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2018-03-07 09:48叶根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叶根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理性思维日趋成熟的阶段,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接受怎样的思想教育,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新形势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综合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不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优秀的品质。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中华传统美德

初中学生刚刚脱离了小学的天真与幼稚,在这个全新的人生阶段,学生将逐渐接触到更多未知的事物与领域。为了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学校在重视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将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到了重要的地位上,以确保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促进学生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翻开《道德与法治》的课本,能够发现其中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这些优秀文化使学生不断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逐渐改正或者改善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争取获得更大的突破与进步。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便从学生自身出发讲述了初中生应该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学习以及自己在学习或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只有在科学、客观地理解该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与适应自己生活与学习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通过对“认识自己”的学习,学生还能轻松地体会到该章节知识内容蕴含的识人、识己的智慧。早在数千年前的老子就曾经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在科学、全面认识自身优势与短处的基础上,才能有计划地对自身进行调节,以确保在学习与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

1.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集体意识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就曾在《吕氏春秋》中说过:“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由此可见,个人的力量有限,但集体的力量却是绝对不容小觑的。学生所在团队的成绩,必然是在其队员扬长避短的情况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团队优势的展示,身处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可以将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因此,在这个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最佳时刻,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大局观,使他们学会如何与别人亲密无间地合作,并在合作中达到共赢。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深刻领悟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以及创造奇迹的成就感。在这种成就感的驱使下,学生将会更加以集体的荣誉自豪,以集体的失败为耻辱,进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因此,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数千年以来的文化积淀,充分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及其所培育出来的传统美德。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的时候,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以及家长为自己的无私付出,并在此基础上由衷地感恩父母和教师的养、育之恩,进而学会与教师、家长沟通的办法。该章节的知识内容使中学生心底懵懂的情感日趋理性化,深入感悟到無论是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是教师的教导之恩,都是父母和教师对自己无私的付出,对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孝”的传统美德

《增广贤文》有言:“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道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内容,当学生在体会教师“传道授业”的伟大之时,也应该学会感恩父母与家庭,是他们辛勤的付出,才造就了自己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使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促进社会快速、平稳地发展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社会想要保持良好的运转,除了道德的约束外,还需要更多规则和秩序的保障。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明白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也知道社会上必须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则。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在培养自己以礼待人、礼貌诚信等优秀品质的同时,使自己成为善用法律的合法公民。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因此,作为学生思维习惯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引路人,我们务必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教材中挖掘出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高尚情操与优秀品质的独特魅力。

总之,道德与法治在培养学生为人处世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无论是从中华美德的传承来说,还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4).

[2]王孙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7(6).

[3]杨光花.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