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8-03-07 04:54李洲鹏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国民经济体育产业体育

李洲鹏

摘 要:体育产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这种具有依附效应的经济集合带来的变化,也催生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明显的是,休育产业的消费在当前整个产业经济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基于这样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对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一定程度的解剖,同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产业;国民经济;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1-0049-02

一、体育产业的概念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生活所进行的所有相关产业的集合。有时候,人们会把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等同理解,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体育事业更注重于社会效益和精神文明的需求,注重国家的形象,比如体育竞技事业、体育设施建设和奥运目标等;而体育产业则更注重于经济效益,侧重于通过体育来达到产业链的经济养成和利益获取。所以说,体育产业是商业行为,具有商业性质。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来看,20世纪的80年代始是体育产业形成的雏形期,我国的体育经济形态在逐步养成,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育产业形态,这个形态包括了体育从国民经济中获得支撑,同时国民经济发展反哺了体育产业的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虽然那时处于全球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困难期,但奥运会的体育经济影响力仍然给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长远的规划和支持。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介入体育产业,对体育产业的从业者和体育产业的完善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体育产业市场还缺乏整体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整体上还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急需改革。所谓整体发展战略,包括:第一,体育项目的整体职业化程度,从目前来看只有部分像篮球、足球等关注度高的体育项目吸引了广泛的投资,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模式但更多的还处于体制化哺养阶段,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体育产业行业发展需要达到一个整体多元化的平衡状态,使得行业的盈利模式多元化和产业化。第二,体育产业的盈利模式非常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虽然体育产业范围很广,包括体育相关产品的销售、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体育赛事的组织经营等。但整体上来看,不管是目前比较热的足球还是篮球,投资人更多注重的是社会效应的获得以及政治资本的汲取,而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产业盈利模式目前还是缺乏支持。需要看到的是,国民经济与体育产业的紧密度上还需要加强。第三,体育产业需要走出真正的市场化道理,以市场经济的运营手段来包容体育产业的存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去目标化、去成绩化,应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从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养成入手,使体育产业更好地接轨国民经济,而不是卖个门票就是体育产业。

2.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不系统、不完整。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近三十年来的发展仍然局限于以奥运目标为达成的体育产业孵化机制,这种机制导致所有的体育产业最终服务于体育成绩,直接导致拔苗助长,体育产业的规模较小,其主因是没有持续性和整体思维,所以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较小。从当前的体育产业现状来看,我们承认体育产业的养成,但距离真正的体育产业的独立和规范还有一段距离,目前来看还不足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有力支柱产业。在体育产业发达的欧美等一些国家,体育产业的起步较早,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

3.体育产业的市场潜能有待于挖掘和开发。我国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体育本身,从这个层面来说基本上谈不上经济行为,这种不进行体育自身附加价值的开发和挖掘是行之不通的。在欧美国家,体育产业附加价值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的比例是较大的,往往通过运作和包装其价值甚至会大大超过体育本身。比如,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网络版权、冠名和广告,同时体育产业本身的包装和给养需要的各种辅助的标识类、冠名权等创造的价值就是附加价值,这部分价值创造的资产往往超过了体育本身创造的资产。但是,现在我国体育产业针对这部分附加价值的挖掘还不够,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从2016年媒体调查数据可知,还不足美国的1/6,虽然近几年来的增长率在快速递增,但还远未实现体育产业产值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支持。我国体育产业市场潜力还很大,在体育产业中还有很多的功能尚需挖掘。

4.体育产业在政策的设计上还不够完善。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的事实,使我国在制定政策规划上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特别是在中长远的规划上更是缺乏系统性。另外,针对一些项目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不够,与搞活经济一样,政策的扶持也应该是有选择性的,有方向性的。所以,对于这些项目还缺失针对体育产业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全球影响力大的项目拳击,我国还未有职业联赛,只有商业赛和竞技赛,这对于产业升级是不利的。所以,这需要政府在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政府部门如果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会使项目发展丧失最佳发展期。另外,有些相关的体育职能部门没有按照中央的统一布置,并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在体育经济发展上来,把精力都放在了提高表面的政绩上去了。目前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第一,依靠社会力量,其后果是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体育经济的运转机制;第二,政府对接项目往往弱化经济利益,没有从根本上去扶持体育的最大市场化,其主要原因是部门管理者害怕失去管理局,所以始终不放开市场。另外,体育职能部门将体育竞技作为整个部门的工作重点,没有积极开展社会体育的机构和部门设置。综上,我国虽然有一些在国内有名的体育产业公司,但它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较弱的,远远达不到国际影响力,如“李宁”是中国职能部门最早扶持的公司,但发展到现在仍然只能算国内名牌,国际影响力很弱。另外,经济体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因而导致体育产业领域企业的规划和建设出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去行政化”,有代表性的是足球管理中心的取缔,中国足协成为真正的民间社会团体,这就表明社会力量所主导的体育事业有了更多的话语权。endprint

三、现阶段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体育产业的发展吸引了诸多企业的投资。体育产业近几年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企业在体育产业领域进行投资,但总体来说回报率不高,这个回报率主要是经济利益,但在知名度上企业获得了空前的关注。以投资足球的恒大房地产公司为例,公司的品牌和企业的形象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无形资产的收获可能是企业家比较乐于投资的一方面,另外就是政治资本的捞取。从目前来看,企业的投资形式一般主要有三种: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股份投资。股份投资是投资人持有公司的股份,但不具有控制企业的权力;直接投资是企业以直接投资获利为目的,把资金直接投入到体育产业中,对体育产业进行控制,进行资本的运作和项目的开发和拓展。直接投资的成本比较大,因为有一些项目还要对体育俱乐部、管理团队和运动员及体育场馆等进行投入。直接资本的投入虽然减轻了国家投入的压力,但是管理体制上有欠缺,仅有少数的企业能够使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在企业内部进行管理。

2.体育产业扩大市场内需,从而可以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体育的改革加深后,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链接国民经济的主体进行项目的开发,这里就包括国民经济比较关注的CPI以及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所实现的精神文化消费。体育产业的重要一个点就是精神消费,比如我们去欣赏和关注比赛,就是从比赛中获取到新的快乐,这种快乐所创造的是基于成熟的开发平台,在这里对接了诸多的体育服务和体育的附加值。所以,如何把体育产业引导好,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因。

3.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会为市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这是毋庸置疑的,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较多,体育产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多,而且体育产业有诸多的相关产业链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欧美一些发达的国家,体育产业为国家创造的就业岗位所占比例较大,能占到整个市场就业率的10%以上。而我国的体育产业生态基数更大,可提供的岗位更多,加上我国这个人口密集型国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有更多的企业可以为提供密集型劳力的输入,也包括了技术型和管理型。所以,提供的就业岗位越多,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持越大,它不仅缓减了我国就业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就业也意味着消费,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所以提供就业也从根本上促进了消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该说体育产业在我国是朝阳产业,而体育产业能否真正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需要政府、社会和投资人的共同努力,在打造成熟的体育产业生态的前提下,加快与国民经济的融合,最终实现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陶干臣,萬绍勇.我国体育产业兴起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7):293-294.

[2] 韩京.关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4,(9):105-106.

[3] 任慧莹.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6):247.

[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民经济体育产业体育
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浅析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如何引导流动资本进入实体经济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