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宁夏地方文献知见录(一)
——民国时期宁夏地方文献专著

2018-03-06 05:19李习文张玉梅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国宁夏

李习文,张玉梅,王 岗

(1.宁夏社会科学院;2.宁夏图书馆)

1 综合

《宁夏省考察记》

傅作霖著,南京正中书局,民国24年(1935)7月出版。是介绍宁夏省情的专著,前有叶楚伦题写书名、王隆一题词、陈立夫和方治序文。全书约12万字,正文3编、16节。并附宁夏省全图和照片20幅。第1编绪论:第1节宁夏之沿革,第2节宁夏地理之位置及疆域,第3节宁夏之土地及人口,第4节宁夏之出产,第5节宁夏之工商业及金融,第6节宁夏之社会风俗与民生;第2编本论:第1节宁夏之财政,第2节宁夏之教育,第3节宁夏之交通,第4节宁夏之水利,第5节宁夏之盐务;第3编结论:第1节军事问题,第2节政治问题,第3节禁烟问题,第4节宗教问题,第5节建设问题。后附各项建设计划。

《宁夏省建设汇刊》

宁夏省建设厅第一科编,民国25年(1936)12月刊印,宁夏省政府建设厅民国24年度建设丛刊。全书内容包括插图暨题词、专载、中央法规、本省法规、政令、公牍、工作概况、行政报告、统计、职员录并附图表。插图部分有中卫枸杞园、中宁枣林、灵武县农事试验场、农民插种稻田、十五路军兵工团开辟青铜峡等资料,具有历史记录之意义。本书还全文记录了中央和地方法规,对于我们了解当时民生及森林、水利等事业有参考价值。统计包括各种生产统计、各县矿产统计、各县土地统计、各县农作物统计等。另有水利、交通方面的图示以及该省1935年度建设法规汇辑和工、农、商、交通、水利等部门之行政与业务工作概括资料。附录为“省建设厅及附属机关职员录”。

《抗战中的甘宁青》(上、下)(西北丛书)

西北研究社编,民国30年(1941)1月出版。上册320页,下册280页。上册共五章,主要介绍了抗战前后的甘肃经济、抗战中的甘肃政治、文化教育及抗战中的甘肃军事状况。下册分为三部,第一部介绍了抗战时期宁夏的经济(农业、工商业、财政金融、交通水利)、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第二部介绍了抗战时期青海的经济(农业、畜牧业、工业、商业、财政金融、交通)、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第三部全面介绍了甘、宁、青三省的少数民族状况,介绍了回族、藏族、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政治状况、军事力量、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状况。

《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

翦敦道主纂,石生琦审编,宁夏省政府秘书处编,民国31年(1942)12月由省政府秘书处铅印,内部使用。分八册、线装。总计120余万字。该书系马鸿逵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后,原计划编修新《宁夏省志》的资料整理之阶段性成果。汇集了1933年至1942年宁夏全省各类资料。全书共分十篇。即总类篇、民政篇、财政篇、教育篇、建设篇、地政篇、保安篇、卫生篇、粮篇、附录篇。书前有“宁夏全省形势一览图”“宁夏各县行政区域图”、凡例和省主席马鸿逵总序一篇,各篇前有弁言。后附省政府秘书长翦敦道跋文一篇。是宁夏建省以后唯一一部大型省情书。

《宁夏到何处去》

秦晋著。本书有两个版本,一是1947年天津《益世报》在北京的铅印本,二是《宁夏民国日报》于同年的重印本。全书分为五篇。甲篇:宁夏轮廓;乙篇:马鸿逵与宁夏;丙篇:五年来的溯漠江南;丁篇:宁夏到何处去;附篇:宁夏六记。书前有自序,书后有“宁夏之旅”(补白)。“宁夏版”书前增序文一篇,书后增附录两篇。全书约11万字。该书是作者以记者身份于1946年4月到宁夏进行为期40天采访考察后,根据记录整理而成的介绍宁夏情况的新闻报道集。

《宁夏纪要》

叶祖灏编著,南京正论出版社民国36年(1947)6月刊印,146页,28开,有图。该书是作者1938年至1940年在宁夏进行考察的记录。分概论、地理的鸟瞰、民族和人口、社会的情态、物产的要目、农田和水利、工业和商业,财政和金融、教育和文化、政治和军事、人物志略,结论等13章。书前有题字(仅以此书献于宁夏全省同胞:作者)、插图、序言(作者写于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四日在南京),书后有参考书目及附录。

2 政治、法律

《宁夏省会公安局周年工作报告》

宁夏省会公安局秘书处编辑,宁夏省会公安局民国24年(1935)6月出版。宁夏省会公安局长马如龙作序。文中包含了大量照片及图表。书前有马鸿逵训词。全书内容分为题词、中央法规、本局章则、工作纪实、总务科、行政科、司法科、工作概况、统计图表、纪录、特载、论坛、杂俎、附载等。

《宁夏省临时参议会第一次大会纪录》

宁夏省临时参议会秘书处编印,民国29年(1940)1月刊印,16开。本书详细记载了民国29年(1940)召开的“宁夏省临时参议会第一届大会”的情况。内容包括会议筹备、法规、文电、省政报告、会议记录、提案原文及审查报告、附录。提案包括户籍问题、发展造纸事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教育、税务、水利、纺织、农业种植等。

《宁夏省临时参议会第二次大会纪录》

宁夏省临时参议会秘书处编,民国29年(1940)刊印,16开。宁夏省临时参议会第二次大会于1940年6月召开。该《记录》内容包括分本届大会经过、法规、会议纪录、省政报告、议案、文电、附录、讲演词等8个方面。

《宁夏省临时参议会第三、四两次大会纪录》

宁夏省临时参议会秘书处编,民国30年(1941)刊印,16开。内容包括宁夏省第三次和第四次会议的内容。第三次会议内容包括大会会议简述、会议记录、审查报告、议案原文、省政府施政报告、重要电文、讲演词。议案有交通、征兵、田赋征收、各县成立纺织工厂、秋季造林、粮食管理、农业生产、发展教育、卫生防疫等。第四次会议内容包括会议记录、审查报告、提案原文。提案内容包括广增耕地、防止河患、增加煤炭生产、加强水利建设、财政工作、赋税、粮食生产、公路管理等。

《宁夏省地政局法规汇编》(第1-2集)

宁夏省地政局编,民国30年(1941)刊印,石印本,2册。第一集收录宁夏省地政局法规7项,包括“宁夏省地政局土地测量队组织章程”、“宁夏省地政局土地测量队办事细则”、“宁夏省地政局土地测量实施细则”、“宁夏省地政局土地登记处组织章程”“宁夏省地政局土地登记处办事细则”、“宁夏省土地登记实施细则”及“宁夏省地政局土地复查复丈暂行规则”等。第二集收录法规11项,内容包括“修订宁夏省地政局组织章程”、“宁夏省荒地垦竣开征地组织章程”、“宁夏省荒地退款竣正产物收获量调查办法”、“宁夏省各县农地估计地价办法”、“修订宁夏省农地估计地价办法委员会组织章程”、“宁夏省各县农地价税征收规则”、“宁夏省农地租佃暂行规则”、“宁夏省荒地承垦规程”、“宁夏省各县市镇地价估计委员会组织章程”、“宁夏省各县市地价估计办法”及“宁夏省公有土地处理章程”等。

《宁夏省地政概况》

宁夏省地政局编印,民国31年(1942)刊印,16开,4万多字。共有绪论、地政机构、地政概要、地政人员之训练、土地登记、土地测量、土地征收、土地使用、土地税、土地整理、地税处理、地图审查、地政法令及结论等15章。

《施政报告》

宁夏省政府民政厅民国32年(1943)编印,225页。全书内容分为:新县制、保甲、户政、换发身份证居留证、警政、禁烟、礼俗、社会。图表中包含有“民国时期宁夏省国民身份证”“宁夏省各籍人民居留证”及“宁夏省居留外国人身份证”。

《宁夏省司法工作报告》

苏速元等编,民国34年(1945)刊印,油印。编者为宁夏高等法院院长苏速元、首席检察官高近枢。报告从多个方面总结了宁夏省司法的相关情况,包括、法院、审判、公证、监所、建筑及人事。

《西吉县政丛记》

韩城、王天岳编,民国36年(1947年)刊印。书前有绪论,正文包括“计划提要”、“治安第一”、“教养第一”、“一举数得”、“树立风尚”、“体察民隐”、“减轻民身”、“尊重民意”、“征服荒山”、“政治测验”、“政情灵通”、“管理训练”等组成,后有结论。

《宁夏省政府职员录》

全书内容包括省政府委员会、省政府秘书处、省政府民政厅、省政府财政厅、省政府教育厅、省政府建设厅、省政府审核厅、地政局、禁烟处、省会警察局等机构职员名单。

3 经济、社会

《宁夏省经济概要》

陈泽桂著,宁夏省建设厅第一科编,中国殖边社民国23年(1934)刊印。全面介绍宁夏山川形势与气候、人口与土地、水利与物产、农业、矿产、农产、粮产、药材、湖盐、矿产、森林、畜牧、财赋、金融、工商业及交通等情况。

《宁夏财政年刊》(1934-1939)

宁夏财政厅编。分别于民国23年至民国28年分年度单独刊印,16开,各1册。为宁夏省财政厅民国23年度至民国28年度年刊。内容包括了各年度的特载、委令、法规(中央法规、地方法规)、公牍(国税、总务、田赋、税捐、金融、预算)、计划、报告、统计等部分。其中民国23年财政年刊收录了宁夏省财政厅有关组织与经费情况的资料,回溯了各个时期组织变更情况,经费包括民国18年至23年实支情况以及预算、税务等。

《宁夏省水利专刊》

曹尚经编,宁夏省政府建设厅民国25年(1936)11月刊印。该专刊综述了宁夏全省三十余渠的沿革、流域概况、灌溉亩数以及陡口支渠、岁修工程等,书前有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及建设厅厅长马如龙的两篇序、测绘施工照片多幅、各渠渠口闸壩堤土拜河工码头照片。正文部分主要有宁夏全省各渠概况、宁夏沟洞疏濬之纪略、渠工名词释义、各渠考述等方面的内容。本书编纂者也参考了其他省的水利建设经验与成就,结合宁夏省渠河水含泥过多,难以疏浚之实际,多方聘请专门技师,分赴各渠,实地勘测调查,绘制详确之图,拟定整理方针,并附图说明。

《宁夏省财政概要》

曹尚经等编辑,宁夏省财政厅编印,宁夏省政府建设厅发行,北平中华印书局民国29年(1940)刊印。前有序言及图像,内容包括总务、统计、经征、田赋、国税、支付、库务等7章。后有附录,为“宁夏省二十九年度各机关组织及经费数目表”及“宁夏省财政厅各职员姓名略历表”。

《宁夏地亩统计》(1-3)

宁夏地政局编,民国29年(1940)刊印,16开,2册。宁夏省地亩统计由宁夏地政局于民国29年制,主要以图表方式统计了宁夏土地概况。首页为概论,记述了地政局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及依法施测土地的概况。地亩统计主要分十部分:宁夏省形势图、宁夏省七县实测面积统计图、宁夏省各县第一次所有权登记面积统计图、宁夏省七县增溢地亩统计图、宁夏省七县荒地分布区域图、宁夏省七县熟地与荒地比较图、宁夏省七县最近二年放荒亩数统计图、宁夏省二十九年度总地价估计表、宁夏省实施地价税区域表、宁夏省地政局历年地政收入数统计图。

《宁夏省夏、朔、平、金、灵、卫、宁农田清丈登记总报告》

宁夏省地政局编印,民国29年(1940),共62页,大32开,34,000多字。宁夏省自民国二十二年省政府改组伊始,即倡议整理土地,自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六年中,前后清理两次,起初由垦殖总局主持,后两年由地政局主持,除同心、盐池两县山田外,夏朔平金灵卫宁七县川原水田全部依章测量。宁夏省七县农田清丈总报告从清查时期、清丈时期、结论、附录四个部分对清丈工作作了较为全面的记述。附录有:宁夏省地政局组织章程,地政局土地测量队组织章程、办事细则等法规8种,以及清丈成果一览表、田赋增减比较表、人民负担增减表、放荒田亩统计表等4种。

《宁夏合作事业》(1-4)

该书1-3由宁夏省政府建设厅合作科编,陈乐亭、张望武等执笔,分别与民国30年至民国32年刊印,均为32开,每册书约2万字。第(4)由宁夏省合作事业管理处编,民国33年(1944)5月刊印,附统计图表11张。内容主要为宁夏省政府建设厅民国29年度至民国33年的推行合作事业概况。(一)民国29年度,宁夏统筹全省合作事业,以宁夏、宁朔、平罗、金积、灵武、中卫、中宁七县为推行合作的区域,内容包括指导合作组织、调剂农村金融、办理贷还情形、提倡节约储蓄等。(二)民国30年度内容主要为宁夏省政府建设厅民国30年度推行合作事业概况。根据宁夏推行合作事业的实际情况,就行政、组织、业务、教育计划等方面的情况辑成此书,并附有关合作事业的各项章程、规划、办法及各种通告等。(三)民国31年度合作事业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绪言;民国31年度宁夏合作事业工作总结;对宁夏合作事业今后动向之探讨;附录,包括会议记录、办法、草案等。(四)民国32年度合作事业报告。第一部分绪言,对宁夏省合作事业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法规,有宁夏省合作事业管理处组织规程。第三部分图表,有宁夏省合作事业管理处组织系统图、宁夏省合作事业概况表、宁夏省合作行政机构演进表、宁夏省合作社组织概况表、宁夏省合作社分类表、宁夏省县各级合作社推进概况表、宁夏省各县专营合作社统计表、宁夏省各县合作社历年向银行借款还款比较表、宁夏省合作指导人员训练概况表、宁夏省32年度合作讲习训练社议员统计表、宁夏省各种合作社自有资金统计表等。

《宁夏水利事业》(1)(2)(建设丛书)

李瀚园、黄震东著,民国30年(1941),24,000多字,有表。第一册共汇编六篇文章。第一篇为“宁夏省水利事业概况”,作者李翰园;第二篇为“宁夏水利工程之改进问题”,作者黄震东;第三—六篇为测量报告及水文气象报告,署名水工设计组。第二册扉页上题目为“宁夏省战时水利工程二十八~三十年”。内容有河西排水沟工程计划(附河西排水沟区域图及纵面图)、河东排水沟计划(附河东排水沟区域图)、中卫县北沙沟整理计划、中卫唐家湖排水计划、宁夏城市下水道工程计划等。

《宁夏森林调查》(1)

冯钟粒、陈桂陞等参加凋查,民国30年(1941)1月刊印,32开,铅印,1册,2.3万多字,附表23张。本书为民国29年(1940)9月至11月的调查报告。调查南起三关口,北迄石嘴子,对宁夏贺兰山森林的树种、面积等诸方面的情况做了较为详实的考察。内容包括森林分布及林相变迁、森林植物的种类、主要林木生长的查定、森林蓄积量的估计及水源调查等。靡页上书名为《贺兰山森林调查报告》。书末附芬茨基著《贺兰山森林保存及经营办法》一文。

《宁夏省垦务实施概况》

宁夏省地政局编印,民国30年(1941)刊印,16开,1册。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前五部分概述宁夏土地整理、地权分配与利用情况、垦荒实施之新动向及对垦荒实施经过作了具体介绍。后三部分为结论、附录一(关于移垦各种章则)及附录二(关于农垦各种章则)。

宁夏战时工业(1)(2)(建设丛书)

张勖、赵白壁调查,宁夏省建设厅编,宁夏战时工业(1):民国30年 (1941),32开,共 83页,石印 4万多字;宁夏战时工业 (2):民国 31年(1943),32开,共130页,铅印12万字。全书分十五节,依次为绪论、纺织工业、铁工业、电气工业、火柴工业、酒精工业、造纸工业、面粉工业、甘草工业、制革工业、铅印工业、职业教育、工业试验、结论及附录宁夏省小工业调查。此书对我们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宁夏经济发展状况很有价值。调查人为张晶、赵白璧。末附:宁夏省三十年度工业计划。

《宁夏矿产调查》(1)(2)(建设丛书)

《宁夏矿产调查》(1):张文谟、刘振中撰,民国30年(1941)1月刊印,32开,石印,38页,1册。全书分为四节。一、贺兰山南石段地质矿产报告。主要介绍了贺兰山南起三关口,北至石嘴山段的地形、地质概况、矿产状况。二、中卫单梁山照壁山铁矿。主要介绍了中卫县城东的单梁山以及单梁山以东的照壁山的地质状况,认为这两处蕴藏着丰富的铁矿。三、中宁银洞梁铁矿。介绍了中宁县城北约七十里,南至中宁石空的银洞梁的地质、矿床,认为这处矿床与中卫单梁山照壁山完全相同。四、中卫上下河矾石矿。介绍了中卫上下河丰富的矿藏,着重介绍了矾石矿的分布区域以及矿业概况。《宁夏矿产调查》(2):民国30年(1941)9月刊印,44页,1册。此书调查了贺兰山北部煤田,包括河拐子乌都山煤田、石嘴子煤田、正义关煤田、庆沟一带煤田、王全沟煤田、打硙沟煤田、石炭井煤田的位置交通、地形地质、煤层、煤量、煤质以及矿业情况等。附贺兰山北部煤田分布及储量统计表、贺兰山北部各煤矿矿工人数及产额统计表、贺兰山北部煤田分布图。

《宁夏炼铁事业》(1)(建设丛书)

民国31年(1942)刊印,32开,有插图。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时期。对宁夏省发展炼铁事业所需人才进行了计划,并附名单,调查了宁夏全省地形、地质、矿床状况,对河西、河东、卫宁地区进行了调查。第二部分,试验时期。包括延聘冶炼专家(附名单)、筹设炼铁工厂、确定试炼铁经费(附开支一览表)及试炼情况等。第三部分,冶炼时期。包括组织兰鑫公司(附营业计划说明书,营业计划进度表)、决定第一冶炼厂第二冶炼两厂厂址(附建筑图)、划分两厂业务(附每月成品表等)及两厂内容概况(附编制预算表等)。第四部分,今后计划。内容包括筹设中级钢铁厂及增设晋式十法炼铁厂(附计划)、10年建设需要钢铁。

《宁夏省河西六县畜牧兽疫调查报告》

宁夏省农林处、西北兽疫防治处宁夏工作站编,民国32年(1943)刊印,16开,13页。系宁夏省畜牧兽医调查第一期工作报告。本书的调查区域为宁夏省河西之宁朔、永宁、贺兰、平罗、惠农、磴口六县。全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畜牧,主要对河西六县的自然环境、家畜种类及分布、家畜育种、家畜饲养、家畜管理、家畜游牧、家畜卫生、畜产品运销等现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第二部分为兽疫,通过实地调查,对宁夏河西六县(缺磴口)兽疫发生之情形及地带,以及防疫活动等进行了分析。

《宁夏陶瓷事业》(1)(建设丛书)

秦德义著,民国33年(1944)刊印,32开,石印,17,000多字。本书扉页属宁夏光华瓷厂一年来之工作概况,介绍宁夏光华瓷厂一年来的工作概况。

《宁夏省畜牧考察报告》

蒋森著,南秉方等译,罗宁时校订,宁夏省政府农林处于民国33年(1944)10月刊印,16开,1册,26页。民国32年(1943)8月,美国畜牧专家蒋森与中央大学前院长邹树文、教授陈之长一行三人来到宁夏,主要对贺兰山前后、黄河灌溉区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并对宁夏的畜牧事业提出了改进建议。报告内容包括考察区域内的畜牧状况、考察后的建议事项、畜粮生产地、改进管理制度降低死亡率等,报告后附有宁夏概况。

《宁夏农政七年》

周之翰、梅白逵编辑,宁夏省政府建设厅民国35年(1946)刊印,16开。该书记录宁夏1940-1946年全省农业发展情况。全书内容分为总论、行政、森林、园艺、农艺粮食、畜牧兽医、农村推广及附录等七大部分。

《宁夏地质矿产事业》(1-10)

宁夏地质调查所编辑,宁夏省政府建设厅于民国32年至35年(1943-1946)刊印。共有十册。第一册:李士林撰写,内容包括贺兰山、白土山、菱镁矿;第二册:李士林撰写,内容包括中宁、中卫两县北山之铁矿;第三册:李士林撰写,内容包括宁夏无烟煤;第四册:贾殿魁撰写,内容包括宁夏无烟煤续;第五册内容包括宁夏烟煤与煨煤;第六册内容包括阿拉善地质矿产初勘报告;第七册内容包括宁夏石膏矿。第八册:胡炳如撰写,内容包括地质、火成岩、构造、矿产、地形、结语;第九册:李士林撰写,内容包括中卫油页岩新发现、宁夏铅银矿、矿床及产量、结论;第十册:任绩、胡增璧撰写,内容包括附言、位置与交通、地形、地层、构造、侵入岩、矿床、成因、结论。

《宁夏机械工业》(1)(建设丛书)

黄震中编,民国34年(1945)出版。该书全面介绍宁夏面粉、造纸、机械、纺织等工业情况。

《会计人员手册》

宁夏省政府会计处编印,民国34年(1945)7月,134页。全书内容包括政府法令、预算法摘要、概(预)算数编造之说明、决算之编造及送审之时日、计算之编造及送审之时日。书中有各种“领款收据”、“财政厅收入传票”、“领粮凭单”等表单。

《宁夏资源志》

罗时宁、梅白逵等编著。全书计八章六十六节。第一章,省区志略;第二章,矿产;第三章,畜产;第四章,农产;第五章,园产及特产;第六章,林产;第七章,植物药材;第八章,水产。志前载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序文,志后无跋文。全书约9万余字。

4 教育、文化

《宁夏省教育初步改进计划》

宁夏省政府教育厅于民国27年(1938)9月刊印,油印本,16开。记述了宁夏省教育改进了初步计划。分教育行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义务教育、边疆教育、战时教育、教育经费等内容。

《宁夏教育工作报告》

宁夏省政府教育厅编,民国28年(1939)刊印,共50页,25开。全书内容包括教育行政、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部分。

《宁夏省教育概况》

宁夏省政府教育厅编,民国29年(1940)7月刊印,16开,附统计表。本书记述1929年1月至1940年7月共12年来宁夏省的教育概况。全书按照教育行政、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社会教育、特种教育、教育经费以及其他和结论部分组成。

《宁夏省三十三年秋季全省运动大会总报告》

民国33年(1944)刊印,16开,100页、有图及表、摺图2页,夹图1页。本书包括宁夏省全省运动大会的缘起及概述、开幕典礼、参加比赛人员名单及负责安全等各部门人员名单、各会务组工作报告、章则、运动成绩等。本书详细记录了本次运动大会。

《宁夏省师范毕业生服务手册》

宁夏省师范学校编,民国34年(1945)8月刊印,32开。第一页为使用手册说明,共10条,规定了手册的使用范围等相关事项。手册共有15部分,包括中国国民党党员守则、国民公约、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国民教育目标、执册人相片及履历、师范生誓词、分派服务证等。

《宁夏省政府教育行政报告》

民国36年(1947)2月刊印,第三次全省行政会议。内容包括总论、国民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边疆教育、社会教育及教育经费等。

《塞上雪鸿集》

叶逸凡编,固原日报印刷部民国36年(1947)印制,32开,约35,000字。

本书为诗集,卷上为诗钟常识、诗钟样式及社友的诗钟之作;卷下收入30余名作者的156首旧体诗词。卷末有启事两则,一则谓“本集未完篇什入续集,在印刷中”,但续集未见,不知是否印刷出版。另一则启事为给萧关诗杜捐款者姓名。还提到本书由李平子绘像,张少观绘图,徐宇铮封面设计。卷首有版画一幅,题款为“萧关诗社图,丁亥冬少观”,并阴刻“张”字印一方。序及正文均为楷书,书法一般。

5 历史、地理

《积善堂训诫子侄诸孙书稿·附六事箴言》

马福祥民国 20年 (1931) 撰写,民国 21年(1932)7月由鸿宾斋书局印刷,上海西藏路大庆里的明德书室出版,总发行所为中国书店、文明书局,分发行所为鸿宾斋书局、三民书店。内容多系述说家史、教育子孙进行道德修养、安身之命、继承祖业、发展家业的种种训诫和要求。

《西夏研究》(1辑-3辑)

王静如著,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印,第一辑:民国21年刊印,286页;第二辑:民国22年刊印,308页;第三辑:民国23年刊印,397页。其中第一辑前有赵元任、陈寅恪、王静如的序及王静如的引论、河西字藏经彫版考、东汉西南夷白狼慕汉歌诗本语译证、新见西夏官印考释、西夏国名考等,内有“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首佛像及冥报传”、“慈悲道场悔懺法序及佛名像”;第二辑有引言、英文引言及4篇考释、论四川羌族及弭藥语与西夏语、再论西夏语音及国名;第三辑有序及5篇考释。

《宁夏剿平伪皇阵亡诸烈士碑记》

马福祥撰、苏焘署签、黄金旺镌,民国10年(1921)刊印。碑记记录了民国六年三月,宁夏哥老会首领高士秀等人从陕北率众直取宁夏城,并扶持伪皇帝“达儿六吉”。高士秀假“皇帝”之诏,联合蒙古诸部,进占磴口,马福祥与马鸿宾平叛伪皇帝达儿六吉的经过。前刻有“除暴记功”、“以表万世”,后有“中华民国十年五月上浣吉日立”字样。

《支那省别全志》·甘肃省志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大正7年(1918)出版。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前所收集的中国国情情报资料总汇。当时甘肃未分省,宁夏地区是甘肃省一部分。

《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第七卷 甘肃·宁夏

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编纂,民国24年(1935)12月版,东亚同文会发行,国际出版印刷社印刷。文中附有多幅照片。该志是日本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对中国开展的实地调查,为对华侵略扩张有计划、有目的的情报搜集的资料集成。全志分为八编:自然环境、人文、都市、产业资源、工业及商业贸易、财政金融及度量衡、交通(附邮政、电政、航空)、甘肃宁夏两省的历史及名胜古迹。

《宁夏省人文地理图志》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编,民国25年(1936)编成,全志约5万字。只有油印本,孤本存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宁夏省人文地理图志》分二十二章。第一章:沿革;第二章:面积;第三章:人口;第四章:地形;第五章:土壤;第六章:气候;第七章:水利;第八章:耕地;第九章:农产;第十章:林产;第十一章:畜产;第十二章:矿产;第十三章:工艺;第十四章:贸易;第十五章:交通;第十六章:都市;第十七章:民族;第十八章:宗教;第十九章:名胜史迹;第二十章:边防;第二十一章:蒙旗;第二十二章:省界问题。志稿随文附照片24幅。

《甘宁青史略》

慕少堂编著,兰州俊华印书馆民国25年(1936)12月印。全书约100万字。全书分正编三十二卷、副编五卷。正编按历史分期断代分卷记载,启于“三皇“时代,止于民国25年(1936)。正编后附:《国民军入甘革命战史》 (尹作权著)、《甘肃各府厅州县新旧名称古今对照表》 《征引书目》和张清儒、聂守仁、邹光鲁等《题文》以及慕寿禔、焦国理、王自治、李蔚起、慕寿祜、张寿堂、朱世晏、张孝友、王天岳、朱永明等跋文。最后是王棣和作者的《后序》。副编分五卷,卷一:舆地、地质;卷二:山与水;卷三:民族;卷四:文化;卷五:歌谣汇选。

《清建威将军先府君行略》

马福祥撰,民国石印本。序前有马千龄画像及篆字;正文将“福祥”两字以小字侧填,以示恭敬,正文末署有“如侄高凌霨填讳”字样。不分卷,全1册。该书系马福祥于其父去世14年后所作,目的在于“窃恐先德就淹,无以报亲恩于万一,爰具行略伏望”。正文前马福祥特撰序文1篇,记述其父的生卒年月,并言当时正值其父百岁之龄。正文中详细记述了马千龄的家世及其发迹过程,对于马千龄年轻时兼营商业,与蒙人贸易,搭救蒙王,开创家业以及在河湟事变中的活动始末均有撰述,并对马千龄家族中次子马福禄、四子马福祥,孙子马鸿宾、马鸿逵,重孙马靖等人的活动也多有涉及。是研究马千龄家族史的重要资料,对与研究马福祥其人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附表:民国宁夏地方文献目录

[1]李习文,张玉梅.民国时期宁夏珍稀文献的抢救和整理 [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5):104-107,112.

猜你喜欢
民国宁夏
Hometown of stars 遇见宁夏,星光灿烂
宁夏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宁夏
宁夏煤电博弈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宁夏
民国风烟,尺素缠绵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