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继任老师的接班误解

2018-03-07 18:52王敏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班级情感家长

王敏

常常听到家长们说:“找一个好学校,不如找个好老师。”于是乎,入学时家长们使尽浑身解数努力把孩子塞进一个个“好班”。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学校的人员变动,常常出现老师被调整的现象。因此,常常有家长由于新旧老师能力、魅力不同而向学校投诉。家长或觉得新老师年纪太轻,经验不足;或对新老师的新举措百般不理解;或觉得新换的老师对孩子不如前面的老师更细致;等等。总之,家长们就是不断地将新旧老师进行对比、评价,这其中也可能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接班误解。那么如何化解这些接班误解呢?

一、学校层面的宏观调控

1.高度重视一年级教师的安排

一年级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一年中,孩子们要学会尊重规则,形成习惯,老师的责任十分重大。而在很多学校中,由于认为一年级孩子年龄比较小,比较听话,便于管理,所以常常安排一些较年轻的新教师任教,由于这些教师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只能在摸索中前进,所以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实一年级就好比我们建造大楼时所挖的地基,如果这个地基没有打好的话,可想而知,孩子们形成的错误的习惯在以后就很难改变。所以作为一个学校领導应该高瞻远瞩,重视一年级老师的选派,尽可能地安排有爱心、有经验、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带好一年级。而打好这个地基对于孩子整个六年的学习尤为重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好的班级往往从低年级就打好基础了,而这样的班级在今后无论是原有的老师直接带到毕业,还是换成别的老师接班,都会非常顺手。

2.形成传帮带的老中青团队

每个学校都会有老教师和新教师,也会有相对优秀的教师和普通教师,为了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应该尽可能在人员安排上建立各个年级的老中青团队,特别在低年级应该更加细致地安排,如果不能实现每一个班级都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带班的话,那由一个相对有经验的老师来引领也是很有必要的,每一个年级也需要由较优秀的骨干教师来引领。同时在不得不出现中途更换老师的情形时,也要根据班级的情况尽可能地安排更加有默契的老师来完成过渡。

3.重视学校文化的班级建设与传承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特别在班级管理方面,学校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安排,从整体上对于每一个班级有一定的共性要求。因此当一个班级换老师时,那些班级共性的基本内容是不需要改变的,这样的话有利于整个班级的稳定,同时也允许新接班的老师有自己个性化的安排。

二、教师层面的微观调整

1.认可学生对原有老师的情感

作为一个新接班的老师,首先要认可学生对原有老师的情感,即使这位老师并不受学生的欢迎、信任,也应该给予原有老师一定的尊重,告诉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理解,其实这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你的这种认可不仅不会让学生因为怀念原有老师而对新老师产生疏离,他们反而会更加认可新老师的心胸豁达。

2. 了解班级情况,做好师生沟通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新接班的老师在和班委们交流班级情况时,学生对她制定的一些新的班级规则提出异议,同时提出原有老师在这方面的做法比较好,而新接班的老师直接对班委说:“你们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于是干部们再也不敢说话了,但是从此之后,学生和老师之间便有了嫌隙,很难再有融合与理解。老师和学生需要良好的沟通,特别是面对学生关于新旧老师的对比,继任的老师应该理解与包容。也许学生对原有老师的情感正说明他们懂得感恩与理解。所以要真诚地沟通,正向地理解学生。

3.给学生破旧立新的希望与机会

不得不说,中途换老师其实也是给学生一个破旧立新的机会,常常有学生因为换了老师而有了很大的转变,原因就是新老师给了他更多的希望与机会。新任老师在接班的同时可以告诉孩子们,他们现在有机会把曾经不满意的那个自己丢掉,展现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做一个让自己、让同学、让老师更加喜欢,更加尊重的最佳的自己。也可以激励学生抓住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这样其实是引导孩子修正错误,树立一个更加优秀的自我。

三、家长层面的情感互通

1.充分肯定原来教师的成绩与付出

作为一个新接班的老师,在刚接手新班级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肯定原来教师的成绩与付出。其实这份肯定的背后也是对学生、对家长的肯定,同时表达对学生的喜爱,对家长支持工作的感谢,有助于形成一种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流动的正向的动力。这里面是一份真诚的情感沟通,也是一份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正能量的传递。

2.善意表达对学生的适度期望

新接班的老师往往更容易看到接手班级的问题与不足,此时有的老师往往会焦虑或者埋怨,这些都是不必要的。班级中每一个孩子、每一种想法凝聚在一起,才成为这个班级的一种能量,老师应该更清楚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对于较突出的问题认真地分析与应对。老师可以有次序地由大到小把原有班级中的问题一个一个地罗列清楚,并且制定新的班级规则和班级管理方案,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规则,改正不良的习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积极地引导学生适应新的改变。

综上所述,“接班误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误解问题,而是一个由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多个层面的意识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无论是新接班的老师,还是原任老师,如果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话,必然会不断地生出更多的智慧去面对和解决所谓的问题,于是“接班误解”便不复存在。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情感家长
班级“无课日”
情感
家长错了
台上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