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分析

2018-03-08 19:03李秀红杜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液透析

李秀红+杜珺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80例血液透析患者, 根据心动图肺动脉压力不同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T组, 33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非PHT组,

47例), 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血压、血红蛋白水平等,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PHT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为(3.51±0.35)kg, 收缩压为(165.32±1.25)mm Hg(1 mm Hg=0.133 kPa), 舒张压为(95.12±1.03)mm Hg, 血红蛋白为(82.00±3.90)g/L;

非PHT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为(2.51±1.03)kg, 收缩压为(140.06±1.26)mm Hg, 舒张压为(89.33±1.23)mm Hg, 血红蛋白为(105.32±1.25)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大、血压高、血红蛋白水平低是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大、血压高、血红蛋白水平低是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应早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明确患者疾病后进行早期干预, 能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血液透析;肺动脉高压;体重增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23

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 是血液透析患者首发的死亡原因。临床一旦出现肺动脉高压, 生存时间缩短, 预后较差。临床血液透析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 2], 国内有相关报道。针对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研究较少。本院对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2017年规律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临床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压力

>35 mm Hg定义为肺动脉高压。根据心动图肺动脉压力不同分为非PHT组(47例)和PHT组(33例)。PHT组患者年龄18~83岁, 平均年龄(50.56±11.03)岁;女19例、男14例;平均透析时间(3.26±0.23)年。非PHT组患者年龄28~82岁, 平均年龄(55.14±8.96)岁;女23例、男24例;平均透析时间(3.21±1.0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监测透析前舒张压、收缩压、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血红蛋白等指标。心脏超声采用美国GE-VIVID7彩色超声多普勒, 由专职医师监测。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血压、血红蛋白水平等,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HT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为(3.51±0.35)kg,

收缩压为(165.32±1.25)mm Hg, 舒张压为(95.12±1.03)mm Hg,

血红蛋白为(82.00±3.90)g/L;非PHT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为(2.51±1.03)kg, 收缩压为(140.06±1.26)mm Hg,

舒张压为(89.33±1.23)mm Hg, 血红蛋白为(105.32±1.25)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大、血压高、血红蛋白水平低是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 肺动脉高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以心脏超声作为肺动脉高压的检查方式, 其发生率在18%~60%之间, 若使用右心导管测压作为检测方式, 其发生率在70%以上[3-5]。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在临床中尚未明确, 肺动脉高压为一种进展性、严重的肺血管疾病, 多数患者伴有代谢异常、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容量负荷过多、贫血等情况,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在透析期间易导致容量负荷增加, 从而引起心脏高动力血液循环, 随着时间推移患者分流量增加, 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较为隐匿, 其主要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所掩盖, 容易被忽视[6-9]。研究显示, 多数患者在无显著心肺疾病时常存在肺动脉高压, 定期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转移性钙化、贫血, 体重增长、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10]。

本研究表明, 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大、血压高、血红蛋白水平低是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绝对值大、血压高、血红蛋白水平低是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应早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明确患者疾病后进行早期干预, 能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万骋, 王恒进, 李楠, 等.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及预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5(3):389-393.

[2] 高晓琴, 孙小鹉, 刘静, 等.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相关因素的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3):35-36.

[3] 潘敏, 金领微, 李占园,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 14(6):520-522.

[4] 王自良, 刘建勇, 王明波, 等. 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形成相关因素及生存分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 16(2):132-136.

[5] 白成丽, 孙蔚明, 郭一丹,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17):1973-1976.

[6] 张雪晶, 王蕊, 张菲菲,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分析. 山东医药, 2014(46):39-41.

[7] 何雪.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相关因素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 2015.

[8] 陈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青海大学, 2015.

[9] 贺艳军, 王玉玲, 李妙根,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风险因素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12):71-77.

[10] 肖伟, 黄卫民, 田亚非, 等.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8):39-41.

[收稿日期:2017-1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肺动脉高压血液透析
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经济学研究进展
miR—21—5p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中ROCK及ET—1活性的影响
超声心动图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