”来啦
论学科群的刀背结构与效应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评价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浅谈高校学科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