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会讲”

2018-03-07 09:48白璐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云龙区域分析

白璐

“学进去,讲出来”方式(以下简称“学讲”)是徐州市近年来在中小学教学中实施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本文就以高中区域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内容的教学为例探索基于“学讲”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基于“学讲”方式实施原则的课前准备

1.课标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包括:通过对典型区域进行综合分析,能初步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内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与实践,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区域环境问题危害描述、成因分析、治理说明的综合观念与能力。

2.学情分析

“学讲”方式教学倡导以学定教,实现教学有效性也要基于对学情准确的分析把握,同时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学生通过对本章其他环境问题的学习,对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已有所掌握。本课将进一步提升学习地理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区域资源的开

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基于“学讲”方式实施目的的设计思路

“学讲”方式授课的精髓是学生学进去,学会后讲出来。本节课的设计就由此出发:

1.怎么“学进去”

让学生想学——精心设计导入,刺激学习欲望;使学生能

学——任务难易适中,构建学习平台;帮助学生会学——多种学习方法,丰富学习技能。

2.怎么“讲出来”

让学生有话可讲——从生活体验出发,调动已有知识储备;使学生有话要讲——从生成质疑激发,设置学习过程冲突;帮助学生有话会讲——从考查要点出发,规范答题表述方式。

三、基于“学讲”方式课堂教学设计与策略实施

1.赞美湿地——讨论与展示,讲出来

播放云龙湖、云龙湖暴走队和捕获大鱼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喜欢云龙湖吗?云龙湖给徐州人民带来了哪些好处?引导学生思考云龙湖的好处,从家乡地理事物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已有认知,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小组成员交流家乡云龙湖的好处,将讨论结果在小黑板上有条理地写出。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对小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导。小组全员参与合作讨论云龙湖的好处,梳理汇总后写在小黑板上。学生通过对生活体验的总结,理性分析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生成性资源。教师的巡视指导起到教学诊断的作用,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每个小组讨论成果各有闪光点,组间互讲互学,“兵教兵”的热烈氛围充满课堂,学生的讲解可圈可点。生活体验精彩地讲,湿地效益轻松地学,新知的生成水到渠成。同时增强了学生学、讲的信心。

2.了解湿地——追问与探索,学进去

教师通过设疑追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熟悉且感兴趣的实例入手,使生活经验转化为理论。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清晰地掌握湿地的概念,摒弃了以往概念学习中枯燥的说教。学生通过各个突破问题,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师通过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洞庭湖的今昔鲜明对比,震撼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知识的欲望,学生合作分析出不当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危害和解决措施。先独立完成学案中三个材料分析题,再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材料分析第二题,将讨论结果展示,并派代表给大家做简要解释。通过比较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学习的时间,便于学生构建新知识,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处体现以学定教,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度。“体验探究”是这里设计的亮点。问题的设计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有层次、有铺垫、有难度、有驱动,跳一跳够得到,让学生有话可讲,这样才会持续支持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总结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当行为对湿地的危害。小组讨论,形成因果关系框图,主动将已获得的碎片化的知识梳理成体系,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学生的亲身体会远強于教师的说教,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的成果更容易内化。

3.建设湿地——理论与升华,做出来

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找出材料中区域存在的资源与环境问

题,确定相应的对策。理论联系实际,在学进去的基础上做出来。课堂教学以家乡的湿地导入,以家乡湿地结束,首尾呼应。同时使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得到升华。

4.当堂检测——疑问与解答,悟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再互批互改互讲,训练学生自主归纳的能力,培养质疑精神。

四、基于“学讲”方式实施过程的感悟

1.好的教学设计,才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强调体现学习过程;另一方面还会起到教学诊断的作用,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特点,才能更好地调整教学设计。

2.好的情境设计,才能激活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乐学、能学、会学,有引人入胜之感。

3.好的问题设计,才能驱动学生的讨论、交流,形成思维的

碰撞。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云龙区域分析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苏云龙作品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周云龙教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分区域
云龙湖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