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的初中数学

2018-03-07 09:48王金秀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互动探索交流

王金秀

摘 要:不可否认的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已经把考试成绩看成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评判标准,既然分数已经成了“唯一”,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直指考试,只要能让学生考取高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可取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摧毁了很多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换句话说,与其让学生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不如让他们自己带着兴趣去钻研探索。

关键词:互动;交流;探索;游戏;设计

本来对钻研数学很感兴趣,却熬不过茫茫题海;本来可以轻装上阵,轻松答题,最终也会在老师、父母的迫使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黑板、粉笔、公式、习题、试卷,一想起数学学生脑海里就会浮现这些让他们根本就提不起兴致的东西。如何更好地教学已经不是初中数学教师所要考虑的头等问题,而是如何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偏执看法,引导他们转变对数学的学习态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死板,教师站在讲台上一味重复知识点和公式,实际上对于学生解题没有太大的帮助,这就需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寓教于乐,取得四十五分钟的利益最大化。

一、增强课堂互动

固守三尺讲台是很多老师的通病,利用黑板和多媒体讲课只能达到传递知识的目的,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就需要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作为新知识的学习者不断提出问题并探索。在学习新的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先把全班同學按照小组进行分配,划分好组别之后教师可以随之抽取一个小组让他们准备第二天的授课。从备课、讲课到布置作业都由小组内的成员全权负责。想要讲好一堂课需要准备的工作有很多,这需要小组内有足够的向心力,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学生上台讲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cosplay”——自己也充当学生坐在课桌上听课,在讲台下面认真记录学生们(授课者和听课者)的具体表现。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也可以问一些相关的问题,考一考备课的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这节课所要教的内容。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一定对学生的授课表现进行点评,“一句鼓励的话胜过一百句责备的话”,第一次上台讲课学生们难免都会有一些紧张,他们需要老师的鼓励和信任。让学生上讲台讲课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推理数学的能力,但这样也会有一些弊端,比如说因为经验不足落掉一些知识点,听课的学生有的地方还是没有搞懂。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再把本节课的内容给大家划分一下重难点,让学生在第二次听课的时候更好地吸收。

二、增加师生交流

上课的时候和学生多一些交流非常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设想一下,如果教师只是在讲台上讲课,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就直接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直到最后下课铃声响了才看到台下几十双迷茫的眼神,那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这就要求教师每讲完一个重要的点就先停下来,看看学生们的反应,然后再出一两道练习题,依据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再决定要不要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数学家陈省身曾说:“科学需要实验,但实验不能绝对精确。如有数学理论,则全靠推论,就完全正确了。这是科学不能离开数学的原因。许多科学的基本观念,往往需要数学观念来表示。所以数学家有饭吃了,但不能得诺贝尔奖,是自然的。”有新的数学概念要引进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当做初学者推理学习,在提出问题—探索推敲—推理论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代入数学

概念。

三、寓教于乐的教学

数学本来就是充满乐趣的一门学科,从探索未知的数学答案到最终解决问题一直都是数学家和无数数学爱好者所享受的过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太过于形式主义化,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放弃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在课堂上解答数学题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小组间竞赛的方式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好。这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竞争压力,也会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更加投入、更加专注。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事先做好一些数字、字母牌,在上课的时候邀请几位学生作为数字、字母的扮演者,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可以让讲台下其他的学生帮助迷路的1、2、3、4、5、x、y、z找到他们自己的亲人。课堂游戏化的过程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不断实践并分享相关的教学经验,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原始积累,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率的课堂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就能吸收到知识。比起枯燥的黑板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深受广大初中生欢迎,真正寓教于乐,一是要让教师感受教的乐趣,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二者达到双赢。

应试教育让学生苦不堪言,每天被功课逼到凌晨才能上床休息,到学校之后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回到家里又要不断地去做各种习题巩固,这并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预期教学成果。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模式,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上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只有让他们享受这个过程,我们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压力,同时他们也能在考试中轻松取得好成绩。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互动探索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