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与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2018-03-07 09:48张霞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对策

张霞

摘 要:初中生物在中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前衔接小学的自然科学课,后承接高中庞大的生物知识体系。所以,初高中生物教学之间应该有一个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就是教育衔接,它是受教育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故而,教育衔接不可忽视。对初高中生物新教材内容衔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对策,以期益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教材衔接;对策;问题分析

在我国现行中学里,生物教学被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生物在七、八年级开设,高中生物在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开设。这样就出现了初中九年级一年的生物学习空缺,加之部分初中学生对生物课又不重视,很多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到高中时所剩无几,因此,在学习高中生物时感到茫然。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地接受高中生物知识,教师必须对初高中生物教材联系紧密的部分进行衔接教学,初中生物教师多了解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与要求,合理地做好教学拓展;高中生物教师多了解初中生的现状,做好承上启下的铺垫与衔接。本文就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1]。

一、关于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评估学生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它是国家评价和管理课程的基础,也是国家课改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有很多差异,比如说,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等方面。明确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差异,对研究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课程宗旨的差异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课程标准对生物学的课程宗旨作了如下说明:义务阶段的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则是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由此可见,高中和初中生物课程宗旨是有共同点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方面的科学素养。而高中的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要“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宗旨方面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2.课程理念的差异

初中生物课程理念包括:①面向全体学生;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③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包括:①提高科学素养;②面向全体学生;③倡导探究性学习;④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初高中生物课程在相关的课程理念上保持了高度一致性,但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在初中生物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说明高中生物学既延续了初中的生物学课程理念,同时又上升了一个高度,使得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理念的内容变得更加全面。

3.生物课程内容标准的差异

通过比较初高中生物学的教材内容,不难发现,在教材内容的主题方面,两个阶段的生物教材一定程度上存在互补且递进的关系。初中生物教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出发,在一定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高中生物教材更加重视的是与生活的联系,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驱动知识建构,强化相关内容的开放和引导,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行为。在教材内容上,初高中生物学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性,但由于高中生的心理、认知、学习特点等,高中教学应在初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予以拓宽和加深。

二、关于初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

初中生物知识点不是很多且课程标准对学生要求也并不高,多以了解理解水平为主,侧重于对生命现象的描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从生活情境和日常生活常识入手,尽可能地以生活中学生最常见的或者最感兴趣的例子入手,让兴趣成为学生的老师。如此一来,便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相对于初中生物来说,高中生物的内容和知识点显然多了很多,三本必修模块和三本选修模块,共有六本书,不仅内容多了,且难度也增大了很多。初中侧重于描述生命现象,高中则侧重于揭示生命本质和生物共性,难度加大很多,但是课时并没有增加,这样一来,教師的教学负担与学生的学习负担都加重了很多。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初中相关内容及知识点的衔接工作[2]。

三、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初高中学生在生物知识层面上的衔接

由于初中的生物课程只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设,九年级并没有开设生物课程,这样难免会造成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断层,从而使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对于生物课的学习要从基础学起,使得教学时间严重浪费。

2.初高中生物学习方法与习惯的衔接

初中生物升学考试(会考)对学生要求较低,大多数初中学生一般要等到考前才在学校的组织要求下集中时间攻克会考大关,且一般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觉,生物只要在考前背一背就行。而高中阶段,面向高考,对于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而学生仍然以初中读和背的方式学习生物,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使之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

3.初高中的生物教材在知识编排体系上的衔接

现在我国初中的新课程标准和原来的教学大纲有很大差别:原来的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用文字描述表达的,而在现行的新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都是通过实践或探究性实验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初中生物的新教材还删除了一些内容,而这些被删除的内容恰恰就是高考中重要的考试内容,这样造成了高中生物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和拓展,增加了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3]。

4.初高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衔接

有些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并不知道学生在初中到底学到了哪些生物知识,而初中教师也不了解高中生物知识到底深化了初中哪些知识,这样就会导致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准备不足和初中教师的拓展不足,使得初高中生物教学出现衔接问题。

四、关于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问题的策略及建议

1.面向全体生物教师,进行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初高中的生物教学虽然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但是在这其中一定有着可以进行衔接的依据。教师除了根据对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内容展开探究性工作之外,还要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展开研究。初高中教师之间应加强学习与交流,围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加强对初高中教材、衔接教法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优化组合,设计科学的衔接方案。

2.积极建议学校给初高中教师配一整套初高中生物教材

建议学校给所有的中学生物教师配上全套生物学教材(初中四本、高中三本必修三本选修),而教师要做到的就是要对这些教材内容了解透彻,这样一来,教师们就能明确学生学过什么知识、怎样学的或者将来会学到什么知识。教学衔接自然而然就会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

3.初高中生物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增加教师培训机会

初高中生物教师要通过多交流多沟通,相互增加了解,互相给对方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建议,才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点对于那种初中高中都有的学校是不难做到的,而对于那些只有初中或只有高中的学校,也应该定期交换教师进行交流,或是利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甚至也可以在网络上上传一些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资源。

4.善于引导学生

对于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要做正确积极的引导。例如,引导学生在中考结束后能够对初中生物课本进行温习,不难发现,高中生物教材上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其实或多或少都在初中生物教材上得以体现。因此在初三中考结束后,也就是高一开始之前的暑假,学生如果能将初中生物做一定程度的温习,一定能有效提高他们高中的学习成绩。另外,高中教师还应该尽量鼓励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因为初中生物以识记理解背诵为主,而高中显然不能这样,所以教师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是处理好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生物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

5.做好实验教学衔接

初高中实验方面的衔接也是有必要做好的。生物学的基础是实验,通过分析教材里的相关内容,不难发现,两个阶段的实验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初中实验主要锻炼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相关操作,而高中实验则是要揭示本质,通过实验探究,实现对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应根据这一点作出循序渐进的安排,對于初中教师,要熟悉了解高中教材中的各种实验,尽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于涉及高中的实验,适当做一些要求,强化学生的相关操作,而对于高中生物教师,也应当了解初中教材中的各种实验,对高中生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不同比较分析和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的分析,得出一些关于初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及建议。笔者认为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工作,高中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初中生物教师也责无旁贷。只要全体老师共同携手努力,搞好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工作就指日可待了。与此同时,也希望这篇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后能有更多学者和教师来研究相关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聪.初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衔接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马小花,张迎春.初、高中生物教材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文,2011(9):173-174.

[3]王洁,车雪梅.关于初、高中生物学科学段衔接的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20-21.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分析及网络安全问题探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