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共赢发展的思考

2018-03-05 20:59李昊泽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全民青少年

□李昊泽(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近十年来我国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体育健康测试情况十分不理想,这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重点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对实施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梦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1、校园体育与全民健身互相创造条件

1.1、校园体育为全民健身运动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

校园体育教育对象以青少年为主,这是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也是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在全民健身战略下校园体育要融入健康教育知识,需要坚持内外结合,强化第一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运动技能和方法,让校园体育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助推剂。青少年在学校期间是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浓厚体育兴趣、提升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时期。校园体育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教育而服务的,校园体育必须要与全民健身运动统一起来,为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创造条件。

1.2、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内容深化提供了条件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的重要对象,对于他们来说校园体育并不仅仅是生理发育的基本需要,而是通过体育锻炼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体育运动习惯、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青少年进入社会阶段是否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取决于校园体育这个阶段。新形势下全民健身运动内容和校园体育内容如何融合发展,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校园体育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而全民健身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为主,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与校园体育融合发展,可以有效弥补校园体育内容不丰富的问题,也可以符合于不同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育运动需要。校园体育中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为终身体育而服务的,学生通过校园体育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能力和体质水平。全民健身是以青少年为重点,旨在引导全民进行体育运动,通过体育健身活动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2、校园体育为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注入能量

2.1、校园体育为全民健身运动巩固了思想基础

校园体育教育是师生体育思想形成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运动习惯。从这个角度看,校园体育教育都是以青少年体育教育为重点、以学生身心发展为重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终身体育思想和认识,培养和巩固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让青少年自愿参与到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来,从而从某种意义上以校园体育带动终身体育的发展。校园体育教育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体育思想”,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更加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通过校园体育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走出校园后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在全民健身战略的带领下并让校园体育工作者参与进来,成为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重要指导者,为提升青少年体育意识创造条件。

2.2、校园体育为全民健身战略实施输送了体育人才

我国校园体育改革是以全民健身为发展目标,这是体育强国梦实现的基础。体育强国梦需要规模化的高素质专业化体育人才以及体育工作者作为支撑。校园体育是专业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对体育人才培养和全民健身战略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全民健身战略更重要高素质高层次专业化的体育教育人才支撑。在全民健身战略下要优化校园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理念,促进校园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有机融合。校园体育人才教育培养相对来说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有利于跨领域体育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手段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体育师资力量、体育基础设施、运动场地规模等调整,有利于多类型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校园体育教育是高素质专业化体育人才培养、输送的源头,需要准确把握全民健身战略与发展动态,着眼于全民健身运动发展需求改变校园体育教育方针,从时代性、先进性和层次性来培养体育人才。校园体育输送的多层次人才走进社会可以从事各类各样的体育事业,所创造的体育人才及其资源可以更好地带动全民健身运动,对推广与深化全民健身战略具有积极的作用。

2.3、校园体育为全民健身运动扩大体育人口

学生作为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重要群体,在校园体育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体育教育要加强在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必须挖掘和发挥他们的爱好,重点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爱好,让他们成为体育工作者的后备力量,不断扩大体育人口,这也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有效保障。但是,根据目前我国“体育人口”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中间冷、两头热”的现象,这说明体育人口结构是不合理的,还需要校园体育教育加强改革。因为目前我国校园体育教育中在小学、初中以及高中这几个阶段开展还非常不足,受学习压力的影响他们缺乏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所以说校园体育教育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全民健身下要发挥校园体育教育的作用,从小学阶段开始合理设置课程来倡导和指导青少年儿童积极进行体育运动,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掌握良好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锻炼习惯,并通过青少年校园体育活动和文化的传播,来带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3、全民健身运动为校园体育发展提供信息反馈

3.1、全民健身促进校园体育教育加快改革

校园体育教学正在积极进行改革,改革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从理论角度来看明确了校园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在校园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偏差,使得学生运动技术功底不深的同时也缺乏时间锻炼。校园体育教育主要是以技术教学为主,没有适当渗透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导致体育课程教学规范化、指导性不强,学生对体育健身和运动健康等理论知识认识不全面。同时,校园体育忽略了学生健身运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这也是校园体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因此,校园体育教育改革必须面向社会和未来,重点引导学生培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意识、能力和习惯。首先,要转变校园体育教育思想,以运动教学为主逐渐转向以健身育为主,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锻炼习惯和锻炼能力。全民健身下在校园体育课程内容安排方面,保证所选内容的实效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坚持普修与选修结合的方式,提供学生不同生理、素质、体能等水平的项目。其次,要加强校园体育以人的身体为主的理论课教学,传授有效的身体锻炼知识、方法等,掌握运动处方原理、健身效益等。最后,坚持课内外结合开展健身活动,通过理论课、实践课和课外锻炼活动来保障校园体育教育的开展。

3.2、全民健身运动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塑造

全民健身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生活,是他们健康生活、强身健体的一种选择和生活方式。校园体育要从单纯地肌肉活动锻炼中转变出来,就必须摸清楚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塑造校园体育文化品牌。校园为全民健身开展提供了重要活动场所,也承担着高素质专业化体育人才或体育工作者培养的责任,校园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要融合发展达到共赢目的,就必须借助全民健身运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积极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品牌。校园体育文化中必然会融合竞争、团结、自强不息等体育精神,校园体育就必须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来打造专属特色的体育文化节。比如,定期组织举办体育健康与运动知识竞赛,在体育课堂内外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组织各个学生或班级进行体育比赛与体育联赛,让每一位学生观看体育运动表演等,通过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来打造体育文化品牌。体育文化品牌塑造,必须要为学生体育技能展示提供平台,在全民健身的引领下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氛围,让校园体育成为学生锻炼身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在体育文化氛围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为普及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创造条件。

3.3、全民健身推进校园终身体育的实施

校园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都是为终身体育而服务的,在全民健身的引导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这也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前提条件。首先,让学生在运动体验中去获得乐趣。通过校园体育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运动体验,在运动乐趣中来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在适宜的运动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运动感、空间感与人际交往的自由感,通过单人练习运动、小群体合作学习、小组竞赛运动等形式来完成身体运动,在运动中不断变换角色,开展更加频繁、自由的人际交往活动,让他们无意识地去获得这种身心愉悦的体验。其次,让学生在校园体育教育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愉快的情绪体验是校园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把握好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从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活动方案、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一些生活气息浓厚且真实的体育运动情景,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来获得体验。最后,通过校园体育教育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体育健身理性认知。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体育健身的价值,以及体育健身、身心健康对工作和生活幸福的重要意义,将体育运动的手段与方法蕴藏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在掌握体育健身技能的基础上来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当然,全民健身运动下必然会推进校园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根本保证,需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能进一步发现重视体育健身。

4、结论和展望

校园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校园体育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平台,在体育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要和全民健身运动达到共赢目的还需要继续推进校园体育资源的社会开放工作。同样地,全民健身运动为校园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对指导专业性体育人才培养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校园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都是为了终身体育教育而服务的,校园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要达到共赢目的,就必须贯彻落实好终身体育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全民青少年
全民·爱·阅读
青少年发明家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可持续全民医保
呆呆和朵朵(13)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