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对当今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

2018-03-07 20:12吕云涛石芳琦
文化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通才梅贻琦通识

吕云涛 石芳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梅贻琦是我国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与教育实践者。他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年-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他出任清华校长期间,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理念。梅贻琦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时至今日他的很多教育思想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理论光芒。通才教育思想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通识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通才教育的重要途径。分析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大学教育特别是通识教育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启迪当今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通才观

通才观,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大学学科建设思想的基石[2]。梅贻琦强调通才应该是同时具备知识与才能的人才。他主张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接受一些通识教育,他称之为普通教育。普通教育要贯穿于大学整个学程中,要教育学生掌握并能够应用基本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要成为具有共通理想的公民。通才的培养标准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知识与技能的通达,二是智育与德育的并进,三是全人格的养成。大学解和知识论是支撑梅贻琦通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思想主张。大学解是梅贻琦对大学功能和整体使命的理解。他提出大学有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两大功能,即“凡一大学之使命有二:一曰学生之训练,一曰学术之研究”。知识论表达了梅贻琦对知识的理解,他认为知识是一个整体,不同类别的知识互相关联。他主张学生要文理兼顾,学习综合知识并融会贯通。他认为高等教育不应只是给学生一纸文凭,而应坚持“才不通则身不得出”的原则,培养社会需要的通才。

(二)师资建设的大师论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培养通才,大师是至关重要因素。他认为,“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他推行“教授治校”,广聘名师,尊重与关怀教师。梅贻琦对于师生关系提倡从游论。“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他主张建立一种“游于圣人之门”式的师生关系,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平等对话、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梅贻琦认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在理想信念和人格品行等方面率先垂范。因此,教师要进行修身,在自身情、志修炼方面多下功夫。

(三)育人内容的六育主张

梅贻琦主张“六育”,即德、智、体、美、劳、群。在德育方面,梅贻琦强调使受教育的学生“明明德”。他主张,大学教育首先应当立足于将一个人培养成人格成熟,对世界有基本的看法,具“一般生活之准备”的“通识”的通才。也就是说所谓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梅贻琦所推行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和健全人格等。在智育方面,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综合知识的传授,要求对这三者“识其全通”。梅贻琦特别强调学生对综合知识的学习与练习,而不宜进行过多专门化训练。在清华大学的实践中实行学分制与选课制并行,并在文、法、理三院实行大一不分系的办法,规定了包含自然、社会和人文三方面科学的“大一共同必修课”。除此之外,梅贻琦注重学风建设,严格考试纪律,制定了十分严格的入学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梅贻琦主张知、情、意三者的统一。重视体育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把体育单纯看作锻炼“粗腕壮腿”的手段,而是当成“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3],并把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途径,将体育与教育的其他方面内容联系起来,互相结合,彼此促进。美育也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主张通过美育增进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提高人文涵养,并以美育德,借助美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劳育,则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体力劳动逐步培养其吃苦耐劳的不怕苦精神和勇担国家大任的责任意识。梅贻琦的群育思想体现在他的“己”“群”理论中,“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而教育之最大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则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也”[4]。主张大学中应注重群性培养。

二、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对当今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与创新通识教育体系

梅贻琦主张大学要培养通才。大学不是职业院校更不是技术培训学校,大学应该培养有完整人格具备综合知识与基本能力并在某个领域有一定专业深度的人才。当今大学教育,在部分院校存在一定的实用主义思想,教育过于技术化和实用化,过度强调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部分大学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个别学生好像已成才实际却尚不成人的现象不时出现。培养通才必须要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和专业教育相互补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是只简单地开设几门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概论式选修课。通识教育的强化,要从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入手,将通识教育有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识教育课程不是各专业课的概论式介绍,也不是知识大拼盘,而是要在更高的层次和视角上引导学生掌握综合知识并培养基本能力和健全人格。通识教育对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教师要从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角度去设计与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二)发挥大师对通识教育的点睛作用,构建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无大师,不大学。梅贻琦特别强调大师、名师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当今大学而言,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最重要的依然是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引入与培养了大师,还要鼓励与引导大师积极投身于通识教育,发挥其理论视野高屋建瓴的优势和对学生全面成才画龙点睛的作用。梅贻琦的倡导的从游论,对于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具有重要借鉴价值。部分高校推行学术导师制,积极发挥教授对本科生的指导作用,都是很好的实践探索。

教授指导本科生不一定只是在专业深度上的辅导,教授对学生的人生指导和榜样引领作用更加重要。正如梅贻琦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5]。师生之间交流的增加和关系的密切化,必然促进教学相长。

(三)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营造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

梅贻琦主张人才培养从德、智、体、美、劳、群等六个方面内容进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全面落地,除了要依靠学校改革和教师重视,更离不开学生自觉自主地成长。互联网+时代,通识教育的实现路径非常多元化,学生有更多学习平台与成长机会。现在国内已经有不少高校引入了一些通识教育网络课程供学生选修,这是很好地尝试,但如何真正发挥好这些课程的育人功能还要需要深入探索。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形成源自西方民主理论和中国儒家思想等文化精华的共同浸染。营造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加重要。大学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大学全面学习。上课是学习,看有营养的电影、组织社团活动、参与社会调查、尝试创业与创新等等,都可以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从中也都可以获得成长与发展。如何将这些第二三课堂的通识教育内容与第一课堂的通识教育更好地有机融合,还需要高校教育者系统地思考。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领导、名师、普通教师、教辅人员、学生、政府和其他社会各界等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李硕豪.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8,(4):91-94.

[2]崔玉良,于洋.我国高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14-16.

[3]谷建春,张传燧.梅贻琦的大学通识教育观及其现实价值[J].江汉论坛,2003,(6):125-127.

[4]瀚青,国新.梅贻琦.德智体美劳群诸育并举的教育思想[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3,(1):67-70.

[5]黄行福.教育的真谛[J].师道,2003,(5):37.

猜你喜欢
通才梅贻琦通识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做质量人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通识少年·拿破仑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通才,时代的召唤
杨通才:无限眷恋无限情
梅贻琦的“落荒而逃”
落荒而逃的梅贻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