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教学说课

2018-03-07 18:08余会义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变阻器

摘 要: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电路元件,在电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好电学实验做了必要的准备.本节课教学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从物理现象去探索物理规律,从学习物理知识到应用于实践,从而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教学说课

作者简介:余会义(1976-),男,甘肃肃南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1 说教材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电阻及其单位,理解了温度不变时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三者共同决定的基础上的一种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做好铺垫,因而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变阻器是电学中最常用的重要电路元件,在电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所以,本节课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很有价值.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变动器的结构、原理及铭牌上参数的含义;会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并会正确使用;会使用电阻箱并能正确读数.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学习,增强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1.3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由于学习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之后,学生已经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如何方便快捷地改变电阻大小不甚清楚,并且由于滑动变阻器的部件、接线柱较多,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正确使用变阻器难度较大.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这些特点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如下:

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应对策略: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来加以认识,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及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来判断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情况以及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

应对策略: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和实例分析来帮助理解、巩固提高和强化应用.

2 说教法

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本课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第一,利用生活场景创设与教学内容比较接近的物理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三,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离开课堂;第四,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3 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针对本课内容和以上教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利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 说教学程序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操作方法:

4.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投影出示视频:国庆期间各地张灯结彩庆祝国庆.变幻无穷的灯光把城市装扮的美轮美奂,灯光的变化五彩缤纷,今天我们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变化:明暗的变化.

设计意图:课题的引入创设了物理情景,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以陶冶情操.

4.2 启发引导,引入新知——探究变阻器的原理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如何能使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呢?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因为有了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可能会想到通过改变电压和电阻(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来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灯泡的亮度.在教学中,对于富有想象力的学生要充分肯定,要多引导.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引导提问:如何才能知道同学们所说的办法是否可行呢?通过怎样的实验来验证你的观点是否正确?

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探究小组,提供不同的探究材料,启发学生利用课桌上给出的器材开展实验,探究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

设计意图:这里增设了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变阻器的原理,让学生体会到观察和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评价,上讲台演示.学生很快会得出:改变导体的长度能较方便地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教师讲述:通过刚才的学习探究,同学们已经设计出了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元件──变阻器.它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设计意图:这样引出变阻器的概念及原理不會让学生感到太突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阻线加上可以移动的导线夹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直线式变阻器”.endprint

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该变阻器有何缺点?怎样改进?学生交流发言.教师点评学生发言,师生共同总结改进措施从而引出滑动变阻器.如表1

4.3 实验探究,亲历过程——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4.3.1 认识滑动变阻器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滑动变阻器的主要部件,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图符号.

该部分内容简单,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决,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法和讲授法.

4.3.2 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在实验之前先让学生思考解决一个问题:

思考: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实验时要不要全部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只接两个接线柱,那么可能会有几种接法?请同学们画出滑动变阻器的几种连接方法,在图上用彩笔画出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部分.

设计意图:对初识滑动变阻器结构简图的学生来说可能不能正确理解到底接入到电路中的是哪一段电阻丝,此时通过多媒体演示一种接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滑动变阻器接入到电路中的是哪一段电阻丝,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在电子白板上画图,其他同学在学案上画出.

提出问题:这几种接法都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吗?滑片从左往右滑动,电路中的电阻如何变化,电流如何变化?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

猜想假设:学生表述自己的猜想.

实验验证: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实验情况.

学生相互讨论,设计实验,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亮度.为了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只注重观察而不重视纪录,并且能较容易的归纳出实验结论,笔者设计了记录表2,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成.

根据实验记录,探讨交流以下问题,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要使用变阻器改变通过小灯泡中电流的大小,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2)有没有不能改变电阻大小的连接方法?能改变电阻的接法有几种?所用的接线柱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有没有效果完全相同而接线方法不同的?如果有,为什么接线方法不同而效果相同呢?

(4)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5)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前你认为滑片应放在什么位置好?为什么?

4.4 现象分析,评价交流——归纳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汇报和交流实验结果(鼓励学生比一比,看哪一组学生总结的更全面,更科学.教师不要多加干预)

在学生讨论总结后老师再次使用多媒体(flash动画)演示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和变阻情况,让学生再次理解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电阻变化的规律.

师生共同归纳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探究的过程,去主动突破“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5 自主学习,认识电阻箱

教师再次问题引导: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使用时有什么优缺点?它能表示出接入的阻值大小吗? 由此引入电阻箱.

教师出示电阻箱实物,学生观察,你会读数吗?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学会电阻箱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阻箱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4.6 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教师多媒体动画出示油量表,向学生介绍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用电器都用到了变阻器这一元件.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巩固练习分为两个层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4.7 课堂小结

各小组交流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不仅对知识做了系统的复习,教师还能得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4.8 作业布置

用电位器把小台灯改成亮度可调的台灯.

设计意图:布置一个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作业,使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5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易于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课板书采用提纲式板书.条理清楚,一目了然,有利于学习加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

11.6 变阻器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2.结构:电阻线、瓷筒、支架、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3.符号:

4.使用:

①接入方式:串联.

②接线方式:一上一下.

③改变电阻規律:滑片远离下端的接线柱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

④在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二、电阻箱

6 说特点

(1)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

(2)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化解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优化了教学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

(3)精心设计了一套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实验探究方案,诱导学生步步向目标接近,归纳、研究,并获得真知.将实验探索与理论探索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笔记录,动口议论,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得到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彦欣.滑动变阻器的几个学习盲点[J].物理教学,2017(01):21-22.

[2] 彭红艳.有效提问助力高效课堂——以“滑动变阻器”一课为例[J].物理通报,2017(05):46-48.

[3] 王泽洲.巧妙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变化[J].中学物理,2015(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阻器
变阻器的科学使用
对一道电学实验题的思考
实验分析限流式、分压式滑动变阻器阻值的选择方法
玩转滑动变阻器
中考滑动变阻器必考点试题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的选取与优化お
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的求法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问题
例析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