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的科学特点与研究发展探究

2018-03-05 20:59廖文璐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学科院校体育

□ 廖文璐(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稳步推进,对于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接纳。与此同时,人们对于体育教育训练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作为体育学校属的一个分支学科,在体育学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建立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这些年,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十分重的作用。然而,就我国目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发展现状而言,存在着一些限制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发展的问题,对于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十分不利,并且严重阻碍了其教育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本文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具体的教学现状,以研讨教育训练学科的未来发展以及研究方向,从而对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到指导、借鉴作用。

1、体育教育训练的学科特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扣字为体育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属于体育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对于体育学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本身综合了教学学科的自然性以及社会性的特点,是一门对于学生综合发展而言有着相当重要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因此,以下具体分析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特点,从而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1.1、学科相较于其他体育学科而言较为饱和

正如上文所言,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下属的一个教学分支,也是体育学科作为基础的一个科目,自我国设立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以来,我国经历了我国教育部门长期的建设以及不断完善,其学科的发展较为完善,同时教育成果也较为显著。然而,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受教育人才的不断增加以及高校扩招工作的稳步推进,加之我国体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体育相关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这在一方面为我国体育行业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教育人才,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也推进了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不断建设以及完善,但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相对饱和。经过长期的建设,我国各大体育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纷纷设有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学科点以及学位授予能力,相关的体育院校也纷纷以此为培养人才的重点方向,与此同时,一些工科类院校为了丰富自己学校的学科项目以及学科种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也纷纷设置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专业,其中也不发一些跟风随大流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发展较为完善,相对于其他体育学科而言较为饱和。

1.2、学科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正如上文所言,随着我国体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体育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一些院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也纷纷设置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学科。然而,由于不同院校教育资质以及教育水平的不同,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不同院校之间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教学水平参次不齐。同时,由于国家教育政策调控以及体育本科生源以及硕士生源的不断增加,一些院校提供经历的对于自身的体育相关专业进行盲目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自身的教育水平以及学科相关能力,同时由于不同院校的师资力量以及软件设备等教学条件的不同,这些因素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不同院校之间,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且差异非常大,对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综合建设十分不利,导致一批相关的教育人才不能接受到应有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我国相关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一些院校通过将不同学科进行东拼西凑方式,将不同专业老师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而打造了所谓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加之其本身教育能力以及教育水平有限,因此其未来的发展建设情况也可想而知。因此,在我国有一定数量的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科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建设以及发展不符合我国所需要的发展趋势以及资源要求,不仅对于其本身院校建设不利,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

1.3、体育教育训练学属于综合性学科

尽管体育教育训练学属于体育学下属的一个专业分支,但就其本身的学科性质而言,属于综合了教育的自然性以及社会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无论将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归属于体育学抑或是教育学哪一个单独的学科都是片面性的理解,因此其本身的教育方法以及研究方法都应当将具体的教学训练与理论方法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综合实际的技术性问题,而不应当将其片面的割裂当做单一的教育学或者是体育学。同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应当加强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2.1、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进行服务

正如上文所言,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发展与我国相关体育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并且我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在我国体育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当重的作用,为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的专业教育人才以及体育人才,同时,体育行业的发展以刺激了我国对于相关体育人才需求的增长,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大的趋势便在于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做服务工作,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同时,在我国举办了2008年的奥运会之后,我国国民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体育行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强,并且我国也提出了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因此,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发展趋势便在于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并且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服务与帮助,不再是单单的对运动员的培养,更多的偏向于对于竞技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服务与帮助,其本身教育训练学科的服务功能也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在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竞技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的重点应当随之发生迁移,从而更加适应我国体育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对于体育学科教育要求的变迁。

2.2、强化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正如上所言,随着我国国民对于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方针的提出,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服务性功能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体育教育训练专业不再是单单的为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培养一系列的素质过硬的专业体育人才,而应当更加注重对于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探索,这就要求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其综合性的内容建设。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做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应当根据我国体育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扩充以丰富其内容,从而适应我国体育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社会性以及自然性的综合性学科特点,因此,应当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外部综合内容的丰富。应当加强体育教育训练专业于体育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的交叉丰富,从而不断提升本专业的综合实力。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运用当保持自己相对的学科独立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丰富并不是对于本身专业特点的泯灭。尽管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发展时间较长,但是相较于其他外部学科而言其建设时间还是较短,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其他学科进行理论上的支撑,但是仍然要注意保持自身学科的独立性以及自身学科的特点。

2.3、创新体育教育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建设,其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也已经相对固化,因此,要想实现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发展,便要创新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发展开创新的机遇。因此,有关高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对于学生的勇于研究,敢于创新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运动项目来保证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更多体育方面的优秀人才,这也与我国全民健身的理念相契合。同时,对于相关体育学科的教学不应当拘泥于单一的球类,对于其他的相关学科都应当有所涉及,并且辅助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丰富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教学内容,为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开创新的机遇,从而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并且在我国2008年承办奥运会之后全民健身风潮的兴起,加之我国对于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视,这些因素都对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以及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训练学科随着这些年的建设以及不断发展,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但是随着我国体育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因此,体育教育训练专业也应当随之进行新的建设以及发展。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各大院校尽管都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但是具体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学科的建设存在着相对饱和的情况,因此各大院校应当加强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并且根据我国体育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加强对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内容的交叉丰富,从而推进我国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不断发展,以不断推动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以及建设体育强国工作的稳步开展。

猜你喜欢
学科院校体育
【学科新书导览】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超学科”来啦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