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课堂以开放促高效

2018-03-07 09:48吴森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开放课堂认知规律实验

吴森

摘 要: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物理课堂容量变大,难度也有所加深,所以很多学生会觉得高中物理难学。如果教师不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那就无法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以开放的姿态来进行互动

教学。

关键词:高一物理;开放课堂;实验;认知规律

有过相关教学体验的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都反映高一物理和初中时候学物理感觉不一样,觉得更抽象和难懂。教师不能不在乎这个问题,这其实需要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过渡性教学整合。初中物理知识密度低,课堂容量小,内容相对形象、浅显,高中物理课堂容量大,内容抽象,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整合教學方法,以开放的、形象的模式呈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他们主动参与,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鉴于此,教师应该怎样整合课堂教学方法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尝试讨论一下。

一、开放实验阐释形象

实验是探究自然科学的不二法门。高中阶段物理知识变得抽象,很多物理现象学生只靠想象无法深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先放慢课堂进度,在关键问题上,组织学生通开放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物理现象,寻找其中的物理规律。

当然,实验探究也不是玩游戏,要有严谨的操作流程:第一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器材,然后推理出实验步骤,然后再经过讨论和分析优选实验方案。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基本没有这一步,而这一步很关键,目的就是锻炼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和科学实验的精神。需要注意的是,还要预估可能出现的实验差错,在必要时机给予及时的提示和启发,这样便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建立知识节点之间的联系。第二步,开展实验活动。虽然实验可以开放想象,但并不是学生设想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用,所以一线教师要注意严格审查学生的实验计划及步骤和原理,对设计思路或操作步骤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提醒和修正,这样才能查漏补缺,弥补认知漏洞。即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实验过程失误和结果失败的情况也不要去责骂学生,要鼓励他们能找到问题所在,及时完善,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驱动他们一丝不苟地主动深入探索物理原理,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第三步,反思总结。实验结束并不是探究结束,教师还要让学生统计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这样才能生成完整的实验数据链,才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以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鼓励讨论认知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尤其对于物理这样的自然科学,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体验整合物理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就薄物细故,全面完善对该知识链的认知和理解,为学以致用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如此引导开放性讨论:(1)立足基本定义的细节讨论。很多细节问题不讨论可能注意不到,比如,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可以如此引导讨论:①我们怎么计算刹车距离?②什么因素制约着反应距离?通过这两个典型问题,启发学生深入讨论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生成深刻的印象。(2)分层次进行讨论。针对相对复杂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分层讨论。如题:“地球半径R=6.4×106m,重力加速度g=9.8m/s2,大气压强p0=1.0×105Pa,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2.9×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请同学们估算地球大气层空气的分子个数。”这样综合分析的题比较常见,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步讨论:通过这些已知量能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吗?如果缺少物理量,那么缺少什么?如此设置让学生切身体验知识细节,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借助媒体展现知识

物理知识内容比较丰富,很多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完成。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形象展示。不但使实验和现象变得形象、直观,还扩充了课堂容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展现出更多的物理知识,实现了更深的物理探究。

比如,通过自由落体现象来探究变速直线运动时,课堂上实验小球落地速度很快,无法用肉眼观察出规律。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动画方式展现小球自由下落的过程,通过慢放学生就能看到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落下的位移会越来越大,成功再现了小球自由落体运动的全过程。如此展现知识,不但可以形象展现知识,还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驱使他们通过观察细节来全面认识物理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上面是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以开放、形象的方式完善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分析和探究。总的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让他们掌握知识,就得结合他们的认知规律设置开放的课堂。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动手操作,唯有如此方能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有效提升物理课堂的认知效率。

参考文献:

徐永亮.高一物理高效课堂阶段性总结反思[J].科学中国人,2015(27).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开放课堂认知规律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