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作业助力学生成长

2018-03-07 09:48程其宝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孝敬父母法治道德

程其宝

【背景】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旨在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提倡“体验德育”与“行为德育”,即强调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可当前《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过于书本化,仍然存在知与行严重脱节的现象。总之,过于书本化的《道德与法治》作业缺乏了过程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真正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它忽视了学生实践的锻炼,造成知情意行的相互割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德育实效的角度分析,它仅仅是一种书本考试形式的德育,没有把德育回归生活实践,使德育行为成为空白,造成“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我在实际中经常违背这个道理”的不良

后果。

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改变《道德与法治》重书本、轻实践的单一作业模式,结合新课程理论,构建行之有效的重体验和行为的作业。《道德与法治》行为作业是一种开放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知识,深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课本学到的道理付诸行动,培养各种能力,逐步实现德育行为化。下面就选择我设计的《今天我当父母》的行为作业来加以分析。

【案例描述】

《亲情之爱》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学习本课内容时对“怎样孝敬父母?”娓娓道来,可实际生活中学生是如何孝敬父母呢?我既当思想品德老师又当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有一半学生在学校住宿,每周回家一次。有一天,王×跑到我面前说:“住在同一宿舍里的班级同学喊我:‘臭同学,不愿和我住在一起。”我找和他住在同一宿舍里的班级同学了解情况。学生反映:王×有四双臭袜子放在床头未洗,洗澡换的衣服未洗,臭气熏天。我又找王×核实情况。王×承认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属实。我问为什么不洗衣服。王×低下头说:“我到学校住宿后,妈妈认为我还小,学习紧张,又不会洗衣服,每隔两天妈妈不管多忙都从乡下赶到学校给我洗衣服,这两天妈妈生病没有来,所以衣服没有洗。”

面对这件事件,我陷入沉思:这固然有父母的娇惯,但更多的是该同学过分依赖父母,缺乏自立能力,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缺乏孝敬父母的情怀。

因此学生在学习《亲情之爱》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今天我当父母》的体验活动。星期六放假时,要求这一天每位同学在家扮演父母的角色,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内容

1.家务:(1)自己买菜,做三餐饭(早、中、晚)。

(2)整理房间、扫地、拖地等。

(3)洗一家人的衣服。

2.教育孩子(事前和家長联系,要求家长扮演孩子)。

二、劳动成果呈现方式:撰写《今天我当父母》的文章

内容:1.劳动过程及成果、体会(配以图片更佳)。

2.家长评价及签名。

三、劳动成果展现方式

召开《今天我当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体会。

在主题班会前,我特意看了王×同学撰写的《今天我当父母》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我让王×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王×同学谈到:“当了一天的家长,累得我腰酸背痛,想一想以前妈妈每天不但要上班,还要做家务,每隔两天妈妈还要到学校给我洗衣服,真是太辛苦了。我以后一定体谅父母,孝敬父母。在学校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回家也要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

王×同学的妈妈在王×同学《今天我当父母》的文章后面中作了这样的评价:儿子你今天烧的菜虽然有的咸、有的淡,洗的衣服有的不太干净,但妈妈想对你说:“儿子你是最棒的!当你说:‘妈妈你太辛苦了,我以后在学校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这时妈妈觉得儿子你长大了,你学会了孝敬父母,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过了几天,我找和王×住在同一宿舍里的班级同学了解情况。同学们兴奋地告诉我:王×已经开始自己洗衣服啦!为此我在班级特地表扬了王×。

过了一段时间,我向王×父母询问王×在家的情况,王×父母高兴地说:“孩子现在一回家就抢着做家务,对父母嘘寒问暖,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

【案例评析】

一、开发《道德与法治》行为作业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行为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与教学行为创新,使课程研究遍布备课、上课、作业、活动等教学行为的各个环节。行为作业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使德育回归生活实践,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

2.行为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究、认真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3.行为作业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从小树立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和关心他人的思想观念,增强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识。

4.思想品德行为作业注重实践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从而自主生成德育规范,提升思想道德修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真正实现体验德育和行为德育的目标,从而大幅度提高德育的实

效性。

二、建立《道德与法治》行为作业新的评价机制可以助力学生成长

对学生的行为作业,我逐渐建立了崭新的评价机制,凸现了人文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等原则。崭新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人文性评价原则

行为作业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是学生情感的浓缩。因此,我们的评价决不能是简单的对或错,也决不能是机械的优秀、良好、合格。上述案例中母亲的评价倾注了自己的宽容之情,母爱唤取了学生一定要孝敬父母的强烈愿望。老师的评价走进了学生的心里,用温情激发起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怀。

2.多元化评价原则

评价多元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行为作业的评价中,我们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让学生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也成为评价的主体,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多元评价模式。

3.个性化评价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实际特点,如性格、智力、情感等。教育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行为作业的评价中,我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个性化的分层评价方式。上述案例中面对王×学生的进步,我就给予积极的评价。这种个性化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行为作业的乐趣,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博物馆墙上的格言。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过和体验到的才能刻骨铭心。思想品德行为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机制,有助于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丁丽莉.翻转作业评价,让教育更智慧[J].上海教育,2016(Z1).

[2]吴婷.作业评价:激励学生的绚烂花朵[J].基础教育课程,2016(8).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孝敬父母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孝敬父母 知行感恩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孝道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懂得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