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积极推动区域性班主任工作共同体建设

2018-03-07 09:48刘志坚黎国勇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推动示范班主任

刘志坚 黎国勇

摘 要: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当下,班主任的自身成长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示范;推动;班主任

如何有效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如何推动区域性班主任工作共同体建设,整体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方面,已成为教育部门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针对我区实际,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在“建立工作室体系,搭建交流平臺,加强校际联动,整体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致力推动区域性班主任工作共同体建设。

一、明确目标,积极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培训体系

班级建设和成长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头戏,班主任自身的成长也是一个班级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们坚持着“规范、有效”的管理思路,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强化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各种新要求,将区域学校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坚持规范管理、务实有效上,从而树立管理新观念,实现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新提升。各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分别成立班主任工作室,着力形成市、区、镇、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体系,进一步夯实班主任培养培训,致力建立新入职班主任、骨干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名班主任、名班主任工作室等不同层次的班主任培养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开展班主任技能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专业能力大赛、成果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我区班主任综合素质。

二、搭建平台,着力夯实班主任校本研训

引导广大班主任树立科学育人的理念,强化工作责任意识,在学习、纠错、实践、整改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的根本。我们根据“学习培训,实践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强班主任校本研训,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积极探索有效研训模式,坚持培训、专题活动、课题研究相结合,着力抓实以“学习、主题班会课例研讨、课题研究、技能竞赛、成果评选”等为内容的研训活动,并致力抓好过程性指导,努力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

下面以学习实践“体验式”主题班会课为例谈谈过程性指导的点滴体会:(1)抓好学习前的任务驱动。“计划先行,任务驱动”是学习有成效的关键。学校在活动前制订好学习实践“体验式”主题班会课的详细计划,包括学习内容、时间、方式、任务等,让班主任明确要求,领会意图。如组织班主任学习前,明确学习任务:“体验式”班会课的概念是什么?“体验式”班会课的操性基本环节有哪些?每一环节如何操作引导?等,让班主任带着学习内容去查阅相关书籍、文章及资料,并在学习会上谈体会;(2)抓好实践时的交流方式。灵活的交流方式可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习后,组织“体验式”班会课研讨活动,不同年部提供课例,听课后采取执教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班主任评课发言、总结等环节进行研讨,让每个听课者在听、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体验式”班会课的模式;(3)抓好活动后的实践反思。反思是培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听评课活动后,班主任进行总结,撰写心得体会,并组织优秀心得体会分享会,期末再进行“体验式”班会课设计评比。经过多次的轮训,可充分让班主任在自我积累、自我反思中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扩大交流,拓宽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新渠道

扩大教育交流,加强校际联动,可更好地开发、利用、共享区域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升区域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注重扩大教育交流,利用广州市“百校扶百校”行动契机,加强校际结对帮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多形式、多途径,为广大班主任更新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搭建学习平台。在校际结对帮扶中,我们致力推动区域内学校与区域外学校、区域内学校间的结对交流工作:(1)找准班主任工作帮扶点,提升帮扶工作的深度。帮扶既注重个案帮扶,又注重于“面”上的整体提升,例如,设计一节优秀主题班会课教案、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年级班主任工作团队和形成一项具有特色的班主任研训活动。(2)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各结对学校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①领导互访,每学期至少1次,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②教师互访,每学期开展科组、班主任间的交流至少两次,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主题班会示范课、讲座为载体,来提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工作水平,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3)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学校间加强工作联动,双方共同探讨、共同促进。在日常交流工作中,通过网络技术,如电子邮箱、QQ群、微信群等及时交换各类信息,实现双方教育资源即时共享。通过这样的交流帮扶,帮扶学校双方的各项管理制度、主题班会设计、班主任竞赛资料、班主任工作经验等实现了资源共享。经过学校间的虚心、踏实、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班主任的共同进步。

四、注重提炼,积极打造班主任工作特色品牌

推进学校特色化发展,用文化涵养教育,着力打造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引领下的班主任工作特色品牌,可有力促进区域班主任整体水平的提升。我们坚持“精细管理、内涵发展、文化涵养”的教育理念,从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发,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乡土文化等融入学校德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努力打造一批校本特色的班级文化、班主任主题班会示范课和精品德育课程,进一步凝练德育品牌。如我们在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主要是围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通过班风建设以及各类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努力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以此进一步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禾仓小学以“和雅”文化为引领,推动“和乐”班级文化建设,根据校纪和本班学生的特点,形成具有班级特点的班徽、口号、班公约等;钱岗八一小学以“传承广裕文化,彰显八一风范”为办学特色,引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每个班有自己的班训、班徽、班旗和班规,体现鲜明的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特色;希贤小学结合学校发展历史特点,以“贤”为文化,以“习贤致远成就人生”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尚贤教育”特色课程,班主任以实施“尚贤教育”特色课程为载体,致力于培养师生的感恩情怀;鳌头镇人和小学,有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存在着隔代教育的现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为此,学校提炼出“德高行远人和至正”的校训,并以此引领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从化区在积极推动区域性班主任工作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将会进一步夯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不断促进区域班主任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永红,林崇德,陈学锋.学生评价教师绩效的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报,2003(3).

[2]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2).

[3]蔡永红,黄天元.教师评价研究的缘起、问题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王春光,谢江巍.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责任: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5]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推动示范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论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的推动作用
班主任
让企业报助推企业文化发展
推动普通纪念币参与流通的对策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