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谈高校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2018-03-05 20:59常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常州2130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专业化体育专业

□ 刘 娴(常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1、引言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当前很多体育院校以及师范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休闲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途径。但从建设现状出发,效果并不理想。而从这些影响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问题当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考察的核心与重点所在。特别是对于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需要得到彻底解决,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定位及建设现状

2.1、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定位

休闲体育专业自2007年被设立,则成为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的重点专业。休闲体育学本就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其中既包含体育学,也包括休闲学。该专业的设立,核心则是围绕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旨在为休闲体育产业培养高素质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符合本专业的人才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休闲体育的需求也全面提升。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能够培养大量具备较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人们日常的休闲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休闲体育的工商企业、政府或公益机构、休闲体育事业机构等单位。本专业的存在,服务性明显。

2.2、高校休闲体育建设现状

现阶段,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状况并不乐观,还存在多层面的问题,具体将问题归纳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专业定位不明确。近年来,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休闲体育专业成为热门专业。这使得很多体育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旨在抢占市场先机,培养更多优质人才。但由于这种专业建设的目标导向存在偏差,造成目标不明确,定位也略有偏差,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不够全面,毕业之后很难胜任休闲体育方面的工作。这种矛盾的存在,导致学生的就业压力剧增;其二,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层面,多是以休闲运动为主要的课程对象,协调好各课程与休闲体育之间的关联关系,探索均衡发展的新空间,从而为达到预期目标奠定基础;其三,师资水平的问题。由于本专业的开设时间较早,并且作为一个新的学科,该专业的教师多为中青年教师群体,无论是在师资结构的综合素质、稳定性还是教学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这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休闲体育专业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最终影响教学实效和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3、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校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现存问题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高度关注。高校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想要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则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并以此为核心,走出一条专业化的成长之路。但现阶段,高校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3.1、缺乏教学专业培训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快速推进,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师资结构当中的主力军。特别是对于休闲体育专业而言,中青年教师几乎是构成本专业的根本,占比超过90%以上。究其原因,一是本专业的发展时间尚短,且在高校的探索与实践也仅仅只有几年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专业教师的结构特点。二是休闲体育产业近年来才得到推动和发展,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使得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较高。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休闲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但从当前高校本专业的建设现状出发,对于中青年教师而言还缺乏教学专业培训。由于作为一门新的开设专业,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教学专业培训,也导致整合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等多方面出现问题。

3.2、知识储备与经验不足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中青年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知识的储备问题和经验不足的问题。前者,休闲体育专业的开展时间尚短,目前的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多为非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这就使得在知识储备的层面,虽然对体育知识方面有较强的认知度,但有关于休闲体育方面的知识储备却并不充足,很难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教材为核心,知识的储备不足导致休闲体育教学的活力不足,内容僵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最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后者,经验是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所积累出来的精华,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目前,中青年教师由于是非休闲体育专业毕业,教学经验明显不足,无法将更多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融入到休闲体育专业当中。

3.3、重科研轻教学

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科研能力似乎成为目前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广大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焦点放在了科研能力方面,旨在通过科研来促进自我成长,走向专业化。但高校教师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担,本职工作则是教书育人,实现优质人才的培养。而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重科研的问题持续性的存在,导致休闲体育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僵化的状态下,导致高校本身教育机构的职能发生偏移。

3.4、缺乏反思能力

教师想要走向专业化,则需要具备较强的反思能力。究其原因,反思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通过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与不足能够快速的表现出来。但从目前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少反思能力。在开展休闲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框架来开展教学实践,对于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方面并未进行考量,也并未针对休闲体育的教学内容作出全面的优化与创新,造成休闲体育的教学存在框架固化,内涵缺失的问题。

4、教师专业化视角下高校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下,高校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十分迫切。无论是从休闲体育专业发展角度、学生成长角度以及教师专业化的角度,都需要探索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建立专业的培训体系

中青年教师,多为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的一个群体,特别是对于休闲体育专业而言,作为一个全新的高校教育专业,中青年教师对于该专业教材、内容等多层面的把控都存在不足之处,很难做到教学的全面性。对此,为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休闲体育专业的教育要求,需要建立专业的培训体系,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高校应该依托本学校的资源优势,对休闲体育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开展培训,定期在校内组织相应的培训工作,是这一群体能够在学习中快速的掌握有关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多学科知识点,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提供更多外出培训的机会。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不断实现自身知识的全面积累。外出培训则是一个很好地机会,能够使得中青年教师接触到更多休闲体育教育方面的先进思想、方法和内容,从而将其带回到高校的休闲体育专业。专业培训体系的建立,要“校内”与“校外”培训体系分别发挥作用,展现出综合性优势。

4.2、强化技能训练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化技能训练,这是高校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不变主题。对于休闲体育专业的中青年教师,要不断强化技能训练的模式,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强化技能训练,可以从两个层面着手:其一,形成中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技能训练方案。这种训练方案,主要指的是一种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由优秀的教师带领中青年教师去进行技能训练和实践,以这样的方式加深教师对于休闲体育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其二,对教师提出技能训练目标。学校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中青年教师提出要求,包括撰写讲稿、说课稿、培训心得、职业规划、课件制作等等,以这样的方式来增强教师的休闲体育教学技能,为休闲体育教学实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4.3、科研与教学并重

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快速推进,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中青年教师而言,为寻求职业发展,科研能力成为中青年教师关注的首要能力。但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休闲体育教学的开展。基于此,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角下,需要高校中青年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协调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保证两者均衡发展。如在开展休闲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科研的方式来做到对于全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索,形成适用于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学方法,以这样的科研重点为核心,找到研究的关键点和基本要求,摸索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重点。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支撑科研实践,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势必对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休闲体育教育的发展拓展新的途径。

4.4、加强自身反思

对于中青年教师而言,为满足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需要加强自身反思。第一,在教学目标层面的反思。中青年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协调好目标的有效性,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并且要对目标的设置进行反思,找到科学的目标来支撑教学实践;第二,在教学方法上的反思。相比于传统的固化教学模式与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好反思。不断去学习和接触新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尝试的应用到休闲体育教学当中来,为休闲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第三,教学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不断成长的一个过程,学会自我反思,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使得自己向着目标更进一步。看到自己在休闲体育教学当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完善自己,走向专业化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专业化体育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