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探究

2018-03-07 06:13郭晓莎黄振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专业课素质职业

郭晓莎 黄振英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66)

高职教育旨在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语文素养为基础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是高职生竞聘工作和胜任工作岗位及社会生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语文实践教学,应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着力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提升,为学生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竞争提供坚实的支撑。

1 语文对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

1.1 为学生工作和生活提供支撑

1.1.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职生毕业面临着人生的重要关口——竞聘工作,个人简历及试用期内单位领导交办的工作方案、汇报、通知等应用文写作,均需要语文素养作为支撑方能高质量完成。通过审阅“新人”撰写的这些材料,单位负责人对学生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书法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有了充分了解,若能够赢得领导的赏识,必将为学生今后开展工作和岗位晋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将使得学生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甚至失去工作。

1.1.2 为学生交际提供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良好的交际能力已成为高职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单位集体和社会的必备条件。语文课堂是学生训练流利的口语,熏陶其具备文雅、清晰明快思想表达能力的重要阵地。高职语文具备的交际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各种名篇作品,如中外散文、小说和诗歌等,通过学习这些具有较高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语文课堂上,教师开展辩论赛、演讲赛、朗读赛、作文创作交流会等多种活动,能够较好地训练学生口语反应能力和思想感情表达能力。

1.2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职业道德

语文课堂可以全面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德育素养,在中外名篇、古今中外名人和大家的思想潜移默化熏染下,在出淤泥而不染、大义为民、为国、为人、为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指引下,高职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该如何做人、做事才是正确的,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进而培养学生感恩亲人、感恩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同时,演讲、作文、朗读等各种爱岗敬业的语文活动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2 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

2.1 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专注学生的技能教育,将语文的工具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样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培养。职业素养同时包括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道德方面也是高职语文教学应该侧重培养的。反之,只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也将使高职语文教学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须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眼光放得更远此,既注重学生岗位工作技能培养,加强语文的“技术教育”教学,又要注重学生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品质。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

教师较高的能力素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语文教师须具备广博的语文知识,应该是一位“杂家”,既要有深厚的大学语文素质功底,又要全面了解本校各专业课知识,同时还要有敏锐的社会人才培养方向眼光。高职护理院校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培养的是未来的“白衣天使”,当前医患矛盾十分突出的社会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课德育素质教育的优势,着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珍视“白衣天使”的光环,深刻认识到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服务意识水平的重要性。同时,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素质为其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服务,语文教师须同护理各专业课教师建立长期的沟通协调机制,适时了解专业课教师的想法和需求,使语文教学贴近专业课和企业人才需求方向,这样做同时也是为学生更乐于学习语文提供支撑。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有危机意识,要通过艰苦的努力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语文素质及学样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争取学校的培训机会,积极主动地多参加省、市、国家组织的能力素质培训,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提高能力素质的活动,进而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为高质量地实施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开拓实践渠道,提高操作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应兼顾学生的专业课,深入挖掘与专业课相近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在具有浓厚职业环境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护理院校语文教学,教师应结合医院环境和学生将来要就职的工作岗位进行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3.1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与学生专业课息息相关的内容,促进学生更加愿学语文,同时拓展学生的专业课知识。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小说写作手法、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120回的《红楼梦》中有66回的篇幅涉及中医中药、疾病防治和保健养生的知识。精选部分内容向学生介绍,同时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借读《红楼梦》。同时,为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辩论、演讲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岗位需要奠定基础。如教学《长恨歌》时,针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这篇叙事诗表达的有争议的“同情说”和“长恨说”中心思想进行辩论,探讨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爱情。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撰写演讲稿,论点、论据、论证要清晰、符合逻辑和常理,然后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小组集中辩论。课外校园活动中,如学生举行的运动会、歌唱比赛、招聘会、作文大赛等,可以组织学生为活动撰写主持词,指导学生创作与专业课相符的作品参与各项比赛活动。通过在校的课内外结合开展有益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为学生将来竞聘工作和胜任工作岗位提供支撑。

2.3.2 引导学生深入合作的企业和社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校外语文实践是高职语文教学活动在社会生活延伸。教师应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思想,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训服务,深入社会开展语文知识运用,让学生在将来可能的工作岗位上服务撰写《通知》《方案》《企划书》等写作实践活动。同时深入社会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调查,例如,引导学生进行“如何化解医患矛盾”的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先制作调查计划书和调查表,以小组合作调查后要撰写详实的调查报告。通过多种校外语文运用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职业服务意识养成。

总之,教无定法,但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律可循。高职语文教学,在着力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素质培养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与学生的专业课契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教师从学生和教学实际出发,既要重视语文实践性教学的推广,又要重视语文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结合,在体现语文知识实践特点的同时,拓展语文知识涉及专业课的面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能够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专业课素质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