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专题知识分析

2018-03-07 09:48赵泽祥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考物理

赵泽祥

摘 要:从学生的角度对各专题知识命题点及规律进行分析,继而给出针对性的复习建议,形成基本的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掌握高中物理基本问题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考;物理;专题知识

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的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包括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及一般运动规律,及物质所使用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手段。为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物理成绩,系统分析高考物理专题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力和运动

在高考物理中,力和运动专题知识命题点集中在直线运动、相互作用及牛顿运动定律三方面,考查的专题知识命题规律集中在:第一,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物理的受力;第二,在平衡状态下计算力,关注在水平面上和斜面上,物体受倾斜力与物理受水平力的两种作用情况,以及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三,对三力平衡动态进行分析;第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和图像,尤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中面积、交点、斜率等物理意义;第五,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通过分析总结力和运动高考热点,我们可以在复习中通过专项练习进行训练,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自己的基础较差,更应反复训练,争取自己能够过关。如,从教材复习的角度把握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问题,熟练基本解题方法,仔细读题、审题,遵循“明确研究对象—物体受力分析”的思路,分析题目,明确解题思路和步骤,尽量多得分。我们还应重视板块模型,针对物理中常见问题进行专门练习,如三角函数运算的专项训练。

二、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专项知识在高考物理中的考查知识点和命题规律主要集中在:第一,曲线运动中质点作为条件,分析力和运动轨迹的关系;第二,平抛运动与类平抛运动,需要注意对船渡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等问题;第三,圆周运动;第四,卫星、引力波、双星等航天和万有引力活动。

在复习中,我们应弄清楚质点作为曲线运动的条件,和速度平行、垂直两个方向上合外力的作用效果,明白曲线运动中质点条件的根本原因。在分析运动合成和分解问题时,应注重方法的复习,如平抛运动应用、类平抛中速度和力的方向、加速度的具体表达,要学会知识迁移。比如,在复习船渡河问题时,要注重思路复习。在圆周运动复习中,要注意在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重视几何中圆的知识应用,对描述向心力的来源、车辆转弯问题、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绳杆模型等数学问题的基本原理、方法要搞懂,能够处理基本类型问题。在航天和万有引力方面复习中,要注重在天文学上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三个宇宙速度,行星运动规律和双星问题等,明白运动基本规律。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命题规律主要集中在:第一,动能定理的应用;第二,功、功率的计算;第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复习中要吃透功、功率的概念,明白求功的基本方法以及功率的两种具体表达。在动能、势能概念复习中,要做到心中有数。规范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步骤,重视对经典模型的练习,如弹簧小球、抛体运动、圆弧面或光滑斜面等。在分析重力势能时,要选好参考面。应用基础题型练习动能定理,掌握每个力做功的定理、表达的规范,完整表达复杂过程中的动能定理。

四、电场

電场的命题规律主要集中在:第一,注意库仑定律,电场中力与能的性质,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场强之间的关系;第二,电容器;第三,粒子类平抛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第四,静电现象。

在复习中,我们要结合电场力性质的应用和运动轨迹,结合电场中等势面或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判断粒子的受力情况,继而分析E、a、v、Ek、Ep等运动轨迹。尤其要重视考纲中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结合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变化或动能变化对电场能性质的分析,确定在匀强电场中某点电势计算方法,利用匀强电场中等势面和电场线属于平行线的特点,继而对电势变化进行分析。

五、磁场

磁场在高考物理中的命题规律主要集中在:第一,典型磁场的分布、右手螺旋定则(安培法则);第二,安培力;第三,在磁场中运动电荷匀速圆周运动的分析和计算。

在复习中,要清楚地认识典型磁场的分布情况,在三维立体情境中能够判断某点磁场方向,并且能熟练地使用安培法则。在安培力复习中,要学会判定力的方向,讨论磁场和电流垂直的情况,按照力的分析方法分析、计算安培力。在高中物理复习中,教师应抓住高考物理试题中专题知识的命题点及规律,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知识复习。笔者从力和运动、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磁场五方面进行梳理总结,继而提出针对性的复习思路,希望可以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

小作者从高考试题的角度出发,对高中物理专项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然后提出复习建议,这样的学习思路是非常好的,值得广大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程方.关注高考热点,剖析“电磁学”专题复习[J].高中数理化,2017(16):23-24.

[2]笪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的认识与考试技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2):74.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高考物理
只因是物理
如何打造高效物理复习课——以“压强”复习课为例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我不是教物理的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