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2018-03-07 17:47徐昌琦
中国住宅设施 2017年6期
关键词:裂缝防治房屋建筑成因

徐昌琦

摘 要:房屋建筑裂缝作为一种常见现象,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是每一个工程建设者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文章对房屋建筑裂缝产生的成因从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分析,进而结合实践,对常见的裂缝提出了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筑;裂缝防治;成因;对策

根据已有的研究及实践经验来看,在房屋建筑存在裂缝的现象有其必然性。引起房屋建筑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裂缝一旦形成.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对墙体的防潮防水、保温隔热功能造成影响。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就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防治谈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1 房屋建筑裂缝产生的成因分析

建筑物裂缝的形成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人为的比如由于设计、材料不合格或施工方面的原因。非人为因素比如温度应力和地基沉降等。具体分述如下:

1.1 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房屋建筑裂缝

(1)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另外。于建筑物各部分温度差异引起温度变形不协调。从而导致的墙体开裂。这类裂缝主要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平屋盖的砖混住宅中,裂

缝形式有“八”字形缝、45度斜裂缝、水平缝、垂直缝等。

1.2 人为因素造成的房屋建筑裂缝

(1)设计不合理。设计时没有认真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在许多工程中,设计虽有防裂缝措施,但与规程要求不完全相符,致使墙体防裂缝得不到有效保障,或保质年限大大缩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墙砌体材料强度偏低、不同砌体混合砌筑、砌体强度与砌筑砂浆强度相差过大或外墙批荡砂浆

强度与墙体强度差距过大等设计方面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开裂。

(2)施工质量标准不合格引起。首先是砌体强度低,施工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或是抗压强度虽达到要求。但因砌体长度较长,砌筑施工完成后,砌体从中间部位自行断裂。其次是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砌体材料作为配套砌块,致使各种砌体组合砌筑,因不同砌体材料强度、热胀冷缩、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墙开裂。第三,砌筑砂浆强度偏低(偏高)。砂浆搅拌过程中,砂浆搅拌不均匀导致有的砂浆强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引起开裂。此外,砌筑用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使用时砂浆强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墙体质量.引起裂缝。

2 常见房屋建筑裂缝的治理措施

2 1地基沉降导致裂缝应对措施

首先,在设计阶段就消除裂缝隐患。一般在设计中选取土质均匀的场地建造房屋;当地基土壤严重不均匀时,应采用处理地基或改变基础埋深的方法,消除不均匀影响;当基底持力层为遇水膨胀或湿陷性土壤时,应在房屋周围采取排水及隔水措施;从而使基础的局部倾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其次,两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新老或相邻两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对地基产生新的附加应力和应力叠加,引起不均匀地基沉降。第三。合理设置沉降缝。在房屋体形复杂,特别是高度相差较大的部位应设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基础分开,缝宽不得少于10 cm.最好是三缝合一。最后,利用肋梁基础或加大地圈梁。利用肋梁基础或加大地圈梁,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均匀地基沉降,也可以减少此类裂缝的出现。

2.2温差裂缝处理方法

(1)设置温度伸缩缝。这是防止墙体竖向裂缝的主要措施,因为各伸缩单元中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要小得多。按照有关规定,建筑物总长大于50 m时,应设伸缩缝。伸缩缝应设置于因温度变化和材料干缩可能引起应力集中且墙体开裂可能性大的地方。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每隔15-18m左右就应设混凝土后浇带一道。

(2)分段浇灌。屋面现浇混凝土轴板可分段浇灌,先浇灌两边,留好施工带,过一段时间后再浇灌中间,这样可避免混凝土收缩及两种材料的溫度系数不同而引起的裂缝。

(3)屋面上设置隔热层或保温层。屋面上设置隔热层或保温层,并且在做屋面保温层时最好避开高温季节。一般屋面板受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增设空气隔热层或选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作保温层,能有效控制屋面板的升温。通常采用内隔热和外隔热两种方式相结合,可减少温差10℃以上,屋面

板温度降低后,它与墙体的温差可大大减小,能有效防止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4)采用装配式有檩瓦屋盖。有檩瓦屋盖在温度变化时的水平位移小,墙体中的主拉应力也小。该方法可减小屋面的水平刚度和温度变形,对防治外墙的裂缝较为有效.同时可以改善顶层的居住环境,可以达到实用美观双重目的。

2.3 结构裂缝处理方法

(1)设计应做基础工作。在设计阶段要做到正确结构计算和设计,这是应对结构裂缝最基础性的工作。设计资料要仔细审查,当荷载较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受到限制时,应提高块体和砂浆强度等级,或采用配筋砌体。

(2)通过卸载方法减轻墙体荷载。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梁,承担上部荷载。

(3)结构加固补强。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损害主体立面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截面尺寸。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这种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应的效果。

当然,除了上述主要处理措施以外,要严格施工组织过程,规范施工操作,从而为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防止裂缝的出现提供根本性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较大。本文对其中常见的几种类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只要我们全程严格控制,尤其是严格把好材料进料关。系统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操作程序,就能大大减少墙体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或将裂缝数量控制在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石小磊.关于钢筋混凝土建筑裂缝的分析[J].广东科技2007(07)

[2]万正河.浅析建筑施工中楼板裂缝问题[J].知识经济20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裂缝防治房屋建筑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
房屋建筑中的房建地基施工论述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坎镇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