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驱动泵排液采气机理及应用试验

2018-03-06 07:42刘书权张小丽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气井井筒气缸

刘书权 张小丽

(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产销厂,河南 濮阳 457001;2.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濮东采油厂,河南 濮阳 457001)

0 引言

气田开发一般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必将引起地层压力的降低和边水、底水的入侵[1-4]。随着累计采气量的增加,液体逐渐进入到井筒,气井开始带液生产。当气井产量小于临界携液产气量时[5-6],气井就会积液直至停产。而气田最经济的开发方式就是利用气井自身的能量实现连续生产。气体驱动泵不需要外部动力,直接利用井底气体的压力驱动多级活塞将液体排出并举升到地面。笔者就这一技术的机理及应用性作探讨分析。

1 气体驱动泵排液采气机理

1.1 气体驱动泵组成

泵从上到下依次由皮碗式封隔器、排气阀、转换阀(T、M、B三级)、控制阀、气驱活塞与气缸(四级)、套管水泵活塞与气缸、主水泵排出总管、主水泵活塞与气缸、主水泵吸入口等组成。封隔器总长609.6 mm,泵总体长2 232.15 mm,泵直径为82.81 mm。

1.2 驱动原理

地层高压气体进入气缸,推动气体活塞并带动液体活塞。气体活塞面积比液体活塞面积大,泵的机械性能提升,使得进入的高压气体压力被成倍放大,从而产生非常高的流体排出压力。设进入气缸的气体产生的推力为:

作用在气体活塞上的推力通过活塞杆传递到面积较小的液体活塞上,那么在液体活塞端产生的压力为:

式中,pg为进入气缸的气体压力,MPa;Sg为气体活塞面积,m2;Fg为气体产生的推力,N;Sw为液体活塞面积,m2;pw为液体活塞端产生的压力,MPa。可以看出,液体活塞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地层压力与气液活塞面积比的乘积。通常设计气液活塞截面积之比为3:1,意味着一级活塞即能把气体压力增大至3倍,若有n级活塞则将气体压力增大至3n倍。

1.3 气液在泵内的运行方式

气体驱动泵管柱下入井筒座封后,进气孔位于封隔器的下部,排气孔位于封隔器的上部。封隔器下方的高压地层气进入泵体,驱动气体活塞,作用后的气体从封隔器上方排出,通过油套环空到达地面。泵的下部内部结构示意图见图1。下冲程为:封隔器下部的高压气体由泵上部的进气孔进入,经气体管道4依次进入气缸上腔和套管水泵上腔,推动活塞下移,井筒内的低压液体通过阀①进入主水泵上腔。上冲程为:活塞运行到气缸底部后,缸内高压气膨胀后变为低压气,此时井底高压气通过管道5进入气缸下腔,推动活塞上移,并把上腔的低压气排出气缸;主水泵吸入管2的阀②打开,下腔开始吸入井筒内的低压液体;与此同时,主水泵上腔阀③打开,由主水泵排出增压后的液体。在活塞上移的过程中,阀⑥打开,套管水泵气缸下腔吸入封隔器上部套管内的积液;在下一次冲程开始后,套管水泵下腔的积液被增压后排入井底,直至封隔器上部的积液被全部排出。

图1 泵的下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2 气体驱动泵的参数计算

2.1 泵的基础数据

泵的基础数据一般为固定值,主要参数包括:气缸活塞密封最大压差为5.5 MPa,最大冲程为35次/min,机械效率为95%,通过气体活塞或液体活塞的漏失率为5%,安全系数为1.1;气体活塞直径、液体活塞直径、活塞杆直径、行程长度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气井数据包括下入泵深、流体物性、地层压力、流动压力、井口压力及井温等数据。

2.2 泵的理论力比和参数计算

泵的理论力比公式为:

液体活塞处压力为:

封隔器上部环空压力为:

式中,A为理论力比;Sgt为气体活塞总面积,m2;Swt为液体活塞总面积,m2;p为液体活塞处压力,MPa;h为泵深,m;γw为水的比重;fw为含水率,%;γo为油的比重;pb为液管线背压,MPa;Δp为封隔器承受压差,MPa;η为机械效率,%;pws为封隔器上部的环空压力,MPa; pt为井口压力,MPa;γg为气体比重;T为泵深处的平均井温,K;Z为井筒气体平均压缩因子;R为液体活塞冲次;Qw为气井产液量,m3/d;Vw为液缸总容积,m3;Qg为泵的最小气体流量,m3/d;Vg为气缸总容积,m3;Bg为气体体积系数。

根据上述公式绘制流入曲线,根据气驱泵活塞处的流压绘制流出曲线,交汇点即为气井的最佳产量。

3 现场应用

文69-7井是1口位于文23气田西块的生产井,因为西块水体较大,该井投产后即出现气液同产的状况,随着边水的推进,气井产水量逐渐增加,气井逐渐丧失带液能力,直至停产。停产后该井液面深度为1 900 m,压力梯度为1.1。根据该井的基础数据设计泵的参数,见表1。

某时段采取不压井作业方式下入气动泵+2寸尾管,Y221-114封隔器下深2 846.7 m,尾管下深2 917.8 m。气体驱动泵下入后进行过3次试验。

第一次试运行,作业后估算井筒液面为1 750 m,估算液柱高度为1 150 m,由于井筒液柱较高,不利于气体的排出,通过气举压缩机从油套环空注入高压气,将封隔器上部液体压回地层。开井后认为气量太小,泵没有成功启动。

第二次试运行,通过环空加压,油管抽汲排液14.5 m3。因油管出气,停止抽汲,环空压力为7.5 MPa,测试环空液面2 550 m。封隔器上部仍有300 m液柱,证明抽汲过程中地层供液明显;启动泵试验后发现,油管压力下降,环空液面上升,判断为存在油管漏失。泵仍没有成功启动。

第三次试运行,起出原管柱,下入气举阀4级+新泵1套+1.6寸尾管,封隔器下深2 838.86 m,尾管下深2 930.72 m。对油管进行分段试压合格,后开展环空注气降低环空液面、试生产、气举排液等试验。气举时发现文69-7井出液速度较快超过4 m3/d,超过气动泵的设计排液能力。停止气举后日产气仅1 100 m3,数据见表2。认为泵可以运行,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表1 气动泵参数设计表

表2 气举数据表

通过上述试验可知:气体驱动泵没有正常运行的原因在于地层大量产水,而产气量太小,不能满足泵需求的最低气量。长期水淹井或作业后压死气层的井,因为井底生产压差为零,气体在地层内不流动,所以不能进入泵内,此类井不适合该工艺,因此选井应优先选择地层产液量小或关井后液柱能被压回地层的井。

4 结论

1)气体驱动泵驱动原理简单,设计计算真实可靠,内部结构清晰简洁,是一种新型实用的排液采气技术。

2)气体驱动泵完井管柱最好设计带气举凡尔,可以快速排出油管内积液,为启动泵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3)气体驱动泵正常启动需要有连续供给的气量,对没有流动性或产量达不到启动气量的气井并不适用。

[1]姜昊罡.凝析气藏气井产水规律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0):148-149.

[2]王会强.边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预测方法[J].特种油气藏,2008,15(4):73-75.

[3]汪周华,王子敦,邓丹,等.考虑重力及气体非达西效应影响的边水气藏边水突破时间预测模型[J].石油钻采工艺,2016,38(2):210-215.

[4]易珍丽,候淞译,李延华,等.涩北二号疏松砂岩气田水侵特征分析[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3,7(2):25-29.

[5]刘双全,吴晓东,吴革生,等.气井井筒携液临界流速和流量的动态分布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7,27(2):104-106.

[6]马海宾,冯朋鑫,王宪文,等.一种计算苏里格气田最小携液流量的方法[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4,8(6):25-26.

猜你喜欢
气井井筒气缸
再谈满井放矿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井筒压力波动条件下钻井液侵入煤岩实验研究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水探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风险评估
2014款宾利GT车偶尔加速抖动
一种新型无杆气缸传送一模双件开卷落料模结构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一种发电站专用的电力输送电缆的架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