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

2018-03-06 15:38刘延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环境思想

刘延雷

(邯郸学院,河北邯郸 056005)

人的成长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环境进行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让大学生掌握全面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但是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环境影响,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基于此,本文就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营造良好教书育人环境。

1 大学生文化素质在社会人文环境中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社会人文环境包含内容众多,如,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文化素质,对大学生今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文化素质在社会人文环境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科学文化意识,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充分展现自身价值,所以,通过人文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第二,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都会产生变化,不利于成长,所以,高校在展开教育活动中,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创新,优化人文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提高人文素养,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第三,在人文环境中,经济环境占据主体位置,面对此种情况,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为大学生展开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让大学生准确掌握经济关系于经济制度,准确了解市场变化情况,帮助大学生养成集体观念和敬业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实现教育目标[2]。第四,众所周知,在人文环境中,政治环境占据核心位置,一些教育都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此种情况下,高校就需要优化教育结构,对高校教育进行改革,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高校要想保证社会人文环境,就需要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根据党中央下发的文件展开教育,从而保证高校内部教学环境符合学生成长需求,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五,文化环境主要包含风俗习惯、交往方式、行为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艺术、建筑风格等诸多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历史不断发展中所形成的,主要由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所决定,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快速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让大学生可以快速适应社会生活,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潜移默化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快速发展,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

2 大学生文化素质在学校内部环境中的影响分析

著名学者曾说过:“人不仅受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地、能动地改变环境,又进一步影响他人和自己。”可见环境在人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因此,在高校发展过程中,高校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严格根据学校发展情况,为大学生组织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可以在各式各样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实现心灵的美化,提高大学生智力水平。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文化素质在高校内部环境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组织环境方面。高校需要将校园组织环境与外部环境进行结合,在此种情况下,就可以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通过此教育网络展开教育工作,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思想,提高团结合作能力。第二,在人际交往环境方面。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一个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规范性功能都起到制约作用,让大学生可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情绪,时刻保持心情舒畅,进一步促进校园环境的和谐,保证教学中的人文关怀[4]。第三,众所周知,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周围环境不仅可以激励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充分挖掘每一位大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示出创新能力,避免受到挫折就产生落败心理和自卑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为大学生走出高校,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 大学生文化素质在学生认知环境中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受到内在环境影响,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要想保证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大学生潜在能力,就需要注重学生认知环境。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文化素质在学生认知环境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需要充分注重大学生认知能力、适应社会变迁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为之努力,保证教学质量。第二,由于大学生认知环境是一个外部信息接收、巩固以及整合的过程中,在此种情况下,各种信息就会相互整合,进而形成一个具体行为的终端程序,所以,高校需要时刻注意学生认知环境[5]。第三,在学生认知环境中包含背景认知环境,此环境主要有感性选择、理性选择以及机会选择这三个方面内容组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形成人格,强化大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掌握,促进大学生实现定向性的发展。第四,在学生认知环境中,包含着信息选择内容,针对此部分内容,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时刻掌握学生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父母职业等众多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为大学生制定信息选择加工流程。第五,高校需要充分注重大学生创造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和智利两部分内容的培养,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以提高创新意识,学习中不断探索,主动进行学习,然后根据自己兴趣找寻想要学习的内容,充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大胆质疑”等性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大学生课业负担加重,面临沉重的课业负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容易产生自卑、敏感等脆弱的心理,不仅影响大学生今后的成长,还降低大学生学习成绩。面对此种情况,高校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让大学生的紧张状态得到放松,缓解内心压力,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从而找到归属感,保证课堂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环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环境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