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别人的爱情而战

2018-03-07 08:45Ida
读者·原创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突击队员拉什种姓

文|Ida

拉什是一个帅气的印度青年,他有着大大的眼睛,眼神热切。这个年轻人23岁,正在为爱情烦恼。12岁那年,他有了新邻居,邻居家的女儿玛德贺丽14岁。拉什一看到她就坠入了爱河。两个少年一起度过了中学时光,同忧同喜,私订了终身。可这桩婚事在父母眼中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拉什家是农民,而玛德贺丽家是商人。2012年,玛德贺丽的家人把她带回乡村,想让她嫁给一个更般配的男孩。绝望的拉什拨通了“爱情突击队”的电话,玛德贺丽逃出了村庄,和爱人会合,在突击队员的陪伴下到了德里的一处庇护所,那里有鲜花、衣服和简单的首饰,还有一纸结婚证书。

2014年,印度北方邦亚穆纳河畔的阿格拉市,一个富家姑娘和一个穷小子私奔了。姑娘的父亲是当地的酒业大王,他闻讯震怒,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警方协助自己寻找女儿。警方违法使用技术手段,通过定位姑娘的手机信号,发现她在新德里的郊区。在警察布网搜捕的时候,姑娘向“爱情突击队”求助。最终,警方停止了搜捕。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爱情突击队”支持跨种姓的爱情和婚姻,专门拯救被种姓观念所困的情侣们。他们在数千名志愿者的帮助下,秘密地进行工作。

爱的守护者

1978年,印度政府下令禁止包办婚姻。此后,宝莱坞影片和印度文学作品中不乏跨阶层、跨种姓婚恋的故事。然而,在印度很多地区,青年人的婚姻仍然由父母包办,他们基于门第、种姓、肤色、身高、饮食习惯甚至星座为子女挑选配偶,子女没有选择的权利。

许多人倾向于让子女和同种姓的人结婚,跨种姓的婚姻被视为大逆不道,低种姓的人若想“高攀”,会遭到保守人士的严厉阻止。

找寻到了真爱的年轻人如果企图反抗父母的决定,轻则被关禁闭、家暴,重则被施以私刑,甚至以“维护家族名誉”为由被“荣誉处决”(以私刑处死)。有时候,就连警方也会站在父母一边,不仅拒绝保护年轻情侣,还会以莫须有的强奸罪名逮捕男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印度青年人选择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真爱。而对“爱情突击队”来说,爱情意味着战斗。

最初,是惨死在私刑下的年轻人触动了哈什的心。

2010年7月,在接连听说了几起年轻的恋人被其家族“荣誉处决”的故事后,哈什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他想为寻求庇护的年轻情侣提供住处、法律援助和保护,使他们免遭“荣誉处决”或者自杀的厄运。

“世界上有一种看法是印度喜欢扼杀爱情。因为‘爱情突击队’,人们会知道,印度也有爱的守护者。”

哈什曾在旅行社工作。20年前,他因为拨错了电话号码,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第一次上门见女方家长的时候,哈什被对方的家人打了个半死,最后他和妻子不得不选择私奔。正因如此,他对于因种姓问题而遭阻挠的恋人非常同情。现在,哈什是“爱情突击队”的主席和“首席协调员”。

2010年,一个男青年以强奸的罪名被逮捕。尽管他的女友力证自己已经成年,双方是自由恋爱,但警方仍然决定相信女孩父亲的说辞,认定女孩是未成年人。此案之后,关注案件的记者桑杰也加入了“爱情突击队”。

2012年,桑杰和一对私奔的情侣哈肯姆夫妇上了印度电视台的节目,这个节目以尖锐揭露印度社会问题著称。此后,“爱情突击队”声名大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他们求助。现在,“爱情突击队”每天会接到成百上千个电话。

隐秘市井中的“爱情天堂”

“爱情突击队”总部在德里,在班加罗尔、海得拉巴、本地治里、加尔各答、孟买等城市都有分部。这个组织的成员有记者、商人、律师。他们为私奔的情侣提供食物、法律援助和秘密庇护所,情侣们可以在那里生活,直到他们获得经济独立—有的人只待一天,有的人则会待上一年。

“爱情突击队”的办公地点是保密的,人们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他们。想求助的情侣打电话或者在他们的网站上留言,经过甄别之后,突击队员会联系求助人,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见面,再辗转把他们带到庇护所。

在庇护期间,突击队员会对情侣们进行必要的辅导,教他们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与警方打交道。在合法的情况下,他们也帮助情侣们在市政机关登记结婚。

“爱情突击队”自称是“印度唯一致力于帮助情侣的志愿者组织”,然而在现实中他们的处境显得有几分窘迫:他们的办公地点在德里内城一个拥挤的住宅区内,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也没有资金支持。突击队员窝在拥挤杂乱的房间里接听电话,为青年们出谋划策。

有记者说:“他们总部的办公室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五个大叔和一只狗,仅此而已。”

庇护所的条件更为简陋。从被披露的为数不多的照片来看,这里没有什么家具和家电,陈设非常简陋,墙壁斑驳陆离,布满污渍。有时候,庇护所中挤了好几对夫妇,但在这里,他们是安全的。

7年来,“爱情突击队”已经成功帮助了4万多对年轻的情侣。

艰难的旅程

印度社会在慢慢改变,在城市里,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爱成婚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但那些守旧的父母和宗族,仍然是许多坠入爱河的青年无法跨越的障碍。

就算受到“爱情突击队”的帮助,情侣们仍然不能免于忧惧、苦难,甚至死亡。

2011年,新婚的拉什和妻子玛德贺丽回到家乡。拉什被四个男人持刀绑架,那些人把他带到了一处秘密地点,绑起来严刑拷打。玛德贺丽知道这是她的家人所为,但警方拒绝采取行动。

2012年,和桑杰一起上节目的青年哈肯姆在家乡被人杀害。“爱情突击队”承担起了照顾哈肯姆妻子和幼女的重任。

而突击队员也面临着危险,一些愤怒的极端分子想杀了他们,甚至重金悬赏。运营经费也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仅仅德里的机构,每个月的运营花费就要5000美元,在最低工资水平每天只有两三美元的印度,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因为资金困难,创始人变卖了自己的车和房子。

因为资源和能力实在有限,突击队员们只能接手最紧急的求助—那些不救助就会发生命案的情况。

跨种姓婚姻是社会的希望

哈什说:“求助的青年像我们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来到此处,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爱。”

“包办婚姻意味着将婚姻强加给他人。”桑杰在电视节目中说,“如果一个18岁的男孩能够选择国家的领袖,为什么他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伴侣?”

“印度在很多方面已经解放了,但婚姻还没有。”桑杰说,“跨种姓的婚姻能够让我们的社会免遭分化,这是整个社会必须理解的东西。”

“印度的种姓制度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改变,你不能一直用旧思想束缚现在的年轻人,这样的结局只能是悲剧。要彻底消除种姓制度的遗存,只有通过爱。因爱而结婚,在这种婚姻下诞生的孩子将会更 加自由。”

在“爱情突击队”的网页上写着一句话:“爱是一朵花,你一定要让它茁壮成长—约翰·列侬。”

猜你喜欢
突击队员拉什种姓
浅谈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贱民反抗“胡须禁令”
如何区分印度高、低种姓人群?(答读者问)
拉什福德:梦想本来的模样
笼中虎
匈牙利“国汤”与中国有神奇渊源
美国海豹突击队员必须携带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