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与教师发展的研究

2018-03-07 03:16潘佳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龄公开课专业

潘佳玲

(昆山陆家高级中学,江苏昆山 215331)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个案研究,对公开课的文献材料加以归纳与总结,尝试讨论公开课和老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到目前文献包括下面三点:老师对公开课态度的分析、公开课老师准备活动的分析和公开课对老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的研究。

1 关于教师对公开课的态度的研究

从已有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不同阶段的教师对于公开课的态度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而教师的态度往往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李林指出伴随着教改的逐渐深化,老师从教学工作者朝着教学研究者身份进行转变,集教学和研究于一身已然发展成一种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不管是各类“观摩课”、“研究课”、还是“汇报课”、“评优课”均纷纷出现,一些老师利用公开课发展成教学能手、名人讲师;也有一些利用公开课变成研究型人员;一些老师在公开课上仅是不变的过客,没有得到任何发展,将公开课当做自己的任务。之所以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这是因为老师对待公开课的态度有所差别。态度和行为尽管并非是属于一一对应关系,不过态度是行为的准备时期。王俪嘉等借助随机抽样方式,选择重庆市6所各种层次与区域的中小学的老师当做对象,研究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对待公开课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除了情绪体验这一维度以外,关于认知与行为意向这两个维度各个教龄段的教师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整体而言,教龄在五年到十年之间的老师对公开课有着较为积极的看法。 首先,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教龄不超过五年的老师的认知显著超过别的老师,特别是教龄在十六年到二十年的老师认知水平是较低的;其次,从情感体验角度进行分析,伴随着教龄的不断增多,老师积极情感体验不断变低;最后,从行为意向角度进行分析,分数最多的是教龄在十一年到十五年的老师,得分最少的就是教龄在 5年以下的教师。由此可见老师对待公开课的态度因个人而有所差别,和老师的专业发展时期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于公开课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那么教师对于公开课的态度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一点值得我们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2 关于公开课教师的准备工作的研究

关于公开课教师的准备工作的研究并不多,只有少量的研究,在调查教师上公开课的心理的同时,涉及到教师对于公开课的准备工作的研究,但是并未对教师是如何准备公开课的进行详细的记录或者分析,当然也并未进一步探究公开课的准备工作能否或者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为什么。

各种等级的老师会参与对应的公开课,而新老师通常会参加校内评比类别的公开课,这是为了大幅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优秀骨干老师大多数参与省市级或者国家级的教学能手竞赛,能够得到更多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另外一层面,为自身获得相应的荣誉,以提升本身与学校的形象,有助于老师与学校的后期发展。资深老师与骨干老师还会有相应的展示课,让新进入学校老师加以学习。参加公开课是老师职业发展的必经道路,是老师教学事业中无法缺少的部分。但是,伴随着教育机构与学校对公开课的过于注重,其后的附加价值与荣誉等过于展现,造成公开课出现了十分严峻的异化问题,不利于维护课堂秩序,也对老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郗鹏等通过叙事研究记录了教师参加公开课的心路,其中详细介绍了教师赛前准备的压力与忙乱。

3 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究

首先,从公开课和老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利用调查报告的问卷形式,从公开课的讲授与听评进行了仔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显然分析出这么一个结论:公开课对于教师发展起着正面影响。于晓静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改善,而这种提升和改善应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日新月异的时代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找到自我突破,以各种形式提升自我。在多种形式中,公开课从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形态和互动以及教学效应等各方面,体现了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所以无疑相对于其他教学形式,公开课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然教师专业化的积极发展需要促进公开课的稳定发展和践行。公开课对老师专业发展起到的积极效果是不可否认的,但这种积极的发展是一种宏观上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隋镜从文化学视角进行分析:公开课的推进和实施对老师素质产生的形象有着循序渐进的特征,老师综合实力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种量变正是由一个个公开课的开展经验逐步累积而成。教师自我成长发展中,公开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这种促进不仅体现在教师专业素养,而且体现在教师的文化精神素养。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教师在回顾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提到了各个阶段公开课对于自己的积极促进作用。郑彩艳通过叙事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教师在公开课的整个开展过程中,从设计到磨课,从展示到竞赛,都不断地积累着经验,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螺旋式的上升,这又进一步证实了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赵立巧从于漪、钱梦龙、程翔、程红兵四位中学语文特级老师职业发展生涯作为切入点,基于老师发展的内涵,对影响他们专业发展的形式加以了分析,主要就是利用主动参与教学队伍与观摩研究活动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张诚在其毕业论文中对公开课类别展开了深层次分析,研究了公开课走向“异化”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进而讨论了公开课重新回归的价值要求。希望改变公开课的实施成效、提升课堂效率,有着十分关键的现实价值。

在改革公开课推动老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上,朱志伟认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是我国教育部门“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的主要内容。论文展示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发展的探索和尝试的成功案例,说明了其中的内涵、课程发展应把控的主要环节,而且基于指出了增强精品视频公开课发展的路线,能够发现对公开课的关注已然提升到政策方面。吴音莹在《试论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中说明了语文公开课的根本问题,对公开课综合质性评课标准的有效性与实践性列举了相应的案例,而且针对公开课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对应的意见,改变任意评价的情况。董榕、许玮 、张剑平提出从视频公开课的内涵、特征作为切入点,就教育部有关视频公开课发展的政策和技术规范加以讨论。这就证明我国逐渐注重公开课有着的教研作用,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余文森教授在其发表的《公开课再认识》一文中认为,认为相对于普通课来说,公开课涉及的要素与活动是较多的,所以能够将其当做案例分析的来源,这为老师分身的职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高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支持。此种认识再次说明:公开课不只是要变成老师不断反思的对象,还要变成老师同行与专业人士共同探讨的方面,从而对推动教学革新与老师职业发展起到根本效果。

最近这几年以来,关于公开课现状的分析也是较多的,针对其中的不利方面提出了对应的意见:王荣生就主张公开课功能分化:是比赛课开展各种活动?展示课展现各种东西?研讨课讨论各种问题?观摩应当观察什么?提出名师将相应的课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实施,而将课堂教学实录当做教研的表现方式。柏海山认为:改变公开课中的不佳状况才能通过这一平台推动老师专业成长,而且提出了改进方法。此类研究从各个角度探查公开课与教师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应的意见。

利用对上面文献材料的研究,本人意识到公开课在老师发展过程中的显著地位。国内外相关人士已经开始重视开展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之间的研究,这为后续研究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对教师是如何在公开课事件中得到发展的研究了了无几。不同阶段的教师是如何认识公开课的?不同阶段的教师是如何在公开课事件中成长的?公开课到底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真正利用好公开课资源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教龄公开课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