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西籍词人创作略览

2018-03-07 10:56王雅馨
文化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词作词人山西

王雅馨

(太原学院中文系,山西 太原 030012)

一、山西籍宋代词人概况

据唐圭璋先生《两宋词人占籍考》统计,两宋词人有籍可考者共八百七十一人,其中山西词人七位,排名第十二位。凭一人之功,考索未免周全。《中国词学大辞典》所列山西籍词人亦是七人,但与唐圭璋先生《两宋词人占籍考》所列词人不尽相同。两者互补,山西籍词人共有九人,具体如下:

李遵勗(988-1038),字公武,上党(今山西长治)人。举进士,尚太宗女随国长公主,授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累迁宁国军节度使,徙镇国军,知许州。有《闲宴集》《全宋词》录词二首。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天圣五年(1027)举进士,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词存《映山红》一首。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举进士,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词存三首。

司马槱(生卒年不详),字才仲,夏县人,司马光从孙。《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王诜(约1050-约1117),字晋卿,太原人,赵万里辑《王晋卿词》一卷,十八首。[1]

王安中(1076-1134),字履道,中山曲阳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有《初寮词》一卷,《全宋词》录五十五首。

赵鼎(1085-1147),字元镇,解州闻喜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清王鹏运所刻《四印斋所刻词》有《四名臣词》一卷,内录赵鼎《得全词》四十五首。《全宋词》以四印斋本,共收其词四十五首。

刘濬,(生卒年不祥)潞州人,存词《期夜月》。

杨伯岩(?—1254),字彦瞻,代县人,杨伯岩,字彦瞻,号泳斋,居临安(今属浙江)。理宗端平二年(1235)通判街州(明弘治《衢州府志》卷八)。词一首《踏莎行》,《绝妙好词》卷三。

以上共列九人,词作一百二十八首。这个数目远不能与同时代其他省份相比,但却拥有显著的特点。(1)作者创作的词作少。九人中,三人有词集,其余六人只有零散的几首词,有的甚至只有一首词,并不能形成整体气象和风貌。(2)词人处于宋代不同历史时期,相离最近的词人也相差十几岁,他们的词作属于独立创作,相互间没有联系。(3)词人都在朝为官,任职于全国各地,虽原籍为山西,但词作表现并非仅限山西风物,不具有地方风味。

二、创作内容

宋代山西词人词作的这些特点,虽较难形成山西地方词人词作的独特风格与风貌,然其与宋代的风气息息相通,对整个宋代词坛的研究起到拾遗补缺和管中窥豹的作用。

(一)享乐主义

李遵勗的《望汉月》,一时称美。时公镇澶渊,寄刘子仪书云:“澶渊营妓,有一二擅喉转之技者,唯以‘此花开后更无花’为酒乡之资也。”[2]这是北宋直至南宋,士大夫宴享风气盛大的反映,也反映出词乃侑酒之品,用来娱宾遣兴的工具。鮦阳居士在《复雅歌词序》中云:“吾宋之兴,宗工巨儒,文力妙天下者,犹祖其遗风。荡而不知所止,脱于芒端,而四方传唱,敏若风雨,人人歆艳,咀味于朋游尊俎之间,以是为相乐也。”[3]李遵勗作词用于宴会上营妓的唱词,正是时代风气使然。

再来看王安中的词作《一落索》:“梦破池塘杳杳。情随春草。尊前风味不胜清,赋白雪、幽兰调。……秀句银钩争妙。殷勤东道。蛮笺传与翠鬟歌,便买断、千金笑。”这首词,鲜明地渲染出宋代官宦文人宴饮的场景,在宋代社会蔚然成风。宋朝的政治体制倚重官僚士大夫阶层,形成特定的政治风气。宋朝商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市场繁荣。加之历代皇帝都喜好享乐,士大夫更是将享乐作为一种情趣,使得宋代社会形成一股强烈的享乐之风。宋代的享乐之风具有浓厚的文艺气息,这是由于历代皇帝爱好文艺,皇室文化氛围浓郁,宴饮活动中,文人士大夫们也把文化与文艺当作时尚的追求。

(二)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反映了宋代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词人赵鼎通过词作表现出了历史巨变对他的冲击,如《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词人写出了无限伤痛的慨叹:宋朝由盛而衰,鼎盛时元宵节的盛景仍然历历在目。那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的元宵夜赏灯,是百姓喜爱,全民行乐的节日;是极其豪奢、极尽繁华、尽情享乐的“赏心乐事良辰”。可现在的元宵节却蔓延萧瑟,天涯海角皆为悲凉之地。萧瑟是眼前社会风物的萧瑟,是节日之际零落衰败的悲凉,也是对国家命运沦落的哀戚。记得当年全盛时,那繁华盛景,仿佛过眼云烟,昙花一现。梦醒时分,万事皆空,不禁无限悲伤与感叹,引得词人泪落满衣。周颐评赵鼎此词云:“清刚沉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溢行间句里。”即这首元宵词体制虽小,却能涵盖今昔,故国之思与南渡之悲相融合,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

(三)节序词

节序词是宋人词作的又一重要题材,真实地反映出宋代社会、经济、风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善思善感的词人,面对岁时节令,在内心激荡起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怀,词作既是一幅幅展现宋代社会民俗风情的画卷,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宋人生活的侧面,也是考察宋代文人心理、价值取向及情感性格等的一扇独特的窗口。

王诜的词传世不多,节序词就占了很大比重,最突出的是描写元夕节日的盛况,如《换遍歌头》:

“雪霁轻尘敛,好风初报柳。春寒浅、当三五。是处鳌山耸,金羁宝乘,游赏遍蓬壶。向黄昏时候。对双龙阙门前,皓月华灯射,变清昼。……彩凤低衔天语。承宣诏传呼。飞上层霄,共陪霞觞频举。更渐阑,正回路。遥拥车佩珊珊,笼纱满香衢。指凤楼、相将醉归去。”

元宵节是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词人往往将自身对时代、社会的感触融入其中,让我们可透过词作清楚地看到宋代的社会状况。王诜生活于北宋承平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该首元宵节词作,描写的正是首都汴京过节时的繁华与喧闹。

华灯闪烁的元夕之夜,各种形状的花灯,堆叠如山,整个夜晚,华光照射,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而天上则是明月高悬,月色如水,与人间灯火两相辉映。装饰华美的车马,男男女女,不分老少、官吏平民,一齐涌向灯市,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一天是全民性的节日,有皇家参与,皇帝与民同乐,大宴群臣,宣赐不辍,酒宴歌舞,灯红酒绿。北宋时期的国家太平、都市繁华、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节日祥和欢乐尽呈眼前。黄裳《书乐章集后》中写道:“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而王诜此词比之柳永亦毫不逊色。

《人月圆·元夜》也是一首元夕词,词作以下阕构思最为奇妙:“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夜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夜游观灯已至更深,但家家户户仍笑语不绝,这是观灯结束回家余兴未尽,词作以大众的游冶回味,侧面描写元夜灯节的盛况,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失调名》三首分别写端午与重阳节民俗:“合彩丝、对缠玉腕”“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带了黄花,强饮茱萸酒”。

节序词中还有大量感叹美好易逝,光阴苦短的作品,体现了宋人的生命意识,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和快乐时光的向往与珍惜。王诜的此类作品有《玉楼春·海棠》《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锦城春色花无数。排比笙歌留客住。轻寒轻暖夹衣天,乍雨乍晴寒食路。……花虽不语莺能语。莫放韶光容易去。海棠开后月明前,纵有千金无买处。

——《玉楼春·海棠》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蝶恋花》

不论是春天的海棠,还是初夏的柳荷,无论是顺境时良辰佳时、欢乐时光,还是坎坷经历后的闲雅淡定,都难以逃避光阴的流逝。欢乐或恬淡的背后都是无奈与感伤,词作笼罩了一层淡淡而永恒的哀愁,这正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三、创作风格

从词作的创作风格看,山西词人的创作紧随当时词作的律动。赵鼎词的悲情婉柔,意绪甚凄楚,与李清照等词人词作大体同一机杼;王安中边塞词豪迈劲健,是对苏轼词风的继响,而登山临水,悠闲自适的田园之乐,令人超尘脱俗,不问世情,藉此抒一己胸臆,既为宋词常见的吟咏主题,也是山西籍词人惯于表现的情趣。其中,司马光的《阮郎归》较具代表性:“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渔舟春山向来是隐士的生活方式,司马光词中的渔舟春山亦是如此。那如仙家的生活,心境多么恬淡闲适、超尘脱俗。然而这世外桃源的生活,只能如梦般再难寻觅。司马光并没有真正打算去过归隐生活,只不过是通过词作倾吐其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赵鼎早年也写过一些希图归遁田园的词作。赵鼎的《虞美人令·冯栩送信道舅先归桐宫》云:“吾庐好在条山曲,三径应芜没。诛茅为我补东篱。会待新春残腊,也来归。”

这首词表达的是承平时代少年得志的豪情。这一时期,北宋徽宗朝廷虽然政治腐败不堪,但在金兵入侵之前,还是一片太平景象。这时的归隐之情与晚年的归隐思想大有不同。早年天下尚属太平,归隐一方面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看不惯政治腐败而想超脱尘世,而暮年时,当时局势尽管偏安一隅,但历经沧桑,又人到暮年,实际上是以“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几千年的古训进行着变相的抗争,词作充盈着更多的悲愤沧桑之感。

总而言之,宋代的山西词坛在整个词史中虽不耀眼,却也是星光点点,每个词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是构成异彩纷呈的宋代词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词作词人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词人的职业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林逋梅妻鹤子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