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开放性教学的实施原则与方法

2018-03-07 09:48张中尉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初中科学含义

张中尉

摘 要:尽管新课改顺应时代的召唤,将素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不少教师仍将知识灌输作为教学的重点,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难以在被动式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有效发展,有违于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其实就是进行开放式教育。主要立足初中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到底什么是开放式教学以及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原则与方式。

关键词:初中科学;开放式教学;含义;原则;方式

纵观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专注于自己的教,学生专注于自己的学,教和学是相分裂的两个独立部分,师生都固守自己的圈子,互不侵犯。新课改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充当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走出自己的圈子,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进学生、走进学校,在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吸引到其中,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新知,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有价值的基础内容。由此,开放性教学最大的诉求就是将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使师生在相互合作、交流中获得共同发展。

一、初中科学开放性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从开放性教学的字面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开放是其首要的特征。在传统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在课前辛辛苦苦地分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认认真真备课,精心地撰写教案,在一节仅有40分钟的课堂中按照教材内容和教案长篇大论,只为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成绩,但事与愿违,在教师的高谈阔论下,学生在课堂中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甚至越来越不愿意上科学课,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做作业等。尽管有些老师已经看到这种矛盾现象,但是为了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成绩,仍机械地采取此种教学方式,甚至额外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此恶性循环只能降低科学教学的质量,使师生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对此,在开放性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入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整合。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做到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开放的全面性。所谓的开放的全面性主要是指上文所提及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全面开放。倘若教学活动的开展只针对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仍是以教材和教参内容为主,教学目标只会成为一纸空谈。倘若只是开放教学过程,而仍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目标,以教材和教参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只能在轰轰烈烈的课堂活动中一无所获,教学目的无法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倘若教师没有开放性教学理念的指导,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都会围绕传统的教学来开展,达不到开放性教学的要求。总之,开放性教学的实施要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都纳入开放行列之中。

二是注重细节。开放性教学除了在整体上进行开放之外,还需要从细节入手,保证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是开放的。以教学内容的开放为例,在组织开放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即从每一章节入手来选择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科教学特点的内容,并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化内容引入其中,作为知识的拓展,以此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放教学内容。除了教学内容、方式等细节问题之外,教师还要讲求教学艺术,即从教学语言、教学体态语等方面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畅所欲言。

2.自主性原则

新课改倡导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开放性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将自主性原则作为其核心要求。所谓的自主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在课堂参与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和学生科学学习成绩能否提高等。所以,教师要重视自主性原则。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的活动参与作为主要内容,将课堂还给学生,否则仍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下,不要说学生的自主性无法发挥,连学生的自主性有没有都有待考查。与此同时,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一言堂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只需要坐在课堂中认认真真听讲即可,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无法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解决问题,学习难点永远都是难点。

其次,教师要允许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教师的照本宣科只会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材之上,而且我们当前所使用的初中科学教材一般都是教材编写人员在普适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编写的,其统一的内容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对此,在组织开放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在教材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科学学习特点为基础,选择符合其实际的内容,并引入一些其他内容,以此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大量的学习内容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科学学习程度的内容,以此保证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发展。

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建构主义早已就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自己明确的见解,指出知识是无法在教师的传授之下获得的,而是要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他人的帮助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有意义地建构起来。所以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非将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诸如问题情境的创设、多媒体等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交互性原则

所谓的交互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一言堂方式,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彼此交换思想、见解等,在认知冲突下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二、初中科学开放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正如上文教学原则中所提及的,开放性教学要实现全面开放,即从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式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评价开放等方面入手。在本段中我主要就教学内容的开放进行相关论述。

在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被局限在教材之中,其所获知识比较狭窄、单一,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对此,在开放性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其他学科内容或者生活内容引入其中,以此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并借助生活内容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使其对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充满好奇心。我在组织“长度和体积的测量”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测量引入其中,让学生自主地测量同学的身高、教室中桌椅板凳的長度等,使其在动手操作中对测量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避免了照本宣科直接向学生呈现测量概念带来的枯燥、无味。

总之,在组织初中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在新课改理念和开放性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开放性教学,借助开放性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作用下掌握大量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并对科学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秀华.初中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策略及其有效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4.

[2]郭聪聪.初中科学课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学初中科学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