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坛:共同记忆与共生时空

2018-03-05 19:34凌逾
华文文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港人记忆文学

摘要:回顾2017年,香港文学在回归20周年庆典之际,从“共同记忆”与“共生时空”出发,另辟专题,集体纪念,描绘中华文艺独特版图;跨界创造,塑像作家,多媒介整合立体形象;艺文为媒,多元包容,打造互动共生的粤港澳大湾区。

关键词:2017香港;回归记忆;共生效应

中图分类号:I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1-0123-06

一、回归20年寻记忆

记忆是一条历史的河。个体记忆多与相思情意有关。集体记忆多与历史大事、社会转折有关。寻找记忆可从时间出发,打捞历史的痕迹;也可从场所出发,搭建纪念空间,作为社会民族、家庭种族自愿寄放记忆内容之处,唤起和重构集体记忆,从瞬时、短时记忆延展为长时、永久记忆。记忆的载体可以是庆典活动、书籍文字、影视声画、纪念馆博物馆等。

2017年香港注定与记忆有关,最大热点是回归20周年纪念活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联袂推出《香港名人访谈录》①,访谈对象涵括政界、商界、教育界、文化界名人。同时,不少专栏、庆典书籍和报章杂志刊发纪念文字,特设“香港文学及其研究”专栏,以示纪念。

文学专栏记忆的重头戏当属《香港文学》杂志,2017年7月号的“当代香港文学作品评论专辑”,赵稀方教授剖析《伴侣》前的白话文学,追溯1906《中外小说林》、1921《双声》、1924《英华青年》《小说星期刊》②。近年,赵教授专攻香港早期刊物研究③,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不断刷新香港白话文学之根的纪录,以史学家之笔将香港百年文学记忆推向极致。《香港文学》专栏还有陈国球教授写《香港文学大系·评论卷》编余,作香港早期文学评论阅读札记;袁勇麟教授则论述《香港文学大系》的传承与创新,全面详尽。方忠教授管窥回归以来的香港散文创作:回忆、游记和学者散文,概括精当,选文有趣。刘俊教授论述秦岭雪《情纵红尘》,诗意盎然,并分析香港文学特质:传统与现代并存、历史与现实共生,高度总结。蔡益怀主编分析魅影处处的小说我城:味道的食物隐喻、病人的疾病隐喻、魔幻空间的都市幽灵、人间情怀的生命气息、有精神的写作,为香港20年小说(1997-2017)留下X光照片,剔肉见骨。郑政恒诗人论说20年来的香港小说面貌,焦点在于后现代写作、家族历史、都市变迁、文化议题、时局冲突,其主编过多部小说选,对新作了然于胸,论述手到擒来。古远清教授探究香港回归20年来的文艺思潮,香港由难民和侨民聚结生长而成,本土意识和中国意识的交织、后现代与后殖民的混合,思想把脉到位。凌逾教授挖掘香港跨界创意风,将香港新时代文化特性归结为跨媒介创意。

文学专栏记忆另一重头戏是香港《文学评论》6月50期刊载“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评论专辑”,郑政恒、杨宗翰、潘步钊、李薇婷、马辉洪、区仲桃、颜讷、邹芷茵、卢伟力论述编者眼光、各卷风采、香港声音、界限超越、遗迹时间书,热唤港人全面书写香港文学史。8月51期有“文学香港论坛”7篇文章。凌逾与葛亮访谈,题为“点亮新古韵”,李骁琦论述陶然中篇小说的梦境,钱虹分析黄河浪《故乡的榕树》深层意蕴在于乡土与现实相映照、乡愁与诗情互缠绕,蔡益怀对卢文敏60年代的旧作新读,彭智文论述陈德锦《猎猫记》如何直视人性的阴暗面,颜敏分析西西《我城》的小人物香港,徐诗颖论述钟晓阳情系今昔的《停车暂借问》。

文学记忆重头戏还有《回归20年香港短篇小说展》,《香港文学》杂志增刊,陶然、蔡益怀主编,52篇,港人港味记忆扑面而来,如谢晓虹《岛》、昆南《旺角记忆条》、车正轩《最后一站旺角》、唐睿《红白蓝的故事》、黄劲辉《酒吧旮旯的故事》、梁科庆《Q版特工:审讯日下午》、陈丽娟《6座20楼E的E6880**(2)》,题目仿佛摩斯密码,内行者能迅速破译语码:作家年龄、文体类型、内容特征等。陶然还主编“香港文学选集系列”第五辑,《繁华落尽见真淳:笔记选》《土瓜湾叙事:散文选》《审死书:小说选》《迷踪:小说选》四本。

内地回归记忆也不逊色。《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6期有“中华文艺版图中的香港”,包括古远清教授的《香港当代文艺思潮的混合性结构》,赵卫防教授的《娱乐启蒙、类型规范与“港味”美学》,凌逾教授的《跨界创意香港造》,李杨教授的《香港电视剧模式和特征及其内地回响》,张燚教授的《香港流行歌曲对内地的影响与启示》,从文学、电影、电视、音乐等维度,分析香港文艺发展的历程、脉络与特色,及其与内地的文艺交流,呈出文艺杂志的特色。该专栏及时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纸刊与网刊同步推进,高效快捷,推文图文并茂,设计精美。

《博览群书》2017年第7期刊文三篇:袁勇麟教授的《透过〈香港文学〉这扇窗》,凌逾教授和研究生薛亚聪的《这是香港的书香》,作家盼耕的《香港女诗人的反向思维》。福建社科院副院长刘小新教授的刊首语很诗意:“值此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为这片烟火留取一份光影纪念,作出某种意义诠释,文学显然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最佳方式,它的传承与流变、饱满与丰盛、扩展与蔓延,都是解读香港故事最灵巧的密钥。”纪念也是刊首语的核心词汇,留存美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内地纪念回归的长篇《我的1997》改编为32集电视剧于6月首播,讲述内蒙古“知青”高建国在香港的奋斗史。

二、留驻消失觅本土

伴随周年庆典,回望念旧、追忆消失成为香港社会心理热潮。香港节奏快,拆迁快,港人恐惧于码头、渡轮、骑楼、木屋、小店、街招吊牌、二樓书店等的消失,消失美学兴起。Stella So《粉红都市》云:“香港有趣的事物总是长出脚来远走高飞”。④严飞慨叹最早公屋“石硖尾邨”消失。潘国灵的首部长篇《写托邦与消失咒》2016年问世,《消失物志》2017年又随之而至。《字花》2016年第62期推出“我消失,但难以割舍——潘国灵小辑”,写者有李薇婷、黄爱华、洛枫和邓正健。梁文道《一个终将消失的香港》,重新审读西西1995年的《飞毡》,飞毡会飞,浮城会升,经自障叶覆盖的肥土镇的一切人事也会隐形。2017年,何藩(Fan Ho)摄影集《念香港人的旧》问世;《回归20年1997,我们都是记者》亮相,由陈伯添主编,区家麟、麦燕庭、潘小涛与刘进图等著述。甚至老外也加入探寻消失的行列:阿克巴·阿巴斯论著《香港:消失的文化与政治》指出:消失的既有“老旧的建筑和街坊故事,也有殖民地的荣光回忆”;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以镜头钻研彩虹邨。2017年香港书展,各行各业关于消失的书籍在台面绽放。发展过速,扫荡了记忆、历史和传统,温情被高效取代,优雅被速度绞杀。endprint

记忆过去经验反映于脑海,如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语义、情景、程序、自动和情绪等记忆功能可互相激发,诉诸于笔端。港人发现消失,关注消失,其实在寻找本土记忆。阿克巴·阿巴斯认为,香港被看做是文化荒漠,因为“逆向幻觉(reverse hallucination)”,即“看不见那里有什么(not seeing what is there)”、“拒绝去看见那里有什么(there fusal to see what is there)”。香港随各人记忆而像万花筒。西西1975年创造“我城”词汇,成为时代隐喻,本土意识崛起。跨入新世纪,本土意识再次回归。港人日益喜欢漫游香港,重拾香港,思念从此生根,从卢玮銮教授而兴起的漫游系列丛书一直未断。香港虽是国际化商都,但越商业,文人们越想反商业,一边造梦,一边生活,不只有言情武侠通俗文学,而有更多严肃文学。内地文学常用政论军事政治话语,香港文学语言直接延续五四文学的风格。有人说,香港留下了电影,台湾留下了舞台剧,内地留下了传统戏曲。港人似乎要在我城、你城、他城、我们城的對比中发现自己,发现留下的特色。

在记忆文化指引下,作家翻生。过去,人们说作家死了,读者为大,读者的阐释决定作品生命力。如今,人们又重新聚焦作家。为文学大师塑像,为名家名宿造影,这是因作家而生的跨界再造。黄劲辉一人导演两部纪录片:《东西(也斯)》和《1918(刘以鬯)》,首做导演,修炼六年,一举成名。集作家、编剧家、导演、博士于一身的黄劲辉造就了传奇,拍艺术纪录片,开拓新电影语言,好评如潮,形成了热点效应。华南师大邀请黄导前来展示影片,自由谈,凌逾不仅作访谈,还写影评刊发于《文艺报》⑤。《我城(西西)》由陈果执导。香港作家纪录片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粤港澳台若联手拓展,更是功德无量。

寻找作家、文化人记忆,香港口述文学发达。如西西和何福仁的《时间的话题——对话集》,黄念欣和董启章的《讲话文章:香港青年作家访谈与评介》,张灼祥《作家访问录》,卢玮銮和熊志琴的《香港文化众声道》,廖伟棠《浮城述梦人》,黄碧云的长篇《烈女图》《烈佬传》都是大量访谈调查后写就的佳作。2017年凌逾连续刊发与葛亮、潘国灵、陶然、黄劲辉、唐睿等的访谈录。⑥

设置纪念馆,建构记忆空间。金庸馆是香港首个以作家为主题的常设展馆。年初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开馆,主题为“大侠足迹”“金庸的武侠世界”“影视和文娱世界的金庸现象”“百年一金庸”,还有“高手过招互动照相区”,观众化身大侠,过一把武侠的瘾。

香港以设奖来留存经典记忆。第十四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新诗组有郑政恒《记忆后书》、钟国强《开在马路上的雨伞》、散文组有麦树坚《绚光细泷》、杜杜《饮食调情》,小说组有昆南《旺角记忆条》、陈苑珊《愚木》,文学评论组有黄劲辉《刘以鬯与香港摩登:文学·电影·纪录片》,儿童少年文学组有彭浩翔《伊巴谦的一天》、陈樱枝的《陈樱枝童话选》,黄劲辉、彭浩翔两导演获奖,跨界打通成为常态。第十届香港书奖有潘国灵《写托邦和消失咒》、董启章《心》、玛丽安杜布《狮子与鸟》、周保松《小王子的领悟》、刘克襄《虎地猫》、南海十三郎《小兰斋杂记》、陈国球《香港的抒情史》、马家辉《龙头凤尾》、陆鸿基《坐看云起时:一本香港人的教协史》、魏时煜《霞哥传奇:跨洋电影与女性先锋》、李欧梵《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

另类记忆重出江湖。马家辉本为社会学留美博士、专栏名家,首部长篇《龙头凤尾》写原汁原味的湾仔,讲述陆北才在抗战前后历经磨难,流落湾仔,投靠洪门,与英国差人暗生情愫,无意中成为黑帮大佬,摇身一变唤作陆南才“南爷”。全书写尽男性心理,写尽人性的幽微之处,直言秘密、背叛、恐惧、无助。书名一语多关,重重叠叠:既指打牌九的一种发牌方式,也指同性恋的主次、双性恋的龙凤双全,还指帮会的结构座次、龙头赏饭,话里有话,隐喻人生哲理。该作是马家辉历经访谈和考证后,据所得资料重塑人物,写起来如在目前。用心于粤语方言写作,口语文学,粗口满天,骂人使气,酣畅淋漓,人物独立行走,自生自灭,而不是作家笔下的傀儡。

黑帮作为特殊题材,过去俗文学偶有提及,但作为严肃小说,写得入心入肺,则是贡献。《龙头凤尾》与李劼人的《死水微澜》、黄碧云的《烈佬传》血脉相牵,都讲民间底层帮会万相,都讲帮会与洋人等多方势力的较量,揭穿黑幕。《死水微澜》写袍哥会,《龙头凤尾》写洪门,《烈佬传》写黑帮底层,一个吸白粉的人一辈子不断的进出监狱,终于感悟、化解、宽容了,他理解了父亲,理解了他自己,跟自己和解了,最后得到了救赎。《龙头凤尾》写人生动,语言鲜活,对男性生理心理描写尤其精彩,这比《烈佬传》更生猛,但在主题升华上则略逊一筹。前者得“红楼梦奖”首奖,后者得香港书奖。

三、“港漂”张望于门槛

“港漂”,悄悄冒出来的新词苗子。其实,新人类“港漂”已有15万人口,占香港人口的2%。新世纪后涌现出来的这批年轻人,是为求学、求职而赴港的,不再是20世纪初期或中期因战乱、动乱而漂泊的难民、侨民。新大陆客在香港做新客家,在借来的地方,多有感悟,于是撰文出书。

“港漂”在门槛上张望,年轻一代观察新世纪香港,严飞新著《城市的张望》清新扑面。其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后留学牛津、斯坦福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属于英漂、美漂、港漂、北漂集于一身的一代新人。虽非港人,却居港多年,既是槛内人又是槛外人,既是亲历者又是观察者,立于门槛,内外兼修。本居高端中环,为接地气,特意又转租到深水埗等老区老街,以“都市漫游者”(fl?覾neur)身份,看尽高低,以非港非文而社会学视角撰文,从本土视角、他者视角、内外视角等多重视角剖析香港。该书类于赵稀方教授《小说香港》,以殖民者、中原、本土的多重视角审视香港,发现多棱镜像,所见非同一般。十多年间,严飞完成了从“游客”到“他城”、到“我城”的转变。endprint

以整体眼光分析港城、港人、港声特性,《城市的张望》24篇文章,第一、二辑细描社会众生相,人情风土尘世,谈书写者身份、香港的建筑变迁、制度建设、风水生意经、成功标准、拱廊街、专栏文化、电影镜头,散文随笔专栏风,写起来潇洒从容,不似学术论文的高头讲章,短平快文章,自然好读好看。第三辑为访谈录,访谈8位年轻艺术家,如作家韩丽珠、独立音乐人阿p、漫画师Stella So,还有编辑、出版人、编剧、剧评人、漫画师、国际关系专业拓荒者等,采访对象行业跨度大,创新意识强,从中也可以看出港人的跨界创意特性。

全书敏锐捕捉香港城市文化特性。凡事追求国际第一、世界最强,经济挂帅,尊“博股通金”为成功指标。香港文化混杂、杂种、杂唛,是矛盾集合地。既有标志性的即食文化,也有很多响当当的老字号。曾被英殖民百多年,被日本占据三年零八个月。港人反日又哈日,既有钓鱼岛示威游行,民间运动冲锋在前,又热衷日本游,港日文化杂糅,如漫画文化、流行曲乐,一些年轻人类于日本人,宁愿做蛰居族、御宅族,妈宝形象有恋母情意结、巨婴心态。但其实,香港也有不从众的大量独立出版社、独立剧场、独立音樂人,坚守个体性、原创性,如港曲《毕业变成失业》《香港是个大商场》。在各种横向对比中,香港因空间拥挤而导致的性保守、优势落差、弱势之处、后九七时代的文化焦虑被凸显出来,内地文化涌入香港,内地文化开始反哺香港,香港文化辐射内地的盛况似乎不再那么明显。

笔者觉得,港城是国际还是本土,发展快还是慢,港人是宽容还是排外、保守还是情色,文化传承还是断裂,答案似乎是罗生门式的。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桥头堡,不仅是货物转运站,也是文化转运站,港人历来敢于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善于吸纳中西多元文化,兼收并蓄,在固守中求变,求重建。

过去内地农村有人民公社,如今香港有高楼公社、垂直围村、长型大厦、屏风楼、握手楼,更有拱廊街,联结各大高楼,成为社区联体。卡尔维诺曾想象有个男爵,始终生活在连体树上,依然热爱大地,最终升入天空。如今这想象变成真实的香港连体港城,从单体堡垒式建筑转为巨型中央系统,连体岛上一应俱全,连体港人的衣食住行一体化解决,邻里互相关照,以专业钟点互换的方式彼此寻求帮助。20世纪50年代末,内地曾有过公社大楼式的设计,可惜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实验成功,北京的安化楼样板如今已老旧面临拆迁命运。然而,香港连体城也有麻烦,田园消失,天空消失,建筑去绿色化,像输水管森林,港人酷爱的风水学难以施展拳脚。如果城市建筑被经济资本绑架,连体城仅仅只是商城,由资本主义的消费欲望主导,那么城市的混杂多样性会大大减弱。卡尔维诺认为,“天空是城市的欲望、理想、真理的所在”,“城市之神在天上”,而连体城的港人望不到天,理想、神性被遮蔽,无形的物质欲望在其中膨胀。香港高楼林立,公社大楼多元,催生出屋村小说、大厦文学、高楼文艺,如西西小说《美丽大厦》、唐睿小说《footnotes》、李欧梵《又一城狂想曲》、周绮薇《推土机前种花》、胡境阳的话剧《白色极乐商场漫游》,当然也少不了视频,2013年1月,香港房屋委员会发布“屋邨小说”短片系列第七集“彩虹光影”,“彩虹邨”住户Diane自述对公屋的感情与印象。其实,这些作品可集中为一系列主题,待有心人深入开掘研究。借鉴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文化、台北的新老建筑融合、香港的连体城发展方式,各地也许能从中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城市生存之道。

港人深具多面性,跨界从职,三头六臂,身份多重。尤以香港文化人为最,如梁文道、马家辉,集媒体人、电视电台主持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社论专家、小说家、散文集于一身。早期港人在“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当过客的难民心态,已日益转化为对本土的归属感,也斯论叶辉写过的《从瓮中长大的树》,严飞则写《自瓮中张望天地》。笔者觉得,瓮,即是岛屿隐喻,在高楼之井中张望,在各种限制中突破,直至从瓮在长出一棵树来,象征港人的岛民身份、被挤压感、进取心态。香港拥挤,挤逼到连自慰的空间都没有,在禁欲与破欲、保守与色情之间产生出两面性、矛盾性。在拥挤的香港,文学艺术也被商业金融经济挤到角落,在不被看好的边缘境地中夹缝生存。刘以鬯曾说过,写一篇文章,能买十碗云吞面。作家们孤独写作,独立创作,得以原创,艺术家创造“一人一故事剧场”以求自我疗伤,透过剧场创作去思考香港。

确实,香港研究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思考问题。例如,怎样利用制度建设来提高公民素质?如何改变香港人的国际视野?外界如何看香港?洛克道街上的苏丝黄式妓女故事、香艳传奇早已过时了,但却成了外国人对香港的永远记忆。笔者觉得,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一类的香港作为妓女的隐喻、殖民地悲情隐喻,虽说沉淀了早期香港文化的记忆,但是,早已应该翻篇了,亟待另写新篇章。另外还可继续思考,香港城市属于哪个阶层?不同年龄的港人有怎样的价值观,有怎样不同的需求?标准化、商业化、政府化等思维模式如何形塑一个城市?港漂与广漂有何异同?内地与香港如何互动?

立于门槛,终究有隔。即便长居香港,如若宅于书屋,也仍然是隔。隔与不隔之间,隔着时间的河,心灵的通。多走多看、多写多思,总归有利于问题解决。福建《两岸视点》杂志2017年第7期,刊发三文,黄博宁《回归20年,港漂在港沉浮录》探讨港漂去留、如何与港人互相靠拢的问题,透析如何完成香港的人心回归。该刊还有凌逾的《那一片香气馥郁的文学港湾》,纵览香港作家作品、本土意识、城市特性、空间书写、跨媒介创意等。周水欣《香香的香港》谈20年香港游的体验,签证更加容易,香港与内地日益贫富对等、荣辱与共,香港还是那么香。兰月主编《熟悉的香港,陌生的Hong Kong:“百名港漂看香港”》,作为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献礼,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自称“港怂”的北漂律师徐天成写有《我们香港这些年》(中信出版社2016年3月),受同为1977年出生的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启发,以普通香港人的视角,思考30多年来香港的发展、香港人的心理归属感、香港的身份和台湾有何异同,回归前后港人的生活变化、香港人这样看内地人等问题。endprint

漂,随风而飘,是今日时代的常态。如澳门谋生者多不住在澳门,而住珠海,每日通关,来来回回。漂来漂去,也许就扎根下来。什么时候,港漂、廣漂、澳漂联动,沙龙出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跨界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就会开出新的花来。

四、共生效应创记忆

共生效应最初来自生物学家的发现,植物独生,长势慢,众生有利于生长。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共生概念,分析动植物界互相影响促进现象。心理学家认为,共生效应能起到1+1>2的效果,按吸引力法则,优秀者能吸引人才,人际交流、信息传递极大地促进群体水平的提高。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开发建设,重视重大基础设施互相联通、生产要素流动和人才跨界创业等发展。粤港澳同根同源,以粤语方言、岭南文化、海洋文化为连接扣点,互补交流,有望在文物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等层面联手再造伟业。创新有两条原则:一是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二是创新模式是对以往的模仿和升华,而不是彻底的颠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文化模式曾引领潮流,到新世纪进入重新反思的阶段,大拆大建的思路调整为留守重建,进而打造新的政治空间、教育空间、文学空间。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历史,成为新的文化思维理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人才推动,或港漂,或北上如陈冠中、梁文道等,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活跃。“粤港澳青年文学研讨会”于2017年5月20至21日在暨南大学召开,由中国文艺评论暨大基地、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文学院、花城出版社主办,粤港澳40多位代表参会,以青年文学为主题,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探讨文学代际,谋求构建多元包容的文学生态,在全球化、网络化、娱乐化时代重新赋予本土书写积极意义。

以艺术为媒,情牵粤港。广州大剧院已成立7年,每年都策划“港澳台演出季”系列,邀请香港各大院团参与演出,包括话剧团、芭蕾舞、管弦乐、非常林奕华、同流剧团、中英剧团、绿叶剧团、演戏家族等。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2017年广州大剧院重磅推出“香港文化展演月”主题系列:舞剧《倩女·幽魂》,话剧《偶然·徐志摩》《最后晚餐》《最后作孽》,尤其是后两部话剧,反映香港父亲失职和草根母子的窘困自杀、豪门二世祖因失爱失教而弑父弑母,真切呈现香港的城市焦虑、市民心态。粤港还首次联手,打破传统引进采购项目模式,制作融合两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音乐剧《朝暮有情人》。

香港与内地文坛的互动日趋频繁。一是大陆出版香港文学日益丰富。2017年7月,广州花城出版社推出“香港文学新动力”丛书,包括唐睿的《脚注》、谢晓虹的《雪与影》、陈苑珊《愚木》、麦树坚《琉璃珠》。唐睿的长篇小说《脚注》曾获第十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此次出版的简体版附录刘志荣和王良和的推荐序、凌逾的评论《脚注空间与脚注时间叙事》、彭国裕与唐睿的访谈。该书出版前,凌逾和唐睿的对谈,围绕《脚注》展开讨论。二是香港的鲁迅研究渐入佳境。2016年,林曼叔先生出版《鲁迅论稿》《香港鲁迅研究史》,2017年又编著《香港鲁迅研究资料汇编》,均由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出版。凌逾刊文《上海鲁迅研究》⑦,认为林先生拓展香港与鲁迅的世界,该杂志社还编有《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三是内地研究香港文学的成果丰富起来。如凌逾2017年香港研究论文,《珠江香江两港谭》发于《香港文学》2017年5月号,凌逾和廖靖弘的《港澳的船舰符号与海上丝路》发于该刊2017年9月号。凌逾《1918之世与东西之界》,刊发于香港《文学评论》第52期,《2016年香港文学与文评综览》,近3万字刊发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开拓“新古韵小说”——葛亮〈北鸢〉的复古与新变》发于《南方文坛》2017年第1期,《“文舞”双全的叙述符号创意》发于《语言与符号》第2辑,论陶然散文集《旺角岁月》的《畅游世与界》发于《文艺报》2017年9月1日,《文学也玩跨界混搭》发于《羊城晚报》2017年6月25日;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写过“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题研究栏目主持人语《一条有血有肉的丝绸之路》。古远清论《跨媒介香港》的书评由霍艳摘录,刊发2017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年鉴2016》。凌逾论著《跨媒介香港》获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7年香港研究论著则有四部:黄万华《百年香港文学史》、陈子善《一瞥集:港澳文学杂谈》、李冰雁《香港电影的文化记忆:从文学到电影的跨媒介转换》、赵雨乐《近代南来文人的香港印象与国族意识》,尤其是黄教授的新著很有份量,写香港第一部百年史,开创先河。

集体记忆,共同记忆,赐给人民族共同体之感。文字的力量改变世界,让人体悟文学铿锵的价值。

①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编著:《香港名人访谈录》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

② 赵稀方:《〈伴侣〉之前的香港白话文学》,《香港文学》2017年7月号。

③ 赵稀方:《从〈诗朵〉到〈好望角〉——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现代主义的历史脉络》刊发于2017年7月的《甘肃社会科学》,《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友联”及〈中国学生周报〉的思想悖论》刊发于2017年7月的《社会科学辑刊》。

④ 严飞:《城市的张望》,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8月版,第5、215页。

⑤ 凌逾:《1918之世与东西之界》,载2017年7月7日《文艺报》。

⑥ 凌逾、潘国灵:《与潘国灵先生对谈录(上、下)——关于长篇小说《写托邦与消失咒》及其他》,香港《城市文艺》,2017年2月20日出版,第87期;2017年4月20日出版,第88期。

凌逾、黄劲辉:《港岛作家影像之世与界:凌逾与黄劲辉对谈录》,《香港文学》2017年6月号,第390期,endprint

凌逾、葛亮:《点亮“新古韵”——葛亮访谈录》,香港《文學评论》,第51期,2017年8月。

凌逾、陶然、霍超群、林兰英:《小而精致,而非大而无当——向《香港文学》总编辑陶然先生提问》,《博览群书》,2017年10月。

凌逾:《Footnotes:写画感觉的大书——唐睿访谈》,《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10月。

⑦ 凌逾:《拓展香港与鲁迅的世界——论林曼叔的《鲁迅论稿》《香港鲁迅研究史》,《上海鲁迅研究:鲁迅与美术暨纪念李桦诞辰110周年》,《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9月版。

(责任编辑:黄洁玲)

The World of Letters in Hong Kong in 2017: Commonality

of Memory and Symbiosis of Time and Space

Ling Yu

Abstract: On the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Hong Kongs return to China, and looking back at 2017, Hong Kong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theme of commonality of memory and symbiosis of time and space, runs a special feature to collectively celebrate the unique map of Chinese arts and literature and the genre-crossing creativity by presenting statures of writers an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in a pluralistic and embracive effort to create an interactive and symbiotic region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u.

Keywords: Hong Kong in 2017, memory of Hong Kongs return, symbiotic effectsendprint

猜你喜欢
港人记忆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文学小说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