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汝南县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2018-03-07 02:03盛荣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梁祝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盛荣立

(汝南县图书馆,河南汝南 463300)

1 汝南县民间传统文化发展概况

1.1 汝南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基本情况

汝南县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上自秦汉,下至明清,一直是郡、州、府的治所,为豫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我们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境内有天中山、小南海、大成殿、开元寺、悟颖塔、北城门、东关石桥、北关石桥、仙女桥、刘备台遗址、报恩寺遗址、北宜春县故城址、三王墓等名胜古迹,这些古建筑、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是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已公布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而且还孕育、衍生出众多不同形式的民间传统文化,以梁祝故事为代表的忠贞爱情文化、以南海禅寺为代表的爱国宗教文化、以董永遇仙传说为代表的纯朴孝敬文化、以范张鸡黍为代表的诚信文化等,展现了汝南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彰显了汝南悠久的历史文化。

1.2 汝南县非物资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县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全县17个乡镇(街道)对民间艺术进行搜索、整理、研究,走访调查民间艺人,收集非遗线索,对有保护价值的非遗线索进行资料整理。经过基层非遗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全县整理出8个类别20余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余个。民间传统工艺主要有农民画、麦草画、面塑、烙画、香布袋、扎猫头鞋、闪光陀螺等,民俗文化主要有社火、秧歌、民居、庙会习俗等,先后申报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3 汝南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利用的基本情况

汝南县积极扶持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加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利用,壮大发展规模。较有特色的如罗店竹马、大头吼、九连灯,张楼戏曲、鹬蚌相争,金铺唢呐,留盆盘鼓,板店腰鼓,三桥舞龙、舞狮,官庄秧歌、大鼓等,这些民间玩艺逢节庆日活动在全县城乡。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拥有大小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九十余家,年利润在千万元以上,形成了一定演出规模,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劳务演职人员。

2 汝南县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开发利用推进工作方向

(1)围绕南海禅寺景区重点保护和开发小南海、悟颖塔、开元寺三个文物点。小南海为明、清两代营建的总面积约千亩的名园景区。现存观音阁、准提楼、大士寺、南湖书房等古建筑群,且其内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拱桥流水,亭榭长堤等园林风光保存较好,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难得的名园遗址。其集园林风光、古迹名胜、天中学府于一体,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2)在宿鸭湖风景区的开发中,结合宿鸭湖清淤工程,融入仙女桥和汝南废县故城两处文物古迹,丰富其内涵。仙女桥是汝南为董永遇仙故事发生地的佐证。在开发湖中小岛时,可恢复仙女桥。汝南废县城址现处于宿鸭湖蓄洪区内,是一座水下古城址。枯水季节,仍可登堤凭吊,具有独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缩建汝南废城,再现汝南废城原貌,融入董永遇仙传说等文化元素,开展湖中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提高景区的历史文化品位,打造宿鸭湖生态旅游。

(3)以梁祝故里开发带动周围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梁祝景点分布于梁祝、和孝、常兴3个乡镇,中间有刘备台遗址、北宜春县城址、三王墓3处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文物古迹,可以连成一片进行开发。继续挖掘梁祝文化资源,对红罗山书院、曹桥等进行维修,恢复农历七月十五送灯仪式,打造梁祝文化旅游景区。

(4)在天中山生态园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对原天中书院进行维修,规划建设颜真卿纪念馆,复制平淮西碑,制作颜真卿事迹文化墙。恢复鹅鸭池,建设李愬雪夜入蔡州故事墙或雕塑。结合汝河古道二期治理,规划建设后龙亭文化园,展现宋元灭金的历史文化、金哀宗殉葬汝南的历史事件和相关建筑。打造汝河古道——天中山旅游文化景区。

3 我县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文化遗产是汝南的宝贵财富,是汝南两千多年文化发展史的结晶

多年来,汝南县虽然对抢救、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远远不够,多数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需要大量资金抢救、恢复、保护和开发。古建筑周围违章建筑破坏了环境风貌,多数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被非法建筑所蚕食,现有的古建筑都被楼体遮挡露不出庐山真面目。

3.2 非物资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工作任重道远

民间艺术、民间故事传说发源地多是口头传诵者,大都己年龄老化,很多老人已谢世,过去虽然已收集、整理有大量资料,但还不足,很多有价值、更有说服力的东西尚未收集、整理、收藏、保存下来。目前全县会唱、会说和演奏、伴奏乐器的老艺人、曲艺家,在世的仅有几个,且都年逾古稀,年轻人又不愿意学,造成后继乏人。戏曲、曲艺、民间玩意这些古老稀有的地方民间传统艺术,濒危状况十分严重。

3.3 乡镇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应高度重视

由当地的人民群众自发地开展内容健康、群众喜闻乐见、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我们在政治上和文化环境上要大力提倡并积极支持和帮助。并在艺术及专业素养上给予辅导,引导他们逐渐发展成为有艺术作为的文化实体,扩大到形成一条良性的文化产业链,进而推动本地区文化繁荣和社会稳步发展。

3.4 发展旅游产业要依靠当地文化资源

不能只重视地表物质建设,而忽视当地的人文建设。汝南没有奇山怪水,但汝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加强家居文化、饮食文化开发和利用,突岀平原中土家风特色,让游客住得下、吃得起、看得好,玩得开,将有力地推动汝南县旅游事业的发展。

4 对解决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中问题的建议

(1)“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遵循的基本方针。要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加大政府投入,要把文物维修及非遗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三级保护网络,加大财政投入,把文物保护及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各级领导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制,才能使田野文物及非物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保存。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投入到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中来。

(2)重视物资文化遗产环境风貌的保护。要切实保护好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环境风貌,拆除古建筑周围的违章建筑,把古建筑亮出来成为一道闪光点;严格控制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的建设,其建筑风格要与古建筑保持协调一致;美化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环境,力争让多数保护单位成为人们休闲、游玩、锻炼的理想场所。

猜你喜欢
梁祝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明清闽南梁祝戏曲、俗曲的出版与传播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活态文化
名胜古迹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