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求现状研究

2018-03-06 20:06刘培峰
文教资料 2017年30期

刘培峰

摘 要: 高校学生组织是学生接受第二课堂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本研究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就高校学生组织成员对组织的需要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高校在充分了解成员需求的基础上改进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组织成员普遍关注的是安全、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这三种需要因子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明显差距。

关键词: 高校学生组织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成员需求现状

高校学生组织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自发组成的,具有一定组织管理功能的群众性团体。学生组织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整体素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1]。2016年1月12日,共青团、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印发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这对进一步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深化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大学新生参加社团组织比较踊跃,但一学期过后,对社团组织感到满意且愿意继续留下来的不多,为什么会如此?大学生参加社团的真实动机是什么?社团组织能否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高校学生组织应该满足成员的哪些需要?这些问题对高校学生组织建设和管理都很重要。本研究运用调查法和AMOS数据处理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揭示。

一、问卷设计

(一)设计依据

人们每天都在完成各式各样的行为,当我们仔细回想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的时候便是我们寻求行为动机的过程。绝大多数行为源起于动机,动机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内部条件,也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这种需要就会驱使人寻找能满足的目标,从而使需要转化为活动动机[3]。

在心理學研究中,众多学者把需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随着时间的积淀,有诸多著名的需要理论问世,它们主要围绕需要的产生、需要的表现、需要的层次分类等展开探讨,其中较为经典的当属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将人类的需要总结归纳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按顺序逐级递升,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满足的前提与基础。这些需要是人类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4]。这一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们行为方式的驱动力量是满足个体需要,因此运用这一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和解释高校学生组织成员个体加入组织的真实动机和需求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问卷编制方法及程序

1.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现状调查问卷编制

首先对高校学生组织成员进行访谈。通过访谈获得高校学生需要的第一手理性材料,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是希望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沟通技巧、组织协调能力)有所提升,体会组织的凝聚力,感受组织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组织形式,但有成员认为,学生组织内部成员的尊重理解、在组织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他们需要感受的内容。

结合访谈结果,编制了一份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由被试基本情况和测题两部分构成,测题共53道,分别从部门领导者和成员两个角度进行测量,探索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类别及层次。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法进行测量,即对每个答案分别赋值为5、4、3、2、1,分别代表“完全赞成”、“赞成”、“不确定”、“不赞成”、“完全不赞成”,分数越高说明对创设情景判断的认可度越高。

2.问卷修订

(1)探索性因素分析

运用SPSS18.0软件对初测问卷测题进行因素分析和修订,绘制一份最终由16道测题构成的问卷并进行正式测试。正式问卷所有测题的累积方差为52.770%,科龙巴赫系数(0.938)大于0.9,表明该测题非常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并探索出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的因子,根据各因子测题测试内容分别命名为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三个因子分别由4道、9道、3道测题组成(见表1)。

(2)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进行拟合优度计算。结果显示,各指标都符合验证性因素分析(见表2)。

在模型性分析结果中,X2/Df为2.05<3,RESEA为0.052<0.06,GFI且模型其他拟合优度都大于0.9,这表明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结构较好。在本研究中,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层次由三个因子构成,它们分别是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各因素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安全需要对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有较大影响。具体情况见下图。

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看,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的三个层次,但是各个因素对高效生组织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尊重的需要对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的贡献最大,安全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贡献相对较小。这表明高校学生组织需要呈现出枣核型结构,即只有建立在对成员尊重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为实现组织成员的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提供保障。

二、调查实施

(一)样本选择

半结构访谈的目的在于了解高校学生组织成员对学生组织的期望与需求,以及他们参与学生组织的兴趣与目的,访谈对象为一是中国计量大学部分学生组织成员10人,访谈时间为每个人20分钟;二是杭州部分高校组织成员650人。

(二)问卷发放及回收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部分高校学生组织成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发纸质问卷650份,回收600份,问卷回收率92.31%,其中有效问卷536份,问卷有效率为89.33%。样本基本情况详见表3。

(三)信效度分析

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Chronbachs alpha的测量指标检验学生组织成员需要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显示(见表4),全量表的α系数为0.908,安全需要因子的可靠性较低,但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endprint

效度采用各因子之间及与总量表间的相关分析验证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因子的合理性,分析显示(见表5),各因子与总量表均显著相关,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因子与总量表间的相关系数,表示量表结构比较合理。

三、研究结果

(一)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程度为连续变量,因此,将答案1、2、3、4、5分别看成连续变量分组后的组中值,将分数分成五段:0.5-1.5为没有需要;1.5-2.5为较弱程度的需要,也可理解为不太需要;2.5-3.5为中等程度的需要,3.5-4.5为较大程度的需要,即非常需要;4.5-5.5为极强程度的需要,可以认为是必需的。高校学生组织需要各因子得分情况详见表6。

数据显示,高校学生组织成员对安全的需要处在中等程度,自我实现的需要均值虽然落在较大程度的数值范围,但和安全需要的水平接近。学生组织成员对尊重的需要程度最大,即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非常需要得到组织和他人尊重。

安全需要这一因子下设置的测题倾向于调查组织成员是否较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学习及组织能否提供培训机会。人类的学习过程往往是适应生存的过程,人类通过学习适应社会,只有适应了社会才能更安全生活在社会中。在调查后续访谈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在被问及参与培训学习的目的时给出的答案是获得技能适应组织发展需要以至于不被组织淘汰。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作为组织成员需要因子中较低层次的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只有让组织成员有机会参加培训,具备适应组织生存的能力,他们在组织中才会有安全感。

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非常需要尊重。在尊重需要这一因子下的测题内容主要涉及态度上的平等对待及实际工作中的均等机会和重视,这种尊重主要指来自组织内部的尊重。换言之,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都希望在组织中得到团队领导者的器重,希望与领导者之间以一种协作的方式工作而不是命令式的工作。

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马斯洛需要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却在高校学生组织需要中出现程度降低的情况。在后续访谈中发现,多数学生组织成员还没有深刻意识到在学生组织中自我实现的重要性,换言之,成员身体中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还没有被唤醒。

(二)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的群体差异性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的各因子在性别、年级、职务、组织等不同群体间存在的差异。分析数据表明,安全的需要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安全需要高于女生;参加学生组织个数不同的群体存在安全需要的差异,随着参加学生组织个数的增加,安全需要程度降低;学生组织中的执委和干事间及学生会和社团的组织成员间均存在自尊需要的差异,执委比干事的自尊需要更强烈,学生会成员比社团成员的自尊需要更强烈。

表7数据显示了男女生之间在各个层次需要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数据。表明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存在性别差异,而男生的安全需要程度高于女生。依据思想文化上的观念,我们的刻板印象是女生的安全需要是高于男生的,而在本研究中却是相反的。在笔者看来,主要是由于在承受能力方面,女生逊色于男生,女生往往通过努力改进自己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在提升生存力的过程中女生学习的内容与掌握的技能技巧往往多于男生,这就使得女生在组织中的生存能力更强一些,相比之下,男生面临的被组织边缘化甚至淘汰的风险高于女生。所以,男生的安全需要程度更高一些。

参加学生组织个数不同的各群体安全的需要程度是有所差异的,参加2个组织的群体安全需要程度最高,依次向两边递减。表8是安全需要在学生组织参与个数不同的群体间的差异分析结果。参加一两个学生组织使成员的安全需要程度维持在中等程度,而随着参加组织个数的增加其安全的需要程度也增加了。需要是一种主体感受到缺乏的状态,换言之,学生组织参与太多会造成主体安全的缺乏,主要因为参与的组织多,容易分不清主次,无法面面俱到,就会造成在部分组织中较难获得组织和组织内部其他人的认可,当然很难在组织中找到归属感。

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或者组织的领导者可以在确定组织成员时了解成员参与的组织个数,根据成员是否有在多个部门任职的情况,根据成员自身的兴趣及能力科学规划学生组织发展道路。只有在适合的组织中锻炼,才能获得更多的技能。

执委和干事之间存在的需要差异表现在,执委的尊重需要高于干事的尊重的需要(见表9)。在同一个学生组织中,执委与干事的职责有着梯度差别,执委肩负的责任更多一些,在这个时候,执委往往承受着更多的压力,相比干事他们更希望得到周围老师和组织成员们的认可、肯定与赞许等。

在日常学生组织指导工作中,指导教师要格外重视组织领导骨干的培养与关怀,以情动人,在工作中给予支持与鼓励。同时,不要忽略干事的尊重需要,因为干事的尊重需要处在较为强烈的一种状态。

这一组数据還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个信息,在学生组织中无论职位高低,都拥有较为强烈的尊重的需要。这也是值得学生组织管理者反思,是否在学生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或者在学生组织扮演的角色中由自我管理者变成了上级指标的完成工具?根据访谈结果显示,某些学生组织成员在完成工作的时候没有自主管理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成老师或者上级布置的任务的感觉。学生组织只有真正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的时候,学生组织成员才能更高效地工作。

学生会与学生社团成员间存在的尊重的需要差异说明了上述观点(详见表10),学生社团和学生会在组织职能上的差异导致组织完成的工作和活动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根据研究,多数高校学生每学期完成的工作和活动中,70%属于上级要求的规定性活动,只是在规定的框架内有个性化地发挥,而学生社团虽然在活动数量上不敌学生会,可是在举办的活动中90%是根据社团自身特色及成员兴趣进行的,这与两者的起源有关,但是这会带来学生会成员工作积极性的降低。这和学生组织管理者对学生组织的态度与定位有很大关系。如果学生会仅仅是门面工作的执行者,这样的数据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可是要让学生组织永远有活力,就要改变固有的定位与思维。

学生组织成员的需要状态反映了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及定位的问题,学生组织成员对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是较为强烈的。当学生组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时候,这样一种缺乏状态会减少甚至消失,而且形成新的内在驱动力,向更高层次的需要状态转移,最终呈现出学生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状态。

四、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组织成员的需要因子是由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的,其中尊重的需要是组织成员最为看重的需要因子;成员需要各因子在性别、年级、职务、组织等不同群体间存在不同的差异性。高校学生组织对大学生来说是发现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学习平台,因此通过研究组织成员参加学生组织的期望与需求有助于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全面了解和改进学生组织的发展状况。只有探明高校学生组织成员需要差异的影响因素,才能在正确引导学生锻炼自我的同时形成合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吕丽莉.高校学生组织的民主建设[D].沈阳:辽宁大学,2012.

[2]李立红.《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出台[N].中国青年报,2016-01-13(001).

[3]张朝,李天思,孙宏伟.心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8.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