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8-03-05 20:59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校本少数民族云南

□刘 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健身等相融合,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商品化、庸俗化、拜金主义化等现现象,制约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1、加强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1.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趣味性、表演性和健身娱乐性等多元文化特征,是少数民族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更是地方课程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传统的板报、标语等宣传形式和微信、多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深刻内涵和价值功能的展示,使学生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同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机会和学习交流的互动平台,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营造浓郁的校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必备的基础。

1.2、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体育教师是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他们自身的素质和民族体育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认知。因此,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学习现代体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理念,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探究如何把内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转化为体育课堂资源,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激励制度,激发体育教师主动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各种短训班、校本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体育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提高,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做好必要的准备。

1.3、构建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体系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挖掘、整理、筛选、改造、创新与整合,构建构建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体系,使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符合当地少数民族的心理需求,把一些具有群众性、健身性、教育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校本课程教材的内容,使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能够彰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高校体育的文化内涵。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靠一所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开发优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既需要支持政策,又需要资金支持,同时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加强各大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各尽所长,加强资源共享,加速校本课程的开发进程,突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效应和优势。

2、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

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开发,为云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经常反思,正确认识旅游开发所付出的代价与未来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代价最小化,造福子孙,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民族地区民众和游客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既要尊重民族风俗,发挥民族地区民众的主人翁精神,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优势,又要满足游客的需求,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协调好民族生态人文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协调好传统与现代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开发,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2、构建生态化旅游经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要以构建生态化旅游经济为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民族自然生态的完整性,维护民族地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原有面貌,保持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然文化生态元素纳入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中,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并和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构建生态化旅游经济体系,积极参与景区环境保护活动,加大监督力度,减少和避免破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行为发生的几率。

2.3、树立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重要“标识”,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应牢记“民族传统文化”这一重要基础,充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树立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的管理制度,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发挥传承人的传、帮、创等积极作用,调动当地居民主动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守护着自己的特色家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丰富内容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在保持鲜明民族性和古朴独特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其在旅游市场独占鳌头。加大对民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为建立优质的旅游服务体系做好人才储备。树立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1、通过学校教育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来源广、内容丰富、兼有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和独特民族文化内涵,弥补了竞技体育的不足,符合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学校教育是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一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改良后已经纳入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演变为课外活动形式。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进一步挖掘、整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深刻内涵,纳入当地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编写适合民族地区学校实际需求的体育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体育经费不足、体育设施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使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弘扬和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3.2、通过全民健身运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人们的的业余时间也越来越多,关注健康、珍爱生命成人们关注的问题,全民健身运动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根据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把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锻炼方式简单、健身效果突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改造进行推广,转化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弥补了云南地区体育运动场馆和器材不足、满足了广大群众对体育个性化需求。因此,应从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积极作用,运用地域优势,因陋就简的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加强当地人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3.3、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积极探索和培育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途径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济大潮中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产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运用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开拓民族传统体育乡村旅游业市场,大力发展乡村民族传统体育乡村旅游业,有效运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建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创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品牌项目,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成为推动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承传。

4、结束语

民族文化是我国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本文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构建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体系、加强支持力度,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探讨了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问题,通过通过学校教育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全民健身运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运用产业开发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采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构建生态化旅游经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树立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等策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协调好多方关系,通力协作,共同完成。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校本少数民族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