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策略

2018-03-07 10:56
文化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弘扬文化产业特色

赵 玉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文化是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习近平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一种力量,也是推动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基本因素。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因此,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水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从而推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新时期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同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也逐渐清晰地感受到文化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文化兴则国家兴”。现今,我国把文化建设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理论体系结合在了一起,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进了党章,把文化建设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之一,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使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还包含着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期,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还受到了时代发展的重要影响。文化能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文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不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新时期,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提升中国的文化价值和实力。此外,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能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导,引领社会风尚,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不断提供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的支持。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策略分析

(一)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还包含着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目前,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我国社会上存在多种文化观念,其中也含有外来的思想文化,许多人尤其是明辨能力欠缺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这些文化观念的影响。“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思想文化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坚决反对复古、西化等错误思潮,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2],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新时期中国的时代特点及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更加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3],在中国五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近代,更是融合了革命文化等先进文化的内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也包含着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因此,在新时期,在不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中国文化的“与时俱进”,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坚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可以坚定我国的文化发展立场、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心,还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精炼地表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些基本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培育和实践,对于弘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不断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载体。我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市场的开发,但对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市场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市场调节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规范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市场。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为人民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也为我国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除此之外,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的指导下,也要不断加强文化改革,以促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新时期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自信是我国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股重要力量,树立文化自信,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并在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新时期中国时代特点及社会主义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坚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此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也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别的国家别的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5],以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

猜你喜欢
弘扬文化产业特色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