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探讨

2018-03-05 20:59任振东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核心大学素养

□ 任振东(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在新课改的大学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和缺陷,要想适应新课改形势,就应该对当前的体育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在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大学生学习,陈旧的教育理念也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则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深入分析核心素养培养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促进大学体育适应新课改趋势,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大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在开展大学体育体育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通过融入更多的教学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通过新型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演练,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代入感,让学生在新颖的体育教学环境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避免走过场、空热闹的现象,综合运用翻转课堂等方式,提升体育教学综合效果,真正吸引学生到体育运动中来。很多学生在大学体育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学习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体育教学中,要深入分析教学体系和教学结构,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引领现代大学体育体育教学发展。

2、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在开展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部分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整体学习效率的低下。在开展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体育运动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课堂上被迫接受知识,整体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激活学生,让重新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大学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推进教学过程中,教师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开展体育学习,提升综合教学效果。

2.2、体育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根据大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现代体育教育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在开展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没有有效的结合起来,学生总体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对于此,大学体育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创新开展大学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普遍存在着实践教育的要求,但是由于缺少有益的教学探索,整体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效果还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创新。

2.3、体育教育缺乏交流互动性

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中,要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体育教学信息的有效传导。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不注重师生沟通,将教学精力集中在自己讲授体育运动知识上,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想法,学生也很难领会教师的理念,导致课堂教学信息交流不畅。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体育运动互动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创建教学交流机会,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互动,构建生动、活跃课堂,让学生融入到知识体系中来。毋庸置疑,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仍是一个明显短板,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新课改下大学体育教育创新的方向

3.1、教育性原则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不管采用哪种教育形式,其最为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更好的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核心素养培养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同样也不例外。在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并且没有科学完善的教学规划,上课过程相对较为随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并非升学考试中的主要科目,对于学生的总体成绩影响不大,因此受到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应该首先突出教育性原则,这样才能实现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最初目的。

3.2、目的性原则

在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践中,教学方式的应用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应该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整体要求,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无法实现最初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目标性原则,一切以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也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3.3、趣味性原则

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来说,最为根本的特征就体现在趣味性之上,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原因。在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在体育课上缺少激情,更没有学习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体育课都是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将会逐渐偏离体育课教育的初衷。正确的教学方式应该是,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根本性转变。趣味性是老师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

4、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策略

4.1、适应社会发展,创新教学策略

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创新教学策略。近年来,社会形势快速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体育教学格局也随之变化,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更高,要求教师教学的内容更具有时代特性,同时也更有体系性,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构建灵活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综合效能。在社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学生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体育运动需求,对于体育教学内容有更多样化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现代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作为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形势及教育热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引领现代大学体育课堂向前发展。

4.2、利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缺少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是影响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原因。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趣味教学的应用已经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在深入理解趣味教学实质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和升级,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科学的趣味体育游戏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趣味田径教学之中,体验到趣味教学的乐趣,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4.3、进一步优化大学体育教学计划

在之前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一般都没有事先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较为随意,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开展教学,缺少一定的系统性,这对于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解决教学随意性强这一问题。在大学体育课教学之前,老师应该首先利用创新性教学模式,对体育课堂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设置体育运动形式,在之前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大学体育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和新颖。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比赛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优化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可以提升体育能力培养综合效果,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4.4、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进行创新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理念,开展体育教育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根本,满足学生的成长为需求,为学生将来深入学习和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在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将关注点都放在教学进度和学生成绩提升上,没有找到体育教育的根源,没有针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教学创新,导致教育总体效果不够。作为大学体育教师,首先要进行理念上的创新,找到教育根源,通过丰富教学体系,融入更多的实践教学要素,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满足现代大学体育教育发展需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4.5、利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是有效的教学工具,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翻转课堂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开始逐步应用到现代课堂上。翻转课堂既是一种现代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颠覆。翻转课堂通过运用体育团建、体育竞技等教育工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发挥着辅助性的作用,通过让学生主导课堂,进而深度参与课堂,实现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相比传统课堂,构建翻转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同时也要有效引导学生,防止课堂教学出现无序、混乱的情况,在实践中,教师也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科学的大学体育翻转课堂教育模式。

5、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趣味田径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低效率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培养核心素养,丰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有效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核心大学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留白”是个大学问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