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园艺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03-07 11:02李少华史凌珊刘金仙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

李少华,翁 睿,史凌珊,刘金仙,张 渤

(武夷学院 茶与食品学院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茶叶工程研究中,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基础化学实验是园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实践性课程,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园艺学专业学生升入大学阶段学习后最早接触的实验课[1]。基础化学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实操技能的掌握,操作习惯的养成,和化学思维的形成。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化学课程,还会影响到后续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实验课程的学习。该课程对园艺学生化学基本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上,园艺专业基础化学实验一般仅有32-48学时,涵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远少于理工科专业同类课程课时[2-3];授课上,一般采取示教方式,教师讲解示教后,学生开始实验,教师纠正学生操作[4];考核上,一般将操作成绩与报告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结合期末考核成绩作出综合评判,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且急于完成实验,往往忽视综合能力培养。随着我国新办本科院校整体应用型转型[5],该教学方法明显与新时期培养应用型园艺高级人才的目标不匹配,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满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我们结合自身园艺学专业教学实践,对基础化学实验内容与授课方法进行了革新,旨在提升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质。具体介绍如下。

1 运用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1 应用式教学

武夷学院作为全国百所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武夷学院圣农食品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围绕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转型,基础化学实验为适应园艺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选择实验材料时,避免简单化学试剂的验证操作,以常见园艺产品为主,吸引学生,使同学们学以致用,如在氧化反应反应中加入脐橙中维生素C的测定,在紫外分光度计使用中选择茶叶咖啡碱的含量测定等。未来还将引入药用植物如槐米、乌头、紫玉兰花等材料加强基础化学实验的实用性。教学形式上,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开展开放性实验室项目,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培养,与南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武夷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及圣农集团等单位合作,导师公布开放性实验项目,学生与导师为双向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到各合作单位实践,开展研究性实验、检测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使得课堂教学得以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熟练度,促进师生交流。

1.2 参与式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小团队,在教师协助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过程,分享实验心得,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在秋季基础化学实验中开设《桂花精油的提取》设计性试验,学生利用武夷学院校园内丰富的桂花资源,提取桂花精油。实验前,同学们分组,查阅文献资料,与教师交流理解相关原理,分别设计了水蒸气蒸馏法、石油醚萃取法、蒸馏-萃取法等提取桂花精油,自行收集桂花原料;实验中,同学们按照实验方案,在教师协助下搭建相关设备,观察实验过程,收集目标液,分离精油;实验后,老师组织讨论,大家分析、总结各自实验中的优点及不足,分享反思实验,教师点评,改进,并各自完成实验报告。经过该教学方法,同学们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前课后一直在与老师讨论实验相关问题,尤其是学生们在闻到自己分离得到的桂花精油时,自豪与满足感油然而生,学生的实验自信心也得到激发。

1.3 启发式教学

我们在础化学实验全课题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如课堂开始阶段以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反应方程式,实验方法等实验预习情况,并引导学生复习理论课知识点。实验过程中采用设疑来启发学生思考,如在蒸馏实验时,提问“为何沸点为100℃以下的溶液用水进行冷凝,而100℃以上的用空气来冷凝?”;分馏实验中,在展示刺型分馏柱时提问“刺型分馏柱为何可以起到分馏的效果?”;滴定实验时,“指示剂为何滴2~3滴?”等,引发同学们进行思考讨论,让同学们快速掌握实验要点,注重实验细节的观察和思考。

2 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吸引学生注意

2.1 延伸教学内容

在实验内容设置上采取夯实基础-突出创新的策略,将同一类型化学实验进行拓展成一系列实验,丰富实验内容,节约课时,在保证四大滴定等基础课基础上,加入设计性实验。如酸碱滴定实验《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及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是基础化学实验中的经典实验,以酸碱中和反应原理测定食醋中有机酸的含量,而有机酸是果蔬产品中一类重要的风味与物质,类似的反应也可以应用到园艺产品脐橙、山楂等有机酸酸测定,我们将柑橘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加到此实验中,充实了实验内容,实验用时由原来的3课时变为4课时,仅增加1学时,即可多完成一组实验,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提高学习主动性。又如《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作为有机化学经典综合性实验,原实验方案仅从茶叶中升华得到白色结晶,未进行成分鉴定,我们将其延伸,增加了白色结晶运用生物碱试剂进行鉴别的内容,通过颜色的变化同学们更直观体验出,茶叶提取升华后的是生物碱类成分,使得该实验由有机化学综合性实验,上升为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大综合性实验。通过该教学方法,一方面使得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有机融合,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动手兴趣。

2.2 改进教学形式

多媒体作为当今理论课教学的首选工具,在实验教学环节应用仍较为缺乏。教师主要以“教材+示教”方式进行基础化学实验的讲授,由于实验室空间较大,学生人数较多,人员较为分散,且学生刚开始接触此类实验,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尤其实验细节的掌握大打折扣,往往导致教学质量不佳。为此,我们把多媒体技术带入实验室,在实验室架设移动投影仪,将事先制作的实验Flash视频等展示,尤其是细节操作部分进行放大重点投放,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实验过程,同学们迅速掌握实验要领,大幅提高了实验效率。

3 结语

通过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使教学方法更加完善,教学内容更加丰满,无机及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更加融合,实验的应用性得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实验自信心也得到激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基础化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做个怪怪长实验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