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学生党建工作

2018-03-08 08:02张邓斓
记者观察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学分制党员班级

文/张邓斓

一、完全学分制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关系

随着我国国情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国家和社会对多样性和个性化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加。人才市场可能会更加需要拥有多学科背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在培育人才这一重点问题上必须坚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研制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多数高校不断推行完全学分制的原因。完全学分制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颠覆性战略,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适应当下要求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全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配合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学分作为判断学生学业进度和学习情况的一种弹性教学制度。学生的毕业标准为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课程和安排学习时间。

在完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中,已经没有了传统的班级概念,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以往通过班级建立的党支部就会难以适应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要求。以班级为核心的集体教育和日常管理难度可能会加大,师生间的信息沟通可能会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重叠传达,学生的思想动态较难把握。这些现象都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面对学生被不断分散的挑战,高校管理者要特别重视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现阶段,党中央多次对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行详细阐述,其核心就是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大学生的阶段特征十分明显,大学是塑造其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过程。学生管理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学生党建工作拥有了时代特征。面对完全学分制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只有不断修正党建工作的发展路径,才能让学生党建工作不断适应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过程。

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党建工作改革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完全学分制的机遇

完全学分制改革有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其自主管理能力。它可以确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多方位全面发展的人才。完全学分制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注重共性和个性的需求差异,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同时也让学生具有选择的灵活性。

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对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生工作资源的融会贯通提出了更高要求,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这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为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深层次的发展要求。就学生党建工作而言,其目标更加清晰化、内容更加多样化、平台更加广阔化。在学生学习自由度加大、灵活性增强的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有新的发展空间,形式除了以传统的党员大会、学习宣讲外,可以更多尝试线上新活动,线上与线下活动相互配合,丰富学生党建的活动内容。

此外,在完全学分制下,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班级的界限不再成为发展的约束力,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也相较以往得以扩大,那么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范围也应逐步提升。通过学生党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党建工作宣传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学生与党支部的双向相互反馈,进一步激发党建的活力。

(二)完全学分制的挑战

虽然完全学分制给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带来了许多益处,但其给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也同样不可忽视。在完全学分制的培养模式下,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班级与集体。学生对于班级和集体的观念意识薄弱,集体与团体的作用弱化等问题是学生党建工作所面对的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都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加大。但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模式下的班级结构呈现出相对松散且动态化趋势,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班级载体,导致学生班集体意识淡化,班级凝聚力差。集体活动较难开展,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动态较难把握。一是班级与团支部的评优考核、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教育、管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入党的质量关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标准和要求;二是对于鼓励优秀先进事迹,由少数带动多数的带动效果不如从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集体中的表率作用发挥受到了影响。

此外,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与老师的信息沟通渠道相较以往有所不同,打通师生间的沟通渠道,是此背景下急需处理好的问题。完全学分制下不同班级学生汇集到同一课堂,教师和辅导员对不同班级学生的集体指导机会减少,对学生信息的掌握与了解不如以往。这对于获取学生信息、掌握学生动态提出了巨大挑战。学生党建工作关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层面,有效的沟通模式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

三、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的 主要内容

针对新时期出现的具有颠覆意义的完全学分制,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要全面深刻地把握这一趋势,认真分析其潜在的影响,积极探索适应这一趋势的全新的党建工作管理模式,主动向这一新趋势靠拢,实现新旧管理模式的平稳过渡。

(一)根据新型模式,激发党建的生机活力

高校学生党务工作必须顺应新的要求,以班级为支点,以宿舍、社团为支撑,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而不仅仅是完全依托于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谋求多元主体介入,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各自的优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构建高校党务工作的大网络系统。

(二)融入社区平台,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

在宿舍和社区设立党建工作室,成立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中心,建立“党员示范岗”。创新基层党的组织活动,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基层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使党员能够认清自身的发展要求,能够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提升党组织的活力,增强党员们的主体意识。

(三)培养学生干部,培育党建的新主体

可以“以高带低,以老带新”构成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体系。在完全学分制的影响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所疏远,但是学生之间的关系相较以往变得更加紧密,这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支部书记的作用,加强老师和学生间的联系,积极沟通,及时反馈,使基层党务工作能够更好地落在实处。

(四)筑牢宣传阵地,扩大党建的影响力

新时代党建工作面对的是积极上进、活泼开放、视野宽广的一代青年学子,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将互联网络技术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可以得到高效的传播,这不仅是创新地开展党组织生活的形式,也是在宣传工作领域方面进行尝试。

四、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的新举措

首先,立足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转变工作理念,规范党建管理工作。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育人员应当明确,改革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管理的目的。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同学生管理一样,也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应该以德施教、为人师表。

其次,建好两支队伍,一是要建好辅导员与班主任的思政教育者工作队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才的各方面教育与管理,尤其要建设好这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二是要督促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主要干部、优秀学生党员这批先进分子在大学生身边的引导作用。

最后,落实三项举措,包括机动的组织方式、完善的制度措施以及严格的考核制度。党建工作为适应完全学分制的新要求,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鼓励开展创新的党建工作,形成各专业或社区的党建特色。学分制改革进程中的党建工作配套制度也要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做好高校学生党建的根本保证。主要应该包括制定党员教育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支部活动制度等方面,使学生党建工作规范逐渐适应完全学分制的背景。要特别明确的是,为了应对学生自主灵活性加大而难以管理到位的问题,党建工作中严格的考核制度不可或缺。根据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制定出符合完全学分制的党员考核激励机制,明确管理中的要求与约束条件。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对于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情况要严加处理,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五、结语

在高校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的浪潮中,人才的培育需要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唯有不断激发学生党建工作的活力,才能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猜你喜欢
学分制党员班级
我是党员向我看
班级“无课日”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党员标准是什么?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