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018-03-07 09:48陈欢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初中体育有效性

陈欢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时代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改变和革新教育方式,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初中体育是一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深入探究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期能够帮助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教育方式

初中体育是学生初中阶段必修的学科之一,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可以使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并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爱。只有身体素质的稳步提升,与文化知识的学习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所以,深入刍议如何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普及的课题,本文将基于此课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注意解决好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育课堂上普遍出现一些可能严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所以,首先,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目光放在自身,寻找体育教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参加讨论交流活动,以便教师之间相互审视,吸取经验,更高效地发现在体育课堂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应该正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以及自身素质能力的缺陷,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高效改变现状、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学校对初中体育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影响体育教育课堂实现高效性的原因之一。学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新课标的号召,将体育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正式排在课程表里,并不允许其他科目的老师占课、抢课,监督体育教师正常完成教学内容。只有学校和教师自身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寻找并改变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使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其他策略能够进一步展开。

二、注意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初中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已经开始发育成长,但不同学生的发育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可以适应较激烈的高强度运动,同时有些学生因为发育迟缓或其他的生理因素,不适合激烈运动。教师应该将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展开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旨在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程度合适的体育锻炼,防止有些学生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因为体力原因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在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中,初中的知识文化教育难度是逐年递增的,体育教师应该配合文化教学,对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难度和负担加以调整,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应该分开进行教学。初一的主课较少,体育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的成长发育。初二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中学的教育方式,课业也相对轻松,应调整体育教学的难度,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技巧性的训练与考核上。初三阶段的学生有着较重的升学压力,体育教学应该侧重于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多组织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能放松压力,轻松愉快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方案。

三、注意进行多样化教学,提高学生重视度与参与度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教师应该积极了解时代潮流的发展,接触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鲜事物,并把它们巧妙地添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课程有了兴趣和主动性,才能方便教师灌输体育运动的精神与理念,让学生真正得到身心的发展与锻炼,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有些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或者对文化教学过于重视,可能导致学生自己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青少年时期,学生没有稳定的价值观和对自己健康发展的长远考虑,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运动一生”的体育理念,让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学习不是成长的全部,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了解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让家长重视体育运动,并在课外督促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只有提高了学生自己对体育课堂的重视程度,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深度改革教育理念,提倡趣味性教学创新

在传统教育理念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主要由教师的演示教学与学生的自由练习构成,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弊

端,很难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深入改革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来引导和保护学生安全。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时,他们收获和体验到的东西会更加深刻,促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将创新的趣味性综合教学加入初中体育课堂,也是提高课堂教育有效性的措施之一。趣味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唤醒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尤其是对一些不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趣味性的创新游戏教学环节,可以引导他们放开自我,在所有人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也能更有效地吸收知识,提升身心素质。

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是达到最终目标的途径之一。教师、学生、学校、家长都应该重视初中生的体育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堂上,高效地收获能受益一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只有首先保证了身体的良好素质,才能深入学习文化知识,为今后的国家与社会发展貢献他们年轻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跃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2).

[2]张孝辉.浅谈体育教师有效教学途径[J].科技信息,2013(32):291.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初中体育有效性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