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

2018-03-07 19:02赵冉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前置作业数学

赵冉

前置作业是生本理念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在正式教授新课内容前,学生依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课前探究性学习,然后带着收获和发现,带着思考与疑问进入课堂,使课堂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高效性。原则是先学、以学定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诚然,每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数学基础不同,但在完成前置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感悟,为新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同时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一、正确把握前置作业的本质

1.前置作业可以检验课前探究性学习是否有效

学生通过课前探究性学习,初步理清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能更好地参与课堂交流。将学习提到课前,学生有了探索知识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可以慢慢琢磨自己的疑问和感悟。

2.前置作业设计是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的需要

终身学习贯穿人的始终,是坚持学习的过程。要实现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就应注重学习主动性、自我更新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前置作业正是培养良好習惯的重要渠道。

3.前置作业设计与传统预习有所区别

预习一般指的是学生对新授课提前学习,勾画出重难点,主要是以课本为主。而前置作业的内容更为丰富,包括对新授课的预习,可以是对旧知识的巩固提升,也可以是对社会实践或生活资料的调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应仅限于概念及公式的记忆,教师须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将数学融于现实生活中,努力实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最终服务于生活。

二、明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特点,又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价值观等得到多方面发展。

1.从简单的认识到具体的应用

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小学中高段数学前置作业设计须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倡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抽象成具体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直至灵活应用,还原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了多边形面积计算后,教师可布置应用类的题目:

某市政规划局要对一块长50米、宽40米的空地进行绿化。(选择回答以下问题)

1.待规划空地的总面积?

2.如何用绿色环保理念实施规划?

3.了解草坪及花卉每平米价格,怎样合理设计才能实现既美观又节省预算的目的?(根据所需花费,做成饼形统计图)

4.根据既定规划方案,计算预算经费?

此类应用题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简单的市政规划相结合,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实现了将数学知识具体应用的目标。

2.从数学的生活性到生活的数学性

有趣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将数学生活化融入前置作业设计当中,可以使作业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作业形式变得多种多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都有所提高。借助生活化教学,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其中,积极地学习知识,思考问题。

例如在“年 月 日”的教学中,教师设置前置作业时可以结合生活问题,增加学生对数学课程的亲近感,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翻看年历,自主探索年历中的数学规律。如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否一样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学生从观察中得出一、三、五、七、八、十、十二七个月是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四个月是小月,每月30天;二月份是特殊月份,每月有28天或29天。因此,一年共365天或366天。如此一来,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学习的“年月日”知识又可以应用于生活中。

3.从半开放到完全开放的过渡

前置作业设计可分为半开放到完全开放两个阶段。半开放的前置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定任务,提出一定的要求,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半开放式作业设计虽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但还是不利于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而科学合理的完全开放的前置作业设计,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更有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前置作业设计给出的作业题目能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把握前置作业设计的原则

为了使小学数学前置作业设计能有较好的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前置作业要有趣味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力量。如果学生对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由衷地感兴趣,自然也就乐意自主了解新授课内容,根据已经学会的知识,自主钻研未接触过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可以促使他们上课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紧跟教师思路。总的来说,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减轻学习带来的疲劳感,使学习时间延长。因此,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富有童趣的前置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2.前置作业要有引导性

前置作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应有明确的引导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理清课程的基本脉络,熟悉先学什么,再学什么,有了方向才能有相应的学习方法。

3.前置作业要有自主性

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枯燥难懂的数学习题更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及处理问题的基石。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应鼓励质疑、激活思路,给予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给予适当激励,会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学生提问的激情和活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产生创造性成果。

4.前置作业要有发展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前置作业设计应以此为出发点,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前提”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特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教学结束后,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计算土豆体积。开始时,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感到棘手,要想计算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不能直接套用公式。一部分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想到将土豆蒸熟,通过挤压的方式将熟土豆变成正方体、长方体,测量出长宽高后,再利用公式计算结果,这一方法的思路是:改变物体形状其体积不变(仅限于本题,不考虑密度变化)。另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想到切下1立方厘米土豆称重,再称一下土豆整体质量,用总质量除1立方厘米土豆的质量得出倍数,最后用1立方厘米乘倍数得到土豆体积。这是运用“同种物质体积与重量成正比”这一规律。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充分调动其探究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一题多解,长期坚持,必将为学生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前置作业,注重设计的趣味性、生活化、层次化,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注重现代化教育方法、方式的运用,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紧跟时代潮流,培养现代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梅英.新课程、新作业、新气象——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2017(3).

[2] 贾红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抓住“三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10).

[3] 赵静.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少年,2017(14).

[4] 张敏姬.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的实践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5] 郑正文.简约而不简单——例谈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4).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置作业数学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前置学习任务的设计
核磁共振对妊娠晚期子宫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效果分析
快来写作业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