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与初中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2018-03-07 09:48巫菊香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亲子沟通父母策略

巫菊香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强烈的独立意识、极强的自尊心都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语言和行为上通常会表现出叛逆或对抗,这是正常现象。而大多数农村家长因为种种原因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导致亲子沟通障碍重重,极大地影响了亲子教育和亲子关系。主要分析了父母与初中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阻碍因素,试图帮农村家长厘清原因并提供亲子有效沟通的策略指导,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父母;初中孩子;亲子沟通;策略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生理与心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上信息时代的冲击,如果我们的父母仍然停留在自己以前的受教模式中,这样必然会与孩子产生冲突。时代不同,要求不同,我们的父母也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与孩子共同进步。

一、阻碍亲子有效沟通的几大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作为父母的我们,大多经历了物质贫乏的年代。而现在的孩子则衣食无忧,对物质需求不是特别强烈,对精神文化追求更多一些,特别是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跟我们比尤胜一筹。面对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了许多,知识更新周期短,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但农村家长信息相对闭塞且忙于生计,知识和观念更新换代较慢,思想相对陈旧保守,导致子女不愿与之沟通。

2.初中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因素

孩子进入初中,身体开始发育,生理变化带来心理变化,这一过程都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强烈的独立意识、极强的自尊心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行为和语言上通常会表现出叛逆或对抗,这都属于正常现象。然而,农村家长大部分文化水平低,对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不足,理解有偏差,沟通方式、策略简单粗暴,常常导致亲子隔阂,引发家庭矛盾。

3.父母关系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通情达理、家庭和睦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反之,父母关系不佳,家庭吵吵闹闹,则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导致孩子强烈逆反甚至人格扭曲。父母的每一次吵闹对孩子的心灵都是严重的伤害,久而久之,孩子就像刺猬一样紧紧包裹自己,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

4.单亲家庭因素

当今社会,单亲家庭越来越多,问题孩子也越来越多,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单亲家庭都有可能由于父亲或母亲的缺失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问题。父母离婚后,如果没有处理好离开家庭一方(父亲或母亲)与孩子的关系都容易引发孩子心理偏差甚至心理障碍,从而导致沟通障碍。

5.隔代教育因素

很多农村家长因为生计被迫要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留下年幼子女交给年迈父母看管,从而出现留守儿童问题。隔代教育的孩子,容易受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溺爱,长时间远离父母也容易出现亲子教育和情感缺失,造成孩子问题多多。如:缺少规则意识、不能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等。当父母发现问题再来严厉管教时,又容易激起子女的逆反心理,子女往往会认为,以前你们不管我,现在凭什么来管我,常常会出现更强的心理对抗,严重影响亲子沟通。

二、有效沟通的具体做法及建议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出现沟通危机,不能单方面怪子女不听话,事实上子女的不听话,很多时候是父母造成的。父母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方法是主要原因,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1.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努力做个让孩子感到骄傲的父母

就像我们经常比较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孩子也会经常在内心比较别人的父母。能不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骄傲,跟我们父母在家的表现紧密相关。有些父母不允许孩子看电视而自己时时刻刻泡在电视剧中;有些父母不允许孩子玩手机而自己却盯着手机不放;有些父母自己不重视学习,不读书、不看报、不进取,却要求孩子多学习、多进取、多出色……如果这样,对孩子来说,任何的说教都会成为多余的话!建议只有一条:言传不如身教!不管你有多忙,也不管你文化水平高或低,一定要以身示范、率先垂范,尽力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成为让孩子骄傲的父母,为亲子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做爱学习的家长,知己知彼

在孩子做作业时,自己不妨在旁边陪着看看书,可以看些有关孩子青春期的书,例如《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青春期,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过》《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如何说少年才会听 怎么听少年才肯说》等有关孩子青春期的书,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掌握初中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

3.给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意识到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良药,家庭关系紧张则是孩子成长的毒药。作为父母,应该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遇事应通情达理、有商有量,即使有分歧也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可通过第三方(双方信得过的亲朋好友、街访邻居等)来调解“纷争”,化解矛盾,避免积怨;一旦双方在孩子面前发生了争吵,事后一定要主动与孩子阐明原因,并且不要在孩子面前搬弄是非,尽量自我检讨,为对方补台,避免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保持家庭成员教育原则、立场的一致性。对于存在隔代教育或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来说,这点特别重要。家庭成员之间千万别相互拆台,否则,教育效果就大打折扣,孩子的“嗅觉”非常灵敏,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如果家庭成員相互拆台,孩子就学会了钻空子,亲子沟通就会难上加难。

4.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公开训斥

尽量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在有外人的情况下适当鼓励孩子对孩子成长益处颇多。要学会接纳孩子、欣赏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其优点,只是经常被“缺点”遮蔽了,当自己的父母总是用欣赏鼓励的目光关注自己成长,孩子的内心才会体会到父母的舐犊情深,亲子沟通才会愉快。

5.讨论问题只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特别是妈妈,时时提醒自己记住这一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否则,只能招来孩子更强的逆反心理,问题则无法解决。

6.尊重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包括品德和学习方面无不如此,遇到成绩下降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鼓励。孩子的成绩下降的时候,一般自己已经很伤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为家长,应该表示关切,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帮助他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责备会疏远他与你的距离。

7.采用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孩子的亮点

自信心是健康成长的基石,孩子在赏识中长大,就能培养自己对自己的信心,自信来源于别人的鼓励,而父母的鼓励是孩子进步的源泉。我们不妨换一个方式与孩子谈话,找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谈话的窗口。

8.沟通方式的多样化

现代信息社会,除了面对面的谈话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或第三方(值得信任的亲戚朋友)等方式来沟通。很多时候,有些话面对面不好意思聊,但是通过其他沟通方式却能避免很多的不方便,而且还能让沟通更和谐顺畅。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沟通一定要以倾听为前提,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如果做到这点,沟通才是有效的;如果暂时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也要尽量学着做到。

参考文献:

[1]郭东艳.初中生问题行为与亲子沟通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张晓霞,马禄娟.关于青春期少年与父母沟通现状调查的报告[J].黑龙江史志,2009.

[3][美]阿黛尔·法伯.如何说少年才会听 怎么听少年才肯说[M].安燕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5.

注: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班主任指导亲子沟通的行动研究”(编号:1201573638)研究成果。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亲子沟通父母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