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特殊阅读群体服务工作创新与思考

2018-03-07 06:13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群体图书馆服务

季 墨

(大庆市图书馆,黑龙江大庆 163316)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完善特殊阅读群体服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特殊群体是值得社会关注、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的群体。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我国政府对社会群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机构,为特殊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作是其职责所在。但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特殊阅读群体的服务方面还有所欠缺,特殊群体服务也是制约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短板。公共图书馆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借鉴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特殊阅读群体服务建设的措施。公共图书馆要致力于传播知识文化,以满足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1 公共图书馆特殊阅读群体服务的定义及特点

公共图书馆特殊阅读群体读者服务工作指的是为特殊群体提供特殊的阅读服务。这里所指的特殊群体包括聋哑人、残疾人、老年人、文盲、儿童、农民工、生活困难群体等有别于正常读者的特殊群体。从这里对特殊群体的界定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特殊服务群体是以弱势群体为主的读者群体。这一群体的人员构成、年龄构成、地域构成等方面都较为复杂,既有老人又有儿童、既有城市人口又有农村人口,还有不同需求的残疾人士。这类群体由于身体或教育的缺陷,他们的心理和情绪较为敏感,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向图书馆提出自己的需求,也不会主动利用公共图书馆获取知识。再加上这一群体教育水平的匮乏,他们难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图书资源服务,严重制约了这一群体对知识的获取水平。

2 公共图书馆特殊阅读群体服务的意义

为特殊群体提供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所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到:每一个人都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广大社会人群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责任,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关心弱势群体对知识的获取能力、为特殊群体提供优质服务是社会文明发展和公平正义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公共图书馆的特殊群体服务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诠释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对特殊群体的关照和服务也逐渐增强,提供了养老、医疗等多项政策支持,为特殊群体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公共图书馆的建立能够满足特殊群体的精神文明建设。

3 公共图书馆对特殊阅读群体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图书馆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对特殊群体读者服务的水平也在不断加强。但是特殊群体读者方面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3.1 制度建设不完善

我国公共图书馆对特殊阅读群体的服务还处于尝试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完整的制度体系。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和保障,对于特殊阅读群体的服务对象、服务责任、服务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制度建设的不完善直接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3.2 服务理念模糊

目前,我们很大一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都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服务理念,对特殊群体的服务意识存在偏差,导致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制度的制定、服务资源的配置以及服务设施的使用方面没有为特殊人群考虑,基本的设施和服务跟不上,更不用说如何为特殊阅读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了。

3.3 服务方式落后

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和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特殊群体的服务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基层图书馆仍大面积存在特殊群体服务设施落后的情况,服务模式也较为单一,服务缺乏积极主动性。此外,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需求不够了解,存在现存的特殊群体服务设施不适用、阅读环境不合适等问题。

3.4 宣传不到位

许多公共图书馆建立起了特殊阅读群体读者服务设施,但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绝大一部分人都不了解公共图书馆的特殊阅读服务,导致公共图书馆的特殊阅读服务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此外,因宣传力度不够,公共图书馆所开设的日常服务工作如讲座、培训等都无法正常开展,图书馆的延伸服务也无法得到实施。

4 公共图书馆特殊阅读群体服务创新举措

4.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是目前强化公共图书馆特殊阅读群体读者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度建设就是制定出一套要求图书管理人员的准则,包含有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等,其内容主要包含有图书馆组织队伍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服务方向、服务方式、财务管理、社会合作等多个方面。在公共图书馆的法律体系建设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例如美国早在1931年就已经开始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做出了规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措施和准则。我国在公共图书馆特殊服务的法律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保障。

4.2 建立特殊群体阅读信息库,针对性服务

为有效解决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内容不合适、服务方式不贴切等问题,图书馆有关部门应充分掌握特殊群体的有关信息,了解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为他们建立起阅读信息库,提供针对性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和有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合作交流,掌握特殊群体的教育水平、设施需求、知识需求以及不同特殊群体的特征,同时图书馆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特殊群体的阅读时间、阅读爱好、必要设施等情况,从而建立起特殊群体信息库,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例如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公共图书馆方面可以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将公共图书馆特殊服务做实。

4.3 多元化提升特殊阅读群体服务

由于特殊群体的差异性大、范围广泛,导致了特殊群体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图书馆要为特殊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首先,尽肯能简化图书馆借阅证的办理流程和办理要求,避免因交不起押金等问题制约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其次,坚持公益服务的基本准则,面对特殊群体要投以更多的热情和耐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三,制定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为不同的特殊群体人群,根据他们的特性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指导、政策解读等服务。

4.4 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下,公共图书馆要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特殊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特殊群体的收集普及率也非常高了,公共图书馆可以为特殊群体开发一款针对性的APP,为特殊群体提供文献检索、网上借阅、服务上门等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APP发送图书馆活动、讲座等服务信息,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

结语:公共图书馆对特殊阅读群体的服务要给予更多的耐心、热情,通过加强特殊群体的制度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特殊群体阅读信息库,为特殊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

猜你喜欢
群体图书馆服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