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当代中学生叛逆心理

2018-03-07 09:48周兰进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

周兰进

摘 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是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现代的中学生,他们接触社会广泛。青少年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受社会的影响,崇尚自由,一旦受到过多的干涉特别是粗暴的干涉,会从心底产生抵触,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叛逆心理;心理干预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教育界一个重要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已经为中学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当代的中学生,自由奔放,性格开朗,自信,追求时尚,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但同时,他们也愤世嫉俗往往干些出格的事。而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往往从内心是抵触的,从而滋生叛逆心理。

一、叛逆心理的成因

中学生之所以滋生叛逆心理,首先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猛烈的冲击,而他们短时间还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导致产生浮躁的心态和对抗的情绪;其次,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青春期特殊性,看待问题有自己的观点,但这些观点往往呈现幼稚的独立性;最后,随着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再加上社会和媒体的强烈冲击,和不正确的引导。他们往往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追求潮流,张扬自己的个性来满足自我意识。而这些一旦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阻力,他们都会产生极大的反抗,由心底产生抵触;还有就是传统教育方式的一些不足和弊端,阻碍了当代中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也波及中学生。家长的期盼,学习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以及枯燥的学习生活都是滋生叛逆心理的沃土。

二、解决方法及对策

我们都年轻过,谁敢说你年轻时没有叛逆过?所以我们要承认叛逆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不要谈到叛逆,就畏之如虎,应该勇敢地面对它,积极地解决它。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叛逆心理问题。

1.不要管得太严,多与孩子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叛逆的心理表现很多,有时我们管得太多,管得太宽。有的父母甚至连孩子吃什么,吃多少,穿什么都严格地做了规定,买衣服从不征求孩子的意见。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点强加给孩子,这样往往引起孩子的不满。现代的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时尚,追求个性,往往标新立异。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不能粗暴地干涉,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是你为什么不喜欢穿妈妈买的衣服呢?颜色太土了,还是过于古板?这样的沟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从而通过沟通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如果孩子出现了偏科,那就说明他不喜欢这一科目。这时候有的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补课,可却越补越差。为什么呢?这时候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一下:我为什么不喜欢这一科目?我为什么学不好这一科目?怎样才能让我喜欢这门课程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学生不喜欢学习这一科目的原因,然后是慢慢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代的家长都望子成龙,生怕孩子在某方面落后于别人。在不征求孩子意见的情况下干预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报名参加一些兴趣爱好班,什么美术、书法、舞蹈、钢琴……中学这个时期正是他们兴趣爱好逐步形成的时期,我们积极引导是可以的,但绝不能粗暴地干涉。孩子喜欢美术,你偏要他学舞蹈;孩子喜欢古筝,你偏要他学钢琴。结果就是孩子在你的强迫之下虽然表面上接受了你的安排,实际上内心却是抵触的。这时叛逆的种子就生根发芽了,他们会厌恶你替他安排的一切,从而产生厌学,最后可能发展到什么都跟你对着干。

3.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

孩子的叛逆并不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有时父母和老师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父母要好好反思一些:最近管得太多,让孩子没有自由空间?最近教育方法是不是简单粗暴?有没有我做得不对的地方?反思后,父母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适当地给予孩子自由。孩子始终都要长大,父母不能管他一辈子,所以,父母要试着放手。教师有时也该反思一下:最近上课是不是生动有趣?作业是不是太多?最近的课外活動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反思过后就要采取措施改正。

4.心理干预

有的中学生由于生活和先天的一些挫折,主要是因为自身有些缺陷或是父母离异,也包括部分留守儿童。他们往往精神比较紧张,情感承受能力较脆弱,往往比其他中学生更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应积极地心理干预——心灵创伤以爱弥合。多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用爱来融化孩子的隔阂和创伤。让他们感到我不是孤独的,老师和家长是关心我的,从而逐渐走出阴影,变得活泼开朗。那样他们的叛逆心理也就迎刃而

解了。

5.给他们制定目标

叛逆期的孩子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没有理想。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家长要给孩子规划一下人生,为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有了目标和理想,他们就会为之奋斗,也可以减少他们叛逆的情况。对于老师,要给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如短期目标,我这个月要掌握哪些知识,考试要考多少分;长期目标,我将来要考什么样的高中,什么样的大学;还有我最近要学习一些什么兴趣爱好……有了这些目标,学习才有动力,学生才不会叛逆。

参考文献:

[1][美]霍尔.如何教育叛逆学生[M].轻工业出版社,2006.

[2]程文艳.10~16岁叛逆期[M].朝华出版社,2009.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主体培训研究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