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添加法,丰富学生作文内容

2018-03-07 09:48袁玉芝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袁玉芝

摘 要:内容贫乏、思想没有深度是初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添加法能快速提高写作能力,丰富学生作文内容。巧用添加法,能丰富学生作文内容,对初中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和教师修改学生作文教学都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添加法;作文修改;丰富内容;思想深度

一、什么是添加法

添加法就是在作文修改中,抓住关键的语句或段落进行分析讨论,从主要句子或段落着手充实内容,实行以点代整的作文修改教学策略。学生在作文修改中,运用精美的语言,再次明确自己作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丰富内容,从而使作文的字词句段篇章整体提升作文修改教学指导模式。

二、学生作文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初中生记叙类作文普遍存在内容不丰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文内容贫乏、单调,信息含量低,可读性差;(2)词语干瘪,没有情感;(3)叙述一件事情,虽然也讲清楚了六要素,但味同嚼蜡,无滋无味;(4)文章叙述多为流水账,详略不当;(5)该重点描写的内容学生一笔带过,不该写的旁枝末节,却斩不断,理还乱;(6)学生喜欢描写人物语言。(7)文章结尾内容不能围绕中心来点题等问题。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缺乏生活的积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文章反映生活,要言之有物,这个“物”就是人物、事物、景物。我们要探讨的是在学生已有的观察积累的基础上,把学生已经完稿的概括性的文章,通过添加“物”的形态、色彩、声响、性状等细节使文章内容充盈丰富起来。

三、添加法要掌握哪些技法

添加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作文的题目巧妙变换。外貌的添加重在个性、特色;心理描写重在曲折变化,不要一种心情到底。文章需要,我们就给它设置点波折。这样,经过添加打造,文章就整体提升了。通过添加客观描写,直观形象,文章妙笔生辉。

第一,扩词成句,扩句成段。要有把一个“词语”巧妙添加成“一段话”的能力。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构成一个段落,添加的内容要给人质感美感。例如,“枫叶”添加为“一片片红色的巴掌大小的枫叶,温润中透着光亮,像蝴蝶一样翩翩飞舞。”添加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数量词+颜色+大小+质地+比喻+动作+感觉等内容,从而解决词语贫乏问题。

当然,我们提倡学生多些动作描写,少些语言描写。掌握了扩词成句,扩句成段,然后才能组段成篇,从全文的角度对学生的文章进行整体构建。

第二,给客观描述加上主观判断。修改学生作文,善于把学生写作中的细节归纳出一个观点。例如:你的头是一个铁桶,桶上画的眉毛倒竖,眼睛喷着怒火。嘻嘻!你的神态就像贴在我家大门上的门神;你的两只胳膊是两条扫把,可惜,你的手臂坏了一个,我四处寻找,也没有看见你的另外一只,你的扫把手里插着一根细细的竹竿,杆上拴着红领巾;你的身体是用稻草裹着的,你的腿是一根木棍。

这段话没有中心,添加一个中心。“你的外形真奇怪”写出稻草人独特的外貌特征,生动可感,也符合生活的真实。添加修饰语除了添加描绘也可以添加叙述,抓住特征,举些例子,分解动作等,解决段落中心不突出。描绘不具体的问题,作文修改中加强“围绕客观添加主观”的训练。给这段话加一个主观概括,使文章有条理。

第三,给主观添加上客观。把一段话中概括性的词语添加变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训练学生扩展一段话的能力,“刮风了”“我很惭愧”“今天天气真热”都可以进行扩展添加训练。

例如,天气真热,这是三伏天的一个中午,天上没有一丝的云彩,树上也没有一点风,太阳像一盆火烘烤着大地,柏油马路晒出了油,树叶儿一年了,知了儿在树上一个劲儿地叫。

第四,添加情怀描述。现实没有的却又是作者迫切想要实现的。想象能发挥作用的就是细节刻画,细节写得越细,感觉想象的越真实。在想象中,要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有對传统文化孝义仁智善的追求,弘扬正能量。这样作品的主旨,又通过想象一下子得到了升华,学生的心胸也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学生的情怀也容易被老师所把握。学生在文章中添加想象内容,让学生充分把握想象的方法和路径,让学生自己会想象,从而活跃学生思想,形成写作技法。

围绕这四个方面,我们设计修改作文添加流程汇报,学生一个个操作添加方法,使这些技法烂熟于心。同时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又设计变数,不是每个环节都添加到。我们鼓励用课本中所学到的句子添加,也鼓励创新添加,活学活用。

总之,在运用添加法修改学生作文,丰富作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分享学生的修改成果,做到内容具体充实,思想更加鲜明深刻,语言更加精确、凝练、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真正做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学生习作的字词句段篇章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黄世平.多媒体使作文教学变得更高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4).

[2]张海梅.帮学生叩开作文神秘的大门[J].学周刊,2013(6).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